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景帝三年,七月十六,季夏,连日的大雨已经下了将近一个月了。
尹府内宅,倚梅院内,已经怀了身孕的嫡妻张氏在用完晚膳后,躺在矮榻上休息,突然一阵电闪雷鸣,那闪电亮如白昼,惊的张氏立马醒了过来。
张氏听着外面倾盆而下的雨声,雷声如炸石般一声接着一声,响个不停。闪电透过窗户,将漆黑的内室照的亮如白昼。此刻张氏被惊的睡意全无。
旁边儿的丫鬟晓梅和晓兰将张氏扶坐了起来,晓梅一边儿给张氏擦着头上的冷汗,一边儿问道:“夫人,您没事吧!”
张氏摆了摆手说道:“没事儿,晓梅。这连日的下雨,已经断断续续下了将近一个多月了,如今雨又开始下了起来。
这天气,实在是闷热的慌,憋的我心口儿难受。睡不着。
夫君被皇上派去黄河前线监工治水,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没有音信。夫君还让逸儿也跟了过去,说是历练一二,逸儿如今也才14岁,我实在是担心的紧呐!
一个是我的丈夫,一个是我的嫡长子,万一有个好歹我可怎么办啊!
我听说黄河前线,已经有好几处决堤了,淹了无数的百姓,庄稼和房屋。”
一旁的晓兰给张氏揉着肩,安慰道:“夫人且放宽心,大人和公子肯定会平安的。大人现在已经是工部左侍郎,这次是领了皇命去黄河前线的。
如果这次大人立了功,宫内贤妃娘娘在帮衬一二,大人升任内阁次辅指日可待。
夫人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养胎,吃好喝好,再过两个月小公子出生了,大人和大公子她们也就回来了。”
张氏听了晓梅和晓兰的话,内心好受了不少,让晓梅扶着自己,自己一只手扶着腰,在地上来回走着。
对旁边儿的晓兰说道:“对,我现在就是要养好身子,给夫君生个大胖儿子,管理好内宅,让夫君无后顾之忧。大夫说了,多走动走动,有助于生产,反正现在也睡不着,就走走吧!
晓兰,你去给我拿一碟儿酸梅过来,我嘴里没味儿。”
晓兰笑了笑说道:“夫人,酸儿辣女,您这一胎指定是个儿子,夫人的福气还在后头呢?”说完便去取酸梅去了。
一旁的晓梅却有些担忧说道:“夫人,倚菊院的李姨娘,马上就要生了,就在这几天。”
张氏突然面色难看,目光阴鸷,全然没有了刚刚的慈爱与和善,语气阴冷的问道:“我让你们准备好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晓梅道:“夫人放心,大人不在,一切很好操作。现在都已经准备好了。”
张氏松了口气儿说道:“准备好就放宽心,老爷不在,没人护得了那贱人,这内宅就我说了算。”
还没等晓兰将酸梅取回来,就看见外面快步走进了一个老嬷嬷,那老嬷嬷大约五十多岁,全身湿透,发丝间的水珠滴个不停。
身着一件儿暗红色的对襟坎肩儿,黑色勾边儿,上面绣着小小的牡丹。对襟坎肩儿里穿着一件黑色的中衣,下面儿穿着黑色的马面裙。黑白相间的头发用银簪固定。
只见那老嬷嬷连忙走到张氏的面前,喘着粗气说道:“夫人,李姨娘要生产了,现在产婆已经赶过去了。”
张氏紧紧的抓住晓梅扶着自己的手臂,面色不善,目光阴鸷,全然没有了刚刚的慈爱和善。原本精致小巧的脸庞也有了一丝的扭曲。
张氏扶着自己的腰,如临大敌的说道:“走,去倚菊院。”
晓梅快速的给张氏穿上了一件儿翠绿的马面裙,最外面穿上了一件儿淡粉色的大袖褙子,最后披上了防雨的雨具。
晓梅扶着张氏,张氏挺着大肚子,后面跟着一群仆妇丫鬟出了内室。
一出内室,外面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雨水已经没过了脚腕处。张氏焦躁不安,在屋檐下来回走个不停。
刚刚通风报信儿的周嬷嬷,顾不得自己浑身湿透,连忙安慰张氏:“夫人且放宽心,倚菊院到处都是我们的人。刘嬷嬷亲自在房内盯着,那贱人翻不出花儿来。一会儿步辇就来了,夫人再等等。”
听了周嬷嬷的话,张氏有些放松了,对周嬷嬷说道:“奶娘办事儿,最是稳妥。我最是放心了。”
等到张氏赶到倚菊院,李姨娘还在痛苦的呼喊着,丫鬟们服侍张氏换了一身儿新的衣服,将湿衣服褪了下来。
张氏让人搬了一个板凳儿,放在了离李姨娘不远处的地方,自己扶着腰,坐在了凳子上。
张氏死死的盯着正在痛苦呻吟的李姨娘,那眼神儿像吃人一般,似是在说:“李姨娘,你最好祈祷你生一个女儿,要是你生了一个男孩儿,我让你后悔生出来他……”
只见那产婆着急的说道:“姨娘,你使一点儿劲儿啊!这样下去不行的,你想一尸两命吗?”
李姨娘躺在床上,死死的抓住被子,面色狰狞,满头大汗,痛苦的呻吟着:“啊啊啊……啊啊……我使劲儿,我没力气了……”
产婆着急的看着一旁给李姨娘擦汗的丫鬟说道:“快,给李姨娘服一碗参汤。”
又看向李姨娘说道:“姨娘,加把劲儿,孩马上就出来了。”
李姨娘紧紧抓住被子,使出全身的力气:“啊啊啊啊啊……”终于,半个时辰左右,一声声啼哭与外面的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夹杂在一起,响彻天际。
李姨娘看着刚刚出生的孩子,终于放下心来。
产婆抱着哇哇大哭的婴孩儿,跪在地上,高兴的恭贺道:“恭喜夫人,恭喜姨娘,是位小公子。”
张氏虽然挺着个大肚子,但气势十足,看着地上的产婆,语气不善的说道:“再说一遍,到底是公子还是姑娘。”
那产婆高兴过了头,一时忘记了嘱托,连忙说道:“是我看岔了,夫人。李姨娘生了个姑娘,粉雕玉琢的,夫人您看看。”
张氏接过了婴儿,抱着怀里,看了看,就将孩子递给了周嬷嬷抱着,赞赏的看了一眼产婆,高兴的说道:“算你有眼力界儿。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