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生产队进山抬参队伍,来到长白山腹地,拿戗子到第二个山场,第一天压山,就得到了六品叶的大货,让每一个人都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
一个五品叶封包子,一个六品叶封包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放在撮罗子西北边,三个年龄大一点的人还是比较稳重的,西科腾和阿穆哈年轻人心性,躺在狍子皮褥子上,躺下一会儿就要爬起来看看那一堆的封包子上,放在最上边的那两个人参。
天明起来吃饭的时候,两个小伙子跃跃欲试,今天一定要再一次找到六品叶大货。
命运之神有时候总会和人开个小玩笑,一连三天,七人组成的临时参帮早出晚归,巴掌、三花、二夹子找到几十苗了,三品叶以上的棒槌都没有找到。
这一片土地阴湿的环境,丰厚的腐殖土,稀疏的混交林,面东的山坡都是会有棒槌的条件。
可是,一连三天时间,只找到几十株小捻子,三品叶以上的棒槌难道真的是有棒槌家族的老祖宗,得到消息提前搬迁到别的地方了吗?让几个人的疑虑越来越重。
第五天上午,两个边棍果钦和乌恰儿,几乎同时喊出惊喜的声音:“棒槌。”
在中间的腰棍西科腾和阿穆哈立即有晕头转向的感觉,啥情况啊?两人几乎同时看到棒槌了吗?
李一帆喊道:“几品叶?”
乌恰儿和果钦又是差别不大的时间,异口同声地说道:“六品叶。”
李一帆也懵逼了!
走到果钦身边,距离只有一两丈远,只见一棵半边身子干枯的山楂树下,一棵六品叶棒槌绿叶茂盛,顶上鲜红的人参籽有五六十粒那么多,在微风中摇曳,山楂树上,两只大猫一样的小动物,呲牙咧嘴,弓背曲身、瞪着寒光闪烁的眼睛,对着树下的几个看棒槌的人,发出“呜呜”的威胁声音。
李一帆转身走到乌恰儿身边,随着乌恰儿的目光看过去,好吗,也有麻烦,一块一人多高的岩石根部,距离岩石两尺左右的荒草中,一棵六品叶人参绿意鸯然,顶上的人参籽脱落了五分之一,还有四十多粒鲜艳的红色浆果让人距离很远都能清楚地看到。
但是同时也看到山石上,有一条长白山特有的毒蛇盘踞在山石上,三角形的脑袋上,两只细长的眼睛,放射出森冷的光芒,张开的大嘴,两颗涧溪的森白牙齿,让人看到不寒而栗。
有人形象地叫这种蛇野鸡脖子,有人叫它铲子头。
名字叫啥是小事,最让人惊惧的是蛇嘴里不断吞吐着一根一扎长,前端分叉不停颤抖着的鲜红的蛇信子,好像是告诉所有敢过来的人,你小心了!我在这看着呐……
李一帆和乌恰儿在山石十米左右外站着,看着趴在山石上的跃跃欲试的毒蛇,再看看碧绿的六品叶棒槌,茎秆上摇曳生姿的人参籽,脑海里思考着,怎么能把这条毒蛇弄走。
赶山的参帮在森林里遇到毒蛇,千万不能喊叫出来民间习惯的说法“长虫”二字。喊出来就犯了忌讳。要亲手拿着长虫回到宿营地,在窝棚东方摆三块石头,尊称为老爷府的地方,虔诚地跪下请罪后,再把长虫放走,你才有资格回来继续参加找参。
因为山参生长的地方,都是阴凉潮湿的环境,所以有山参的地方出现毒蛇、猛兽,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遇到毒蛇要叫“钱串子”,不能打死,也不能叫喊长虫,需要尊敬地把钱串子请走。这是所有采参客都认可的规矩和习惯之一。
西科腾年轻精力旺盛有朝气,拔出猎刀,走到灌木丛中,找到一根两米多长的木杆,顶端保留两根开叉的树枝,拿着木杆,直奔山石上的毒蛇按过去。
毒蛇遇到了木杆的压力,两米左右长的身体,扭麻花一样,很快头尾一起,缠绕在木杆顶端,西科腾挥动木杆准备把蛇甩出去,李一帆赶紧拦住,说道:“你拿着木杆挑着大蛇,送到山坡下的山谷中就行了,按规矩是不能打蛇的。”
西科腾去送蛇了。乌恰儿拿出红布条,把这颗自己看到的棒槌绑起来。
莫日根赶紧拿着抬参工具包,用红线圈起两米一块地方,清理走树枝枯叶,清走荒草树根,从淘一个坑开始,慢慢地做着抬大棒槌的所有动作!
李一帆又来到果钦这边,两只趴在山楂树上“猫视眈眈”的小动物,既不逃走,也不冲下来,就是在继续对峙着。
只见这两只“大猫”有二尺左右长的身体,不到一尺长的尾巴,蓬松的皮毛,十几斤的体重,外形似狐,但体小而粗,吻部及耳均短,两颊生有长毛,四肢短,尾短雨蓬松;头部面颊两侧有明显的“八”字形黑纹,吻部灰棕色;背棕灰色或略带桔黄色,中央杂有黑毛,故从头顶到尾部有不显着的黑色纵纹;体侧灰黄或棕黄色;四肢浅黑或咖啡色,头骨轮廓扁平。
这不是野猫,这是山貉子。
说到山貉子,知道的人不会太多。
但是,我要说一丘之貉的成语,不知道的人就少了!
特别是晚一年的红袖章,“一丘之貉,坚决打倒,不得翻身”这些词汇是标配。
貉常栖息于阔叶林中开阔、接近水源的地方或开阔草甸、茂密的灌丛带和芦苇地;很少见于高山的茂密森林。
以成对或临时式的家族群体生活。夜行性,沿着河岸、湖边以及海边觅食,食谱广泛,取食范围从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直至水果。
貉比较善于爬树,会游泳。貉也是犬科动物中唯一一种在冬季休眠的动物,在秋季大量取食,直到体重比原来增加50%为止。
貉经常出现在水边,草地。在秋季,貉或多或少地依赖水果和浆果,这会影响它们的栖息地选择。它们的栖息地包括落叶林、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农田以及从沿海到亚高山地带的城市地区。
一丘之貉的名词来自于《后汉书》。原文是“古与今,如一丘之貉。”丘,土阜也,四边高,中央低的土堆;貉,音鹤,俗称树貉,状似狐小,毛黄褐色,深厚而温滑,可做皮袍。
后来的人将这两句话引申成“一丘之貉”一句成语,来此喻同类没有差别,像在同一个山丘里生长的貂一样,形体都是相同的,貉用来比喻那些臭气相投、不务正业的人。
两只树貉李一帆一看见就被那蠢萌的相貌吸引啦,在后世外国被称为“化狸”,被当作“狐仙”一样看待。他的繁殖能力和毛皮质量很好,这就更加让李一帆心仪已久了。
貉是一夫一妻制,一只雌貉和一个雄貉会组建永久稳固的配偶关系。在发情期,几只雄貉会因为想讨好一只雌貉而发生争斗,雄貉2-3月间为交配期,妊娠期为 60-79天,5-6月间产仔。一雄配多雌。
每胎窝中有 5-12只幼崽,幼兽当年秋天即可独立生活。
让果钦和阿穆哈继续向山坡上走,寻找新的棒槌,等他们的身影看不到的时候,李一帆,一招手,两只蠢萌的小动物立即做客自己的私密空间。
翠竹环绕的小木屋后边山坡上,两只新的来客,在寻找自己心爱山果树。李一帆拿出一根红丝带,在六品叶棒槌两边插两根签子,两根签子和人参的茎杆一起绑起来。
又一颗六品叶大棒槌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