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阁下,请问您改变想法了吗?”
窦纳乐接到汤潇逸的邀请后,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
“只要您愿意同东瀛停战,阿美丽卡和东瀛那边我去协调,您知道的,大英帝国站在您这边。”
至于国际秩序、文明社会的接纳这些话,窦纳乐没提。
本来这还算个条件,但法兰西的态度已经让这个条件没用了。
伦敦有人提议制裁远东的茶叶,这得到了英吉利茶叶经销商的支持,他们经销的印度茶叶。
然后呢?他们被以棉纺织业为首的工厂主势力冲了个稀巴烂。
“是的,你离开后,我认真的想了想,战争还是太过残酷,如果有机会争取和平,为什么不呢?”
汤潇逸已经学会了政客不要脸那套,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为了和平,我愿意做出让步,有条件的同意签署停火协议,甚至于和平条约。”
窦纳乐暗自思索着,是不是大汉军内部出了什么问题,所以汤潇逸才这么快改变了态度。
毕竟他刚刚离开这个办公室的时候,汤潇逸的态度还很坚决。
他正准备应付一下拖延一下,准备回去查清楚是什么情况后再谈。
如果如他猜想那样,他就准备杀杀价。
“汤,非常……”
汤潇逸打断了他:
“听我说完,公使阁下。”
汤潇逸拿出地图,在地图上画了个半圆,在旁边写了≈。
“虽然这么说很遗憾,但当前的国际局势来看,和平只是暂时的,战争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这是我国同沙俄帝国边境线的大致示意图,总长度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一千余公里。”
(蒙古3800,还有哈萨克等等。)
“以当前我们同沙俄帝国的关系来看,冲突不可避免,所以……”
窦纳乐不等汤潇逸说完,一抬手,直接站了起来,精神抖擞的对汤潇逸说道:
“众所周知,沙俄帝国对土地的贪婪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在过去,你们已经发生过冲突,被迫放弃了一些土地。”
“但是!我亲爱的大都督先生,不必担心,大英帝国会全力支持你们反抗沙俄帝国的暴行!”
“包括不限于舆论、金融、武器、物资、军事训练只要你们想要,我们可以提供除了派兵以外的全部支持。”
“哦~大都督先生,您如果缺少同沙俄帝国作战的兵力,我知道哪里能雇佣勇猛又便宜的士兵,廓尔喀雇佣兵。”
“相信我,他们物超所值。”
只要提到对付沙俄,大英帝国就会精神抖擞。
在反法战争后、日俄战争以前,沙俄帝国就是英吉利全球战略的最大敌人,秩序的挑战者。
英吉利的天性是只要有人搅屎,他就提供棍子,更别提对付沙俄了。
日俄战争其实就和乌差不多,是一场代理人战争,不同的是,东瀛赢了,获得了上桌吃饭的资格。
而乌现在已经变成一盘菜了。
“我们确实需要一些支持,资金、器械、还有人员上的支持。”
汤潇逸不需要技术支持,系统中储存的点数已经有几十万了,他都没动。
不是存着下崽儿,而是没有更多资金更多工人来搞新产业,点了暂时也没用,还浪费已有的生产力。
系统的机制是,第一次生产绝对能保质保量的生产出成品,这个生产流程很有必要记录,毕竟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流程。
所以等有人手了,再慢慢来点亮,直接进步到工业化生产,才能利益最大化。
“非常简单,我会汇报伦敦,派专门的团队前来进行签约,那么这和东瀛的事……”
窦纳乐想起了阿美丽卡和东瀛。
“是的,这就是我要说的。”
“我的态度是不变的,如果阿美丽卡想要重新恢复我们的双边关系,必须立刻做出改变。”
“首先,彻底废除《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并公开道歉,赔偿受害者损失。”
“其次,双边进行全面的商业谈判,重新签订新的,符合实际的通商条款,平等贸易。”
“最后,阿美丽卡需要公开承认大汉军政府及其继任者的地位,承认我们的复国战争,并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外交人员。”
“这是和平协定签订的前提条件。”
汤潇逸这段话中,十个字有五个字不是冲着阿美丽卡取去的。
废法案和平等贸易谈判,对阿美丽卡来说并不困难,只要能继续贸易就行了。
此刻的阿美丽卡还不是世界霸主,只是一个偏僻地区乡巴佬,没这么嚣张。
第三条表面上是在和阿美丽卡说,但实际上却是说给其他人听的。
“汤,条约是神圣的,你应该尊重他。”
窦纳乐的脸色变得复杂。
“我很尊重条约,但那些过时的条约并不尊重我。”
汤潇逸神色不变,
“然后是东瀛,若是想停火,需要立刻停止对大汉军的敌对行为,然后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承认战争中东瀛军队对平民的暴行,严惩恶首,陈恳道歉并赔偿两千五百万英镑。”
“这笔钱将用于安抚受难者家属,处理受害者身后事,并对辽东和半岛进行重建。”
“第二,赔偿大汉军伤亡抚恤及物资消耗,加上出兵费共计七千五百万英镑。”
“第三,东瀛军队撤回国内后,双方进行海军谈判,东瀛所拥有海军总吨位、主力舰总吨位均不得超过华夏海军的50%,陆军没有限制。”
“这是保障东瀛不会再有发起侵略的想法,50%总吨位,自保完全够了。”
窦纳乐越听越觉得汤潇逸在说笑,这么苛刻的条款,东瀛怎么可能答应?
而且前两条还好,最后一条东瀛答应,英吉利也不答应。
限制东瀛的力量,那东瀛怎么限制沙俄帝国,怎么限制华夏?
这颗棋子不就废了吗?
“你的条件太苛刻了,我会将您的想法转告阿美丽卡和东瀛,但请您别抱有太大希望。”
窦纳乐没有直接拒绝,更没有讨价还价,他决定先回去查探一下。
大汉军发生了什么事,刘一鸣又和汤潇逸说了什么?
为什么汤潇逸突然转变了态度,哪怕条件苛刻,但态度转变了呀!
态度最重要,而不是条件,因为条件是可以谈的。
“还有一件事。”
汤潇逸点了点头,他也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
“我们准备在西域进行后勤建设,包括铁路、工厂、军事设施建设,完善西域的后勤,以应对沙俄帝国的威胁。”
“我们还计划组建二十个屯垦师,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冲突。”
“计划已经完成,但我们还缺乏一些资金。”
“英吉利是否能提供一些贷款,最好是长期无息贷款。”
汤潇逸没说是六十个,怕吓到英吉利人。
沙俄也只有百万出头的常备军,几百万预备役。
哪怕是屯垦师,二十个师,三十万人,也不少了。
“农业师?是农奴吗?我以为你们没有农奴。”
窦纳乐没听懂屯垦,汤潇逸的英语也就那样,给翻译成了农业,
“当然能提供,你们需要多少贷款?超过十万英镑的话,无法提供无息贷款,有没有考虑过合作开发铁路矿山?”
“当然,不论是贷款还是合作,都必须在停战以后。”
汤潇逸笑了笑,一副教他知识的样子,对着地图上一点:
“有的,农奴有的,在这里,高原之上,华夏仅剩的农奴。”
窦纳乐低着头,没有回应。
英吉利对高原有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有动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金额的话,两亿英镑低息贷款或者无息或者无抵押贷款怎么样?”
“至于合作经营,我们非常欢迎合作,只要英吉利人保证,任何运输军用或政府物资、人员的列车都以成本价收取运费,我们甚至能出售这条铁路给你们。”
“但你们必须做好相应维护,必须在1904年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线开通之前开通。”
“如果不行,我们将强制收回这条铁路。”
要是英吉利人愿意当这个怨种,汤潇逸也不介意当一回“卖国贼”。
这条铁路长度超过两千公里,建设成本绝对超过一亿两,而且注定会亏损,因为西域只有不到二百万人。
窦纳乐不清楚西域的情况,但见汤潇逸这么痛快,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两亿英镑,无抵押或者无息贷款都不显示,如果您真想要贷款的话,我会联系英吉利银行团,让他们给出最优惠利息。”
看吧看吧,态度又变了,刚才还全力支持呢,现在变成了如果你真的想。
“我需要资金,不过先就这样吧,先看看东瀛的赔款能支持多大规模的建设。”
“它们从清国拿走的两亿两白银,必须加倍给我,不然,战争不会停止。”
听到汤潇逸的话,窦纳乐愣住了:
“阁下,东瀛并没有拿到两亿两白银呀!”
因为汤潇逸声明不承认清国的战争贷款,所以这个赔偿款到现在都还没给齐。
准确的说是分三次支付了一千二百万两,剩下的都欠着,包括东瀛的出兵费用。
“这是东瀛的事情,不是我该关心的。”
汤潇逸淡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