唉……
杨炙商叹息一声。
这些武夫,好不容易才学得像模像样的,如今只差些细节,还得他细细的教才行。
杨炙商正想着,辰都尉哥俩好的用肩膀撞了撞他,小小声的感叹着:“你说啥时候收这边?”
说着,辰都尉的脸上露出了憧憬的神色,“听说长公子亲自带兵出战,只打了几场就把对方吓的主动议和了,你说,要是打过来了,咱们能捞多少军功?”
这话说得杨炙商的心里也跟着痒痒起来。
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实行军功爵制,年轻的战士们渴望功勋,就连他这商人也是盼望立功的。
“总有用到咱们的时候。”杨炙商搓搓手,按着辰都尉的肩膀站了起来,“应该没人来了,收拾收拾,准备吃饭吧。”
“走,弟兄们,收摊吃饭!”
篝火点燃,将冬日的余寒彻底驱散,炊烟袅袅升起,不多时,一锅肉粥就好了。
简陋的草棚里,弥漫着肉粥淡淡的香气。杨炙商招呼着众人用饭,大家已经在一起共事了许久,相互之间非常的熟稔,三三两两的并排坐在一起,吃着饭。
和杨炙商坐在一起的汉子,迫不及待地扒拉几口肉粥,那粥还带着些许热度,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几分冬日的寒意。他歪过头,望向杨炙商,好奇的问道:“主家,再往南,咱们就该进骆越方国了吧?”
杨炙商微微点头,神色沉稳,“嗯,是要到了,不过现在那边已经没有骆越方国了,各个部落分散而居,也会开荒种田。”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笃定。
“是遣秦使带回来的消息吗?”汉子咽下嘴里的吃食,因为着急,差点被噎住,忙不迭地追问着,“他们到哪里了?”
杨炙商用筷子扒拉了几口粥,动作不紧不慢,眯着眼睛陷入了思索,仿佛要从记忆的深处找出最准确的信息。过了一会儿,才继续回话:“前些天的信儿是说往孔雀国走了。”
听到他这么说,原本各自吃着东西的其他几个人,全都抬起了头,齐刷刷地望向他的方向,,其中一个年轻人急切地开口:“那几季稻找到了吗?”
“不知道。”杨炙商舔了舔嘴,眉头微微皱起,“送回来好多种子,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两季稻。”
“希望能有,咱们就能吃饱饭了!”众人的眼中闪过一丝期盼,高兴的埋头喝粥。
杨炙商也跟着吸溜了几口碗沿,他得心里也盼着早日种上双季稻。
粮食嘛,哪有不想多收一些的。
而此刻,被他们讨论着的南路遣秦使,正由周密领队,躲在一处偏僻的河滩上。
四周静谧得有些诡异,只有河水潺潺流淌的声音。
他们不敢生火,生怕那一丝烟火气会暴露行踪。
周密眉头紧锁,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他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已经跋涉了许久,寻找两季稻的线索本就如同大海捞针,再加上这边的人,跟磨棱了一样,全都信教信傻了似的,一味的苦修,将自己修的麻木无神。
整个遣秦使都有些疲惫,可是还没探清楚孔雀国的情况,他们不敢贸然暴露。
“使令官,咱们下一步怎么办?”一个年轻的随从压低声音问道,他的脸上满是尘土,干裂的嘴唇透着几分焦灼。
周密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再往南走,就是孔雀国了,咱们得小心行事,通知下去,所有人,换上柳叶部族换的衣服。”
“诺,属下这就交代下去。”随从小心的退到人群里,挨个传达周密的命令。
在周密的身边,还跟着译官、典客几个人,他们围聚在一处,拿出怀里的面饼,就着凉水,慢慢的啃着。
夜晚,河滩上的气温骤降,众人紧紧裹着身上的衣物,挤到一起,抵御着刺骨的寒冷。
周密望着满天繁星,大脑疯狂运转着,分析孔雀国的情况。
这几天的打探,他已经知道,如今的孔雀国地方势力强国朝廷,阿育王已死,继承王位的三钵罗底根本压服不住各方的势力。
他眯着眼,想着自己从小所学,只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
还有什么比这里更适合他纵横家发挥的?
最好是把这里搞的乱乱的!
等到陛下腾出手来,一举拿下此地!
越想他越兴奋,恨不能现在就飞去孔雀王的身前,用尽自己的毕生功力,巧舌利剑,搅动风云。
听说这边人推崇佛教,还有婆罗门教和耆那教?
巧了不是!
他们大秦就有一个活神仙!
身后的包裹里就有许多神仙之物,那银镜、玻璃杯、美酒美食、华衣锦服,甚至是天火神雷……
决定了!
从今天起,他们就是神仙使者!
来自月华帝君的近前侍从,前来传教。
亦或者,比法论道?
嘻嘻……
比法论道好!
哪个比的过我们的神雷?!?!?
干!!!
周密细细的捋了捋自己的刘海,也不嫌黑,自顾自的挺直身子,回想着当初见到苏瑾月的时候,对方的风光霁月。
从今日起,他就要学着帝君的样子,仙风道骨,超然天外。
“来人,换行头!”
值夜的兵郎,怀疑的搓了搓自己的耳朵,谁在说话?再听听……
“来人!”周密的声音再次响起。
果然是有人在喊,兵郎赶忙凑到周密的身边,小声的问道:“使令官,有何吩咐?”
“通知下去,明日所有人一起换行头,换最好看最华丽的那一套!”
“诺!”
兵郎满头雾水的领命而去。
怎么又要换行头?傍晚才刚刚换了一套。
算了,他们做护郎的,听命行事就是。
于是,第二天。
孔雀国内突然出现了一队衣着华丽的神仙使者。
这队使者声称自己为月华帝君的近前侍从,前来传教。
这还了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各地佛塔、寺庙,纷纷出声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