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海澜简单给金熠解释了什么叫杀猪盘,现在虽然没有互联网,不耽误坏人找女人下手,尤其没有亲人在身边,命运多舛的年轻姑娘。
“极有可能用的是美男计,你小姑姑没能经得住考验。”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后世就算高知女性都有不少人着了道,何况当年金廉慧还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姑娘。
金熠自从听了小项的论断,眉头就没舒展过,他想得更多,“不会又是岛国人干的吧?我们怎么净跟特务打交道?”
“有这种可能。”项海澜虽然猜不透,但总觉的时空发展有一定的惯性。
姑且认为金家的那幅藏品是真迹,在原本的时空,真迹的落脚点在岛国,这一世出现了偏差,时空的惯性也许会让它再次回到对面国家手中。
金家有真迹应该不是秘密,68年正乱着呢,有能力运作这件事的说不定真是潜藏的特务,他们早就盯上了,想要趁火打劫。
“已经过去十一年了,东西早就漂洋过海,想要回来有难度了。”小项不是很乐观。
那三箱财物可不止颜真卿的手书,每一样东西单拿出来都能跟那幅字相媲美,金家真是损失大发了。
涉及到特务,金熠要立即告知父亲,他还保留一丝希望,“得多派一些人把她盯紧了。”
连姑姑都不叫了,小金生气了。
金家父子怎么商量对策,项海澜管不着,说实在的,没有见过实物,传闻中的家族宝藏对项海澜来说跟博物馆的藏品没什么区别。
还是挣那种能数得着的钱更有吸引力。
老项终于见着了传说的牛仔裤,跟金廉诚穷讲究和金熠的假正经不一样,咱项大队长热衷新事物。
项海澜找了一条合适的尺码给他换上了,老项穿着裤子在镜子前好一顿臭美,他摸着下巴,咂摸出一个结论,“老闺女啊,这裤子挺抗造,我下地干活时穿正好,新买的水鞋我穿得仔细,有你这喇叭腿裤子一罩,倒是能护住水鞋的高帮。”
项海澜好笑,时尚单品被你拿来当劳动服不说,你还给它找了个新用途。
不得不说,老项真相了,喇叭裤最早就是为水手设计的,也确实是保护水鞋用的。
“妈,你要不要也穿一条来保护水鞋?”
小项的提议获赠一对大白眼,王春花女士跟金熠一个审美,觉得喇叭裤不伦不类,打死她也不穿。
大众接受度还要靠市场检验。
万众期待的服装市场在深冬一个晴朗的上午开业了,项海澜的里弄生产组首批次的2000条牛仔裤,分发给5个摊贩让他们试水销售。
市场开业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六排二十米长的商铺,宽敞的过道挤满了摩肩接踵的顾客,这种形式的买卖让项海澜找到了以前逛夜市的感觉。
每家商铺大小规格一致,六平方大小的销售区域,用篷布搭了展示架,衣服都挂在背景墙上。
项海澜专门观察了货品,临到过年,现在主卖冬装,衣服大都从工厂里进的大路货,跟百货商店里的也没什么区别,品类不算丰富。
暂时还得忍忍,等市场化再深入一些,下游的供应链才能跟上来。
项海澜的牛仔裤倒是吸引了一些目光,不过喇叭腿太另类了,好些人接受不良。
“羞死了,这裤子怎么像唱戏人穿的,裤腿再肥点都快成裙子了。”
“乖乖隆地咚,还有男款呢。”
“不过这布料倒是挺厚实。”
“不好看,像咱们的工作服。哪个脑子瓦特的家伙做出这种丢人现眼的裤子?”
不过大城市也不缺走南闯北,有见识的人,“我在粤省见这种裤子,是从港城传过来的,他们那有个中英村,也跟咱们这里一样,在露天市场卖衣服,衣服的款式特别新潮,夹克衫配喇叭裤,最好还要留个爆炸头,再带个茶色眼镜。”
年纪大的爷叔被他说懵了,“这是什么穿法?”
有个见识更广的解释道:“这是猫王的穿法。”
“猫王?”
“有狗王吗?”
“去你的,猫王是外国一个大明星,唱歌特别好听,就像咱们的歌后周旋,不过他是男的,人家60年代就开始穿喇叭裤,比咱早了二十年。”
“这像话吗?这是资本主义做派。”
“你省省吧,都改革开放了,你思想也要开放一下好伐?多接受点新事物不是坏事。”
类似的对话,在几家卖牛仔裤的摊位前轮番上演。
该小项出手了,她故技重施,让乔小乔打头阵,雇了一批放寒假在家没事干的同学来当模特。
跟区里的歌舞团借了腰鼓,先声夺人,一整队亮丽的姑娘,身穿喇叭牛仔裤列队进了服装市场。
出场就吸睛,年轻姑娘流畅的腿部线条,让上身的牛仔裤更显修身,新颖的喇叭裤腿,随着姑娘们向前行进,有种步步生花的美感。
队伍最后还缀着一位高个,黑脸老头,也穿一条喇叭裤,随着年轻姑娘们的鼓点,扭起了东北大秧歌。后面还跟俩小孩,也扭得不亦乐乎。
项大队长带孙子来到摩登大城市,一出场就出洋相,王春花藏在人堆里,嫌臊得慌。
这宣传还是有效果,有年轻姑娘看了眼馋,争着去摊位试裤子。
洋泾浜不缺小开,如今耀武扬威的小开们年龄大了成了老开,但赶时髦的心依旧不变,有几个爷叔也跑去试牛仔裤。
这都是大队长的功劳,可把他美坏了。
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第一天试卖,存货并没有被一扫而空。
项海澜不急,在她的故乡,喇叭裤风靡了整个八十年代,遍布大江南北的“猫王”不要太多。
而牛仔布料,牛仔服装则是服装界长盛不衰的存在,小项是立志做设计师的人,如果靠服装生意来供养自己的设计,她不准备做太多品类,就以牛仔服装为主,稳扎稳打。
她让生产组继续做裤子,还让王芳帮忙联系,又找了两个做服装的生产组加入进来。
加班加点,赶在年前囤了一批货。
市场反馈跟预想的一样,没用半个月时间,沪市的大街上就看到了穿喇叭裤的时髦男女,还真有人找到猫王的照片,打扮上也在像大歌星靠拢。
偶尔,小项路过某处洋楼,有《甜蜜蜜》熟悉的旋律从窗口飘出。
喇叭裤有了,靡靡之音还远吗?
在故乡没感受到改革初期的朝气,这次小项亲自参与并推进了历史进程,成就感又多一层。
忙着喇叭牛仔裤子生意,就没顾上杀猪盘的受害者,小金倒是没忘。
临到年关大家都忙,金廉慧倒是不忙,搬到小洋楼足不出户,赶在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那天她出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