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午菜,就让她来做就好了。
姜绾背着背篓,拿着小锄头来到了这边没动过土的地方。看到一大片的野菜野葱,她十分的满意。
把背篓放在一旁,蹲下后用锄头挖着地上的野葱。
这野葱在后世卖得可贵了,但是现在还没人吃。
或许是因为看大夫太贵了,又或许是因为大家的粮食都还够吃,所以桃林村这边的村民,很少吃野菜。
别说野菜了,就连河里的鱼,村民们都不怎么喜欢吃。
一个是因为鱼刺多,懒得处理,还有一点是因为鱼的味道太腥了,一般人没什么技巧的,还真的很难收拾好它。
最后一点,那就是打鱼需要到大河里边去,这对很多人来说是比较的冒险的。
除了专门打鱼的渔夫外,很少有人会去打鱼。
姜绾摘了一背篓的野菜,挖了一篼的野葱。
“绾绾,我来。”
在姜绾伸出手要拿东西的时候,一只大手率先伸出来,握住了背篓的边缘。
谢衍脸上带着薄薄的汗,露出微笑看向她。
他穿着粗布衣裳,干了一上午的活儿,身上的衣服有点脏,但是却依旧遮盖不住他帅气的容颜。
姜绾笑着点了点头,把手中的东西递给谢衍,“我们去河边洗一下菜,一会儿我煮好吃的给你。”
这里距离河边有点远,姜绾自己过去肯定是耗费不少时间的。
但是有谢衍在的话,他们过去的速度就很快了。
从空地去到大河边,直线距离也有三四公里,姜绾跟谢衍一起,他一手提着背篓,一手抱着她,动作很快的就来到了河边。
洗干净了野菜,又洗了野葱,就回到了圈起的围墙里边。
“松手,人多我自己走。”
姜绾让谢衍把自己放下来,他提着还在滴水的背篓,她一只手握住了他的手,另外一只手则是抱着一捆刚在河边摘的野花。
小朵的野花很漂亮,紫色的,黄色的,配着叶子,看着就喜人。
姜绾回到小院的厨房里,就开始着手准备今天午饭要吃的菜。
把狍子肉用开水洗过,切成了薄片之后,放在一旁备用。
把野葱切成了一截一截的,装在了篮子里边。
“这里有鸡蛋吗?”
姜绾想要煮一个鸡蛋野菜汤,便回头问谢衍。
“野鸡蛋倒是有两个,不多。”
“两个就够了。”
确认了有鸡蛋之后,姜绾就开始炒菜了。
谢衍取代了今天做饭的马明辉,蹲在土灶前帮烧火。姜绾在铁锅里加了一点水,把干净的铁锅再简单的清洗了一遍之后,她就开始倒油进去,准备先把狍子肉炒出来。
切成薄片的肉,倒入锅里边翻炒,炒出香味之后,就加入了一些水,加入了盐在里边,焖煮一下。
等差不多了,锅里的水都干了,滋滋的冒油之后,再倒入切好的野葱,翻炒了两下,香味就满屋子乱窜。
谢衍在一旁烧火,闻到这香味也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而那在外边院子里的一群男人们,则是更加的夸张,不断的吞咽着口水。
“弟妹这是在煮什么啊?味道怎么这么香?”
赵二郎没忍住,率先问出了声。
一旁的赵大郎让他别这么夸张,“等弟妹做好了,你就能吃了,到时候不就知道了?”
“我知道啊。这也太香了,我就是很想知道,到底是煮的什么东西才这么香。”
“这可比过年的时候杀的年猪,炒的那滋滋冒油的肥肉还要香上许多。”
赵二郎不断的吞口水,动作真的是让人忍俊不禁。
何二郎踮着脚尖,往屋内看了看,“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么香?感觉跟弟妹煮的东西一比较起来,好像我们之前吃的就是猪食。”
“我们吃的是猪食,那你们是什么?”何大郎也受不了自家弟弟,忍不住质疑他的话。
“首先说好,我可不是猪。”
“我这也不是猪。”
何二郎开口,“但是我们吃的那些东西跟弟妹煮的菜比起来,你能说是人吃的?”
他们一群糙老爷们在山里,讲究的那就是一个东西煮熟了就可以,谁管它好不好吃啊?
反正吃着不会死人就是好东西了。
之前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一旦有了比较之后,就会觉得以前哪儿哪儿都不对劲。
这还真是传说中的货比货得扔啊!
姜绾炒好了肉,用大木盆装出来,装了大半盆。
把锅洗干净,把油倒进里边,等了一会儿就可以加入水了。
因为人比较多,又都是能吃的壮汉,所以姜绾煮汤的时候,也加了不少的水。
至少一人得有两碗汤!
锅里的汤很快就翻滚了,把洗干净的野菜倒进去,翻滚一圈把野鸡蛋打进去打散,就可以加盐出锅了。
依旧是用装汤的木盆来装汤,差不多满盆的汤,白的绿的,看着就很有食欲。
“跟他们说可以吃饭了。”
姜绾扭头对谢衍出声。
谢衍点了点头,“好。”
“稍等一下。”
说话间,谢衍拿出一个大海碗,装了半碗饭,再加了不少的狍子肉,野葱野菜,弄了满满一大碗。
取了自己常用的筷子,把碗跟筷子一起放在了桌上。
“绾绾你在屋里吃。”
剩下的两大盆,他再端到院子里去,给那一群人吃。
姜绾眨了眨眼,“怎么了?”
谢衍不是那种觉得女人就难登大雅之堂的男人,他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姜绾一时间没想明白,谢衍为什么要这么做。
谢衍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绾绾,他们吃饭会吓到你。”
姜绾……
未免太过夸张。
不过很快的,姜绾就知道谢衍的先见之明,是真的很明智的。
她这边刚在厨房里坐下,就听到外边传来嗷嗷的类似狼叫的声音。
“好吃,真好吃。”
“太好吃了,我还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狍子肉,还有野葱。”
“没想到这野葱竟然这么的好吃,那我们晚上再去摘一些回来,晚上再煮一顿。”
“不只是煮一顿,而是很多顿,我每天都愿意吃。”
外边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一边‘虎口夺食’。不只是说话的声音,就连吃饭的声响,在厨房里也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