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李继安被认定夭亡下葬,在京城的李继仁担心母亲,就回了蓟阳。
李继仁的归来,让季思元越发不忿。
李兆英父子三人,多在军中,谢柠因为中毒生产,伤了身子,霖王府就交由季思元打理。
惠仁三十三年,李兆英被秘密立为太子,被李兆才听到。
李兆才不满父亲偏心,求惠仁帝放陈欣荣出冷宫。
那时,陈欣荣已经被关了二十五年,惠仁帝就同意了。
陈欣荣出冷宫后,做事比之前更加方便。
她听说李兆英被立为太子,就传信给北戎,让孟家出死士截杀李兆英。
可惜,计划还是失败。
李兆英一路追查,发现是北戎的手笔,可惜那时他还不知道陈欣荣的身份。
之后,北戎大王子死去,北戎陷入短暂的混乱。
李兆英越发觉得大裕的战争不对劲,相距万里东南西北七个敌国,每次攻打大裕,竟能同时起兵,就像有人在统一指挥一样。
他把自己的发现,传给各地边境军,让他们留意。
东境军主帅高司炜在与东陵的对阵中,发现京中有人与敌国勾结。
可惜高司炜传给李兆英的消息,被季思元截留。
高司炜迟迟得不到回信,只能将证物收好,证物里有一个形似太阳的圆形令牌。
这个令牌,就是当年江凝公主与诸国结盟时,留下的信物。
北戎、羌族和燕国皇室,也都有这样的令牌。
惠仁三十七年春节后,高司炜终于见到李兆英。
李兆英本打算去查这件事,却因为羌族突然起兵,被打乱计划。
那一年,李兆英身受重伤,季思元趁他昏迷时,给他下了剧毒“檀香”。
中此毒后,会长时间陷入昏睡,时间越久,昏睡时间越长,直至再也醒不来。
惠仁帝也因为季思元的假消息,写下两份诏书和一份密诏。
可惜,没有人知道立李继信为帝的诏书以及密诏的存在。
李兆才就成了皇位继承人。
那几年,霖王府担心李兆英的情况被人得知,会引发战乱和百姓恐慌,只要李兆英醒来,都会在边境和蓟阳城内亮相。
因此,李兆英中毒一事,除了霖王府众人,就只有经手的英国公府、赵启华、阮清瑶、阮心雨和陈欣荣知道,就连李兆才都不知道。
李兆才知道,英国公府和陈欣荣等人为了自己,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
他选择什么都不问,仿佛只要他不去想不去问,就没有违背李家“不得手足相残”的祖训。
那几年还是蓟阳最困难的时候,人祸和兵祸,霖王府还能尽量减轻影响,可在天灾面前,任霖王府如何努力,还是没办法扭转情况。
蓟阳的灾情,整个大裕都知道,平遥府、禹城、关中府等地纷纷援手,换来的是朝廷对这几个地方加收重税。
远在越州府的李兆宁,募集了大批粮食,准备送往蓟阳,自己却被刺杀,险死还生。
也就是那个时候,李兆宁才从刺客嘴里得知,她的外祖家——英国公府,给李兆英下了毒。
李兆宁不知道弟弟中了什么毒,她的儿孙还被关在英国公府,不敢妄动。
她只能收集各种珍奇的药材,送往蓟阳。
李兆宁的存在,以及民间对李兆才的质疑声越来越多,让以李兆才为首的利益团队,开始谋划让霖王府彻底身败名裂的计划。
昭文二年,蓟阳天灾继续肆虐,那一年,还是蓟阳最冷的一年。
大批牛羊因为缺少牧草而死去。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蓟阳百姓被饿死,李继仁也顾不得祖训了,带兵抢了燕国的粮仓。
这么好的机会,英国公府和陈欣荣等人当然不会错过。
陈欣荣写信给北戎,英国公府以赵启华的外室和儿女相要挟。
之后,趁李兆英昏睡、李继信前去接应李继仁时,十万北戎大军通过罗阳县陆续进入蓟阳。
赵启华就是罗阳县守将。
除了这十万北戎军,赵启华还带走了一万蓟阳军,还有几百个对朝廷不满的蓟阳百姓,一路南下。
季思元伪造了霖王的信件,拿走他的信物。
赵启华就凭借信物和书信,令平遥府和安陵府的官员,为其放行。
平遥府知府曾经写过信询问,被季思元截下。
之后这十一万人,在望月山庄集合。
望月山庄,是安置蓟阳退下来的残兵的。
有人提出质疑,却因为那封信和信物,为这些人隐瞒了下来。
更重要的是,他们认定了是惠仁帝耍了他们王爷。
齐贵妃是他们所有人的恩人,却惨死在皇宫。
王爷无论是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位置,还是为了给自己的母亲报仇,都应该起兵。
五月初二,沉睡了半年的李兆英醒来。
五月十日,季思元告诉他,罗阳县的军队数量不对。
李兆英着人四处打探,才知道赵启华居然带了一万多人,和一些来路不明的人,去了上阳府。
之后,李兆英和李继仁一路追去,在五月二十日赶到梧平县。
那时距离梧平县被屠,已过去五日,将近十万百姓被杀,城内到处都是鲜血和尸体焚烧的烟雾。
赵启华自杀,将这个罪名牢牢地扣在霖王府头上。
之后一年,霖王府和庆王府无论怎么查,都查不出那些人到底从何而来。
那时,北戎大军已经伪装成蓟阳百姓,大摇大摆地从各处边境回了北戎。
赵启华带去的一万蓟阳军,大多都没有参与杀戮,就继续留守在梧平县,直到去年上阳府官场被清理,这些人才返回蓟阳。
还是一部分杀了人,李兆英却不知该怎么惩罚他们,这些人也都是听命行事,错在他自己。
后来,这些军人都被革去军籍,前往羌族垦荒。
若不是韩青云提及,丰业村被屠之时,有猎犬进村,李继仁也不会想到这里面竟是北戎人作乱。
如今北戎已归顺北蓟国,北戎太后孟珑、孟家家主,以及这些年陈欣荣与北戎来往的证据,都被带了回来。
孟珑和孟家主恶狠狠地瞪着李继信。
“小崽子,是你,害死了我孟家人!”
李继信也不说话,晃动手里的匕首,划开孟家主和李兆才的衣服,同样在左侧臀部有一个与季思元一模一样的红色圆形胎记。
“陈欣荣、孟珑,你们是女子,小爷也不为难你们。是你们自己承认身上有这个胎记,还是到美食坊,让人去检查?”
“呸!贼小子,我孟家在地下等着你。”孟珑尊荣了一辈子,临老却受到这种羞辱,恨不得活剐了李继信。
可她也绝不愿别人看到她的身体,只能无奈点头。
陈欣荣也恼怒至极,却知道李继信无法无天,说到就会做到,咬了咬牙承认了胎记。
她本想说与北戎来往的书信都是伪造的,可李兆英准备的证人、证据实在充分,不容抵赖。
就连当日北戎军的领头人,都被带了过来。
陈欣荣只能在心里哀叹,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