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咸阳皇宫的朝堂上,气氛庄重而严肃。
嬴安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端坐在龙椅上。他扫视着大殿上的群臣,开口说道:“朕今日召集诸位爱卿,是为了商议明年攻打乌孙国之事。”
说罢,嬴安威严地下旨道:“传朕旨意,命安西侯张长庚率军进驻葱岭,防备贵霜帝国;征西军将领嬴肃率领征西军守好康州,保卫大秦在中亚的土地。”
武将们纷纷抱拳领命,高呼:“陛下圣明!”
这时,文臣江革拱手出列,神情忧虑地说道:“陛下,贵霜帝国势力庞大,倘若明年真的出兵援助乌孙国,仅凭安西军以及征西军,恐怕难以抵挡啊!”
江革的话语在大殿中回荡着,引得群臣一阵议论。
嬴安听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许久,他长叹一口气,说道:
“江爱卿所言极是。我大秦军队虽多,但大秦的土地更大,现有的军队,仍然不足矣应对如此复杂的局势。而且我大秦目前的度支,并不支持招募更多的军队……”
武将耿秉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我等愿拼死一战,保我大秦疆土。但如今兵力不足,还望陛下能想办法解决。”
文臣龙方等也出列说道:“陛下,或许我们可以从其他都护府抽调部分兵力,支援葱岭和康州。同时,我们可以在国内鼓励百姓参军,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兵力不足的问题……”
嬴安摇了摇头,说道:“抽调其他都护府的兵力,恐怕会影响当地的稳定。而鼓励百姓参军,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大量的物资和度支支持,目前我大秦还是难以承受……”
群臣听了,都陷入了沉默,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嬴安看着眼前的局面,心中也是焦急万分。他知道,攻打乌孙国一事,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自己必须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倘若贵霜帝国真的出兵,大秦将会陷入困境……
嬴安叹了口气,他只能继续从大秦内地调兵了。
嬴安下旨道:“朕命扶风军与效节军进驻西域,作为明年攻打乌孙国的主力。西域都护府的军队,作为安西军与征西军防备贵霜帝国的后援。”
群臣听了这道旨意,脸上纷纷露出感伤之色。
文臣江革忧虑地说道:“陛下,扶风军与效节军皆是我大秦劲旅,如今将他们派往西域,内地的兵力便会空虚。若此时内地有变故发生,恐难以及时应对……”
武将耿秉也抱拳说道:“陛下,江大人所言极是。我大秦内地本就需有足够的兵力镇守。倘若扶风军和效节军一移师,到时大秦内地,有战力的成建制军队,仅剩下禁军、天策军、长剑军与靖朔军了,实在是捉襟见肘。”
嬴安叹了口气,说道:“朕又何尝不知其中利弊,但攻打乌孙国乃我大秦既定之策,势在必行。若不尽全力拿下乌孙,全占西域,朕有何面目死后见父皇?至于内地的防务,朕会再做安排……”
龙方等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可在各地招募乡勇,加以训练,以补充内地兵力之不足。同时,加强禁军、天策军、长剑军与靖朔军的训练和调配,确保内地安稳。”
嬴安微微点头,说道:“此计可行。传朕旨意,各地官府即刻着手招募乡勇,加强训练。同时令禁军、天策军、长剑军与靖朔军要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
群臣纷纷跪地领旨:“陛下圣明!”
数日后,一位身姿婀娜的白玉奴踏上了前往陇西的路途。她手中带着明黄色的圣旨,那圣旨上金色的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白玉奴抵达陇西后,她径直前往护国公解斌的府邸。
府邸中,解斌身着一袭深色的劲装,正在庭院中舞剑。他的身姿虽不如年轻时那般矫健,但举手投足间仍透着一股威严。
白玉奴来到他面前,说道:“护国公解斌接旨。”
解斌立刻收剑跪地,神情肃穆。
白玉奴展开圣旨,宣读道:“秦皇有旨:大秦明年需攻打乌孙国,着护国公解斌即刻前往西域,协同作战。钦此。”
解斌叩首谢恩:“末将领旨!”
收到秦皇的圣旨后,解斌起身对白玉奴说道:“烦请转告陛下,末将翌日就出发。”
白玉奴盈盈一笑,转身而去。
深夜,解斌的府邸中,烛光摇曳。解斌在房间里收拾着自己的行李,他的妻子身着一件素色的锦袍,静静地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担忧。
解斌的子女们也围在周围,神情低落。
解斌的妻子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老爷,要不你退伍算了吧……你看你都有白发了,刀剑无眼,你奋斗了大半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
说着,她的眼中泛起了泪花。
解斌停下手中的动作,叹了口气,说道:“夫人,我是秦人,先皇之时,我就跟着他打天下。如今大秦虽已昌盛,但仍有外敌未平。就算天下太平了,我也要为国效力。”
解斌的子女们听了,眼眶也都红了,气氛变得十分伤感。
这时,解斌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说道:“你们不必如此伤感。军人要么死于边野,用马革裹着尸体回来,要么被敌人的刀剑砍死。这就是军人的归宿!我这一生能为大秦效力,战死沙场也死而无憾了……”
解斌的妻子和子女们听了这番话,心中虽仍有不舍,但也被他的豪情壮志所感染。
解斌看着他们,眼神中充满了温柔,说道:“你们放心,我会平安归来的。为国征战是我的使命,也是我解家的荣耀。”
说罢,解斌继续收拾起行李,为明日的远行做着最后的准备……
翌日清晨,天色微明,扶风军的将士们整齐地排列在陇西的校场上。
护国公解斌身着一身甲胄,外披一件红色披风,在晨曦中显得格外耀眼。
解斌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视着台下的扶风军将士们,声音洪亮地说道:
“诸位将士,我等身为秦人,肩负着大秦的荣耀与使命。如今陛下有旨,命我等前往西域,准备明年攻打乌孙国。这一战,关乎我大秦能否全占西域,扬我国威!大家可愿随我一同征战,报效国家?”
台下的扶风军将士们齐声高呼:“吾等愿追随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解斌满意地点了点头,大手一挥,说道:“好!出发!”
随后,解斌一马当先,率领着扶风军浩浩荡荡地向西域进军。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战歌。
与此同时,在夏州,效节军将领羊守纯也身着甲胄,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他看着眼前士气高昂的效节军将士们,大声说道:
“将士们,效节军要以忠勇着称。此次前往西域,我等与扶风军一同作战,定要奋勇杀敌,为大秦争光!”
效节军将士们纷纷回应:“为大秦而战!虽死不悔!”
羊守纯带领着效节军从夏州出发,朝着西域的方向疾驰而去。
在两支军队进军的沿途,过往的秦人看着他们,心情十分复杂。他们看着这些年轻的士兵们,心中既为他们的英勇感到骄傲,又为他们的安危感到担忧。
一位老者摇头叹息道:“打仗!打仗!还是打仗!从大秦复兴开始,咱们秦人不是在努力发展,就是在打仗。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旁边一位年轻人握紧了拳头,说道:“老人家,虽然我们心里憋着一股气,但秦皇与先皇都是明君。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大秦的未来。我们能怪秦皇吗?不能!我们要用自己手中的刀剑,把拦在大秦面前的敌人通通杀死,直到天下彻底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