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个评论出现的时候,第一首歌的评论数已经开始爆发式增长了,实在是这首歌给他们的冲击太大了。
如果说第一首就已经让他们感到震撼了,那么他们还是小看了秦慕白。
要是秦慕白知道网友们在想什么,他一定会笑一笑然后说一句:
“你很震撼的太早了。”
很多人在缓了好一会儿之后才看向第二首,《believer》。
信徒?第二首是关于宗教的?一个个疑惑在众人心中升起。
但是很快又被众人抛之脑后,因为寂静之声敢拿出来大棒子国的脸,必然是精品中的精品。
当网友们点击播放后,密集的鼓点便传了过来,那种对听觉的极致冲击力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密集的鼓点声在某一瞬间好像与心跳重合,让整个人都跟着音乐躁动起来。
这还只是普通粉丝网友的感觉,但是在听歌的不仅仅是普通人。
还有专业的歌手,制作人,乐评人,编曲,词曲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
当前奏一响的时候他们就听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他们听出了这首歌的前奏是电子合成器主导,结合精心设计的打击乐采样与紧凑鼓组组成。
这是通过现代制作技术打造出极具辨识度的听觉冲击。
在摇滚中融入电子音乐的创新风格,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
他们以为之前的音乐理解已经是秦慕白的极限了,但是现在在看,那时候秦慕白讲述的可能也只是他理论中的冰山一角。
不过他们是开心的,毕竟秦慕白表现出来的东西越多,他们学习的东西就越多,他们也会因此受益。
他们无法想象秦慕白脑袋里到底还有什么是他们不知道的。
要说最开心的,怕是还是赵红旗了,他也在关注这件事情的后续,毕竟秦慕白他们还是自己的学生。
当听完第一首歌的时候赵红旗就知道有这首歌托底,秦慕白等人怎么都不会输。
不过当第二首歌前奏一响,赵红旗都不知道怎么输。
当秦慕白饱含怒意的声音响起,他摒弃了之前励志歌曲的所有习惯。
开篇便是直击灵魂的控诉:
“首先,我要说出心中所想
我已燃起怒火,厌倦现状”
任何人在听到第一句的时候都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股力量,想要与生命,与天地抗争的力量。
秦慕白不仅摒弃的是励志歌曲的创作习惯,还有传统励志叙事中对苦难的美化,转而以近乎暴虐的坦诚直面创伤。
而整首歌中并没有一句励志,鼓励的话语,但却告诉了所有人拒绝廉价的乐观主义,它承认世界布满荆棘,却坚持在伤口上长出盔甲。
这首歌的真正力量不在于\"战胜痛苦\",而在于将疼痛转化为认知世界的棱镜。
当我们停止逃避,直视那些试图摧毁我们的力量时,暴烈的对抗本身便成为存在的明证。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焦虑揭示虚无\"。
而寂静之声用摇滚乐的火焰告诉网友们:在疼痛的灰烬中,觉醒者终将重生为自我国度的造物主。
歌词以“疼痛”为切口,撕开现代人精神困境的伪装。
用暴烈的电子摇滚节奏包裹着一场关于自我救赎的哲学思辨。
最后在词作中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与矛盾的战场——“疼痛既是暴君,亦是导师;毁灭与重生在嘶吼中共生”。
一首歌听的网友们热血沸腾,恨不得将自己这些年受到的委屈,痛苦,都嘶吼出来。
他们想要找个发泄的地点,,发泄的方式,最后发现,好像只有把被子叠起来,拉上窗帘。
一边大吼大叫,一边狠狠地揍被子一顿这一个方法。
最后好不容易发泄完了,心情舒畅了,感觉乳腺结节都打开了好几个。
而当很多网友发泄完之后重新坐回电脑前,此时评论区已经被铺天盖地的评论占满。
“慕白这是要我回公司把老板揍一顿吗?”
“我现在已经热血上头了,这两首歌都太猛了,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
“我已经准备好战斗了,我现在就去干死我们领导,兄弟们等我好消息。”
“楼上的等等,你这个干,他正经吗?”
“比干非彼干……”
“哈哈哈,要被你们笑死了,能不能正经一点!
这首歌是自我救赎啊!”
“我不管,我就要去战斗!”
前两首歌给大家带来的震撼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有内心的震撼是确确实实发生的。
在经历了两场“战斗”之后很多人迫不及待点击了第三首歌曲,《Apologize》。
道歉?看歌曲名就知道,情歌要来了。
这确实,人不能一直战斗,偶尔也需要休息。
当众人点击播放,弦乐的声音传来,瞬间一种压抑的,悲伤的情绪开始蔓延。
钢琴的“极简主义”处理,剥离了多余的装饰,直指核心——“情感的重量不在于华丽的表达,而在于无法挽回的真相”。
而当钢琴与弦乐组合起来的时候,这种悲伤的情绪再次增强开始递进。
为整首歌奠定了一个悲伤就深情的感情基调。
赵小棠悲伤而又深情的声音一出现便是感情的审判,并且隐晦的给出了答案,开篇第一句:
“我抱着一线希望
将一切托付于你
我听到你的言语
在半空回旋却无力回应”
赵小棠的声音很悲伤,虽然已经知道了最后“审判”的结果,但是还保留着一丝希望。
主歌部分的情绪积累,在副歌部分一瞬间爆发出来,就如同真正的“审判书”拿在手中时,歌词中所描述的那样:
“It's too late to apologize”
一切都太晚了,道歉也太迟了。
这里的太迟不仅是时间上的迟滞,更是“情感天平彻底倾斜后的无力回天”。
副歌部分反复强调的“too late”,将道歉的无效性推向极致。
道歉在此不再是修复关系的工具,而是“施害者对自身罪行的苍白辩解”。
赵小棠的嗓音在副歌中逐渐攀升,却始终未完全释放,仿佛在压抑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
而这首歌告诉我们,当伤害已成定局,道歉不过是施害者的自我安慰。
赵小棠用克制的嗓音与极简的旋律,将一段失衡的关系推向情感的断崖。
最终宣告:“有些伤口无法愈合,有些道歉注定无用”。
这首歌的力量不在于情感的宣泄,而在于“对真相的直面与接受”。
(《believer》
作词、作曲:梦龙乐队(Imagine dragons)、瑞典制作组合mattman & Robin以及贾斯汀·特兰特共同完成
演唱:梦龙乐队
(《Apologize》
作词、作曲:瑞恩·泰德
演唱:共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