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工艺品制作出来后,曲茵又帮助村民们寻找销售渠道。她联系了山外的一些集市和手工艺品店,将村民们精心制作的竹编作品展示给外界。这些竹编作品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不少顾客,为村落带来了新的经济收入。
在山区村落逐渐恢复生机的过程中,曲茵又收到了来自一个湖畔小镇的求救信。这个小镇坐落在一个巨大湖泊的岸边,湖水清澈见底时能看到湖底的沙石和游动的鱼儿。但战争使湖水受到了污染,湖中的渔业资源锐减,湖边的渔船破旧不堪,小镇依靠渔业和湖运的经济体系濒临崩溃。
曲茵来到湖畔小镇时,看到湖面上漂浮着一层油污,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湖边的芦苇丛不再是往日的翠绿,而是变得枯黄,许多芦苇都倒伏在湖面上。湖岸上的渔船东倒西歪,船身布满了锈迹,有的船板甚至已经腐烂。
曲茵首先着手处理湖水的污染问题。她在湖面上设置了许多油污吸附装置,这些装置是用特殊的纤维材料制成的,能够吸附油污。她和小镇的居民们乘坐小船,将这些吸附装置放置在湖面上。每放置一个,曲茵都小心翼翼,确保装置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同时,曲茵沿着湖岸寻找污染的源头。她发现湖的上游有一个废弃的工厂,工厂的污水管道直接通向湖泊,这就是湖水污染的罪魁祸首。曲茵进入工厂,里面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化学药剂的味道。她找到了污水管道的阀门,关闭了它,然后组织居民们清理工厂里残留的化学物质。
居民们戴着口罩和手套,用铲子和桶将化学物质收集起来,运到专门的处理地点。在清理的过程中,曲茵还发现了一些可以修复利用的设备,她和一些懂技术的居民一起对这些设备进行修复,将其改造成一个简易的污水处理站。
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湖水的污染情况得到了改善。曲茵又在湖中投放了一些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水生植物在湖水中舒展着枝叶,随着水流轻轻摆动。微生物则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分解着有害物质。
接下来是渔船的修复。曲茵和渔民们一起对渔船进行全面检查。她发现渔船的问题不仅仅是船身的腐朽和锈迹,还有很多设备也需要更新。
曲茵从其他地方购买了一些新的渔船设备,如船桨、渔网和鱼篓等。对于船身,渔民们先用砂纸将锈迹打磨掉,然后涂上一层防锈漆。曲茵教渔民们如何正确地涂抹防锈漆,确保船身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被覆盖到。
新的船板被安装在腐朽的地方,渔民们用钉子将其固定牢固。船桨被安装在合适的位置,曲茵调整着船桨的角度,确保划动起来更加省力。渔网和鱼篓也被放置在渔船上,这些新的设备让渔船焕然一新。
在渔船修复后,曲茵开始关注湖中的渔业资源。她发现由于污染,湖中的鱼类数量减少,而且种类也变得单一。
曲茵从其他健康的湖泊引进了一些鱼苗,这些鱼苗被装在充氧的水箱里。她和渔民们一起将鱼苗放入湖中,鱼苗入水后,欢快地游向湖的深处。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曲茵制定了一系列的渔业规则。她规定了禁渔期,在禁渔期间,渔民们不得捕鱼。同时,她还限制了捕鱼网具的网眼大小,防止过度捕捞。
除了渔业,曲茵也注意到小镇的湖运业。湖运是小镇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方式,但战争使湖运的码头和船只受到了严重破坏。
曲茵和小镇的工人一起修复码头。码头的地面有很多裂缝,曲茵指挥大家用混凝土将裂缝填平。码头的栈桥部分有些木板已经腐烂,工人们将其拆除,换上新的木板。新的木板在阳光下散发着木质的光泽,走在上面十分稳固。
对于湖运的船只,曲茵和船工们进行了全面的检修。船只的发动机有些故障,曲茵和懂机械的工人一起打开发动机,仔细检查每一个零件。他们更换了一些磨损严重的零件,然后对发动机进行调试。船身的油漆也脱落了不少,工人们重新给船身涂上油漆,使船只看起来更加崭新。
在湖畔小镇的经济逐渐恢复的同时,曲茵又收到了来自一个边境小村的求救信。这个小村位于两国边境线上,周围是一片广袤的荒野,荒野上生长着一些耐旱的杂草,在风中瑟瑟发抖。小村的农田大多荒废,因为战争时期边境的不稳定,村民们不敢耕种,而且灌溉水源也被破坏,边境的贸易通道也被关闭,小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曲茵来到边境小村时,看到农田里长满了杂草,这些杂草长得很高,几乎淹没了田埂。田地里的土壤因为缺乏管理变得十分贫瘠,踩上去硬邦邦的。
曲茵首先要解决的是村民们的安全顾虑。她联系了两国的边境管理部门,经过协商,双方都承诺会保障小村的安全,让村民们可以安心耕种。
然后,曲茵开始修复农田的灌溉系统。她沿着干涸的灌溉水渠寻找水源。在村子的后山,她发现了一个被堵塞的泉眼。泉眼周围堆满了石块和泥土,曲茵用手将石块和泥土一块一块地搬开。她的手指被石块划破了,但她依然没有停下。
当泉眼被清理出来后,清澈的泉水涌了出来。曲茵沿着泉眼修建了一条新的灌溉水渠。她和村民们用石头和泥土堆砌水渠的两边,确保水能够顺利地流到农田里。
对于农田的土壤,曲茵教村民们进行改良。她让村民们收集村里的有机废物,如牲畜粪便、落叶等,然后将这些有机废物堆放在农田里,进行堆肥。堆肥的过程中,曲茵不时地翻动这些有机废物,让它们能够充分发酵。
随着土壤的改良和灌溉系统的修复,曲茵从其他地方带来了适合当地气候的农作物种子,如耐旱的小麦和高粱。她把种子分发给村民们,并教他们如何播种。
村民们在农田里忙碌起来,他们用锄头在土地上挖出小坑,将种子放入坑中,然后轻轻覆盖上土。播种完成后,曲茵又教村民们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如除草、施肥等。
在解决了农业问题后,曲茵又关注起边境小村的贸易通道。她和两国的边境官员进行沟通,重新开放了贸易通道。
曲茵帮助村民们组织了一个边境集市。集市上,村民们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拿出来交易。曲茵还从其他地方引进了一些小村没有的商品,如盐、布料等,丰富了集市的商品种类。
边境小村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村民们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曲茵在小村的这段时间里,还教给村民们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如简单的医疗急救知识和一些新的手工艺制作方法。
在边境小村稳定下来后,曲茵又踏上了新的旅程。她听说有一个海岛渔村遭受了台风和海盗的双重打击,她决定前往那里,继续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人们恢复生产和生活。
曲茵乘坐一艘小船前往海岛渔村。海上的风浪很大,小船在海浪中剧烈地摇晃着。曲茵紧紧抓住船舷,看着周围汹涌的海浪,心中却充满了坚定。远处的海岛在海浪中若隐若现,海岛上的树木在狂风中摇曳。
当曲茵到达海岛渔村时,看到的是一片破败的景象。渔村的房屋大多被台风摧毁,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沙滩上搁浅着许多渔船,船身被海浪和海盗破坏得千疮百孔。渔民们躲在临时搭建的避难所里,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曲茵首先帮助渔民们重建家园。她和渔民们一起收集岛上的木材和石头,用来建造房屋。木材是从岛上的树林里砍伐而来的,这些树木在台风中也受到了一定的损伤。曲茵挑选那些还比较结实的木材,和渔民们一起将其锯成合适的长度。
石头则是从海边和岛上的山上采集的。渔民们用绳索将石头捆绑起来,然后用滑轮将其运到建房的地点。曲茵教渔民们如何用石头和木材搭建房屋的框架,然后用茅草和树叶覆盖屋顶。
在房屋建造的过程中,曲茵还考虑到了房屋的抗风能力。她在房屋的结构上进行了一些特殊的设计,如加固房梁和墙角,使房屋能够抵御台风的侵袭。
房屋建好后,曲茵又开始修复渔船。她和渔民们对渔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渔船的船身有很多破损的地方,曲茵教渔民们用木板和铁钉将其修复。对于一些被海盗破坏的设备,如渔网和鱼叉,曲茵从其他地方购买了新的设备,然后安装在渔船上。
在解决了房屋和渔船的问题后,曲茵又关注起海岛上的渔业资源。她发现由于台风和海盗的影响,海岛上的渔业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曲茵在海岛周围的海域进行了调查,她发现一些适合鱼类繁殖的区域被破坏了。于是,她和渔民们一起在这些区域设置了人工鱼礁。人工鱼礁是用废旧的轮胎、混凝土块和一些废弃的金属框架搭建而成的。曲茵和渔民们乘坐小船,将这些材料运到指定的海域,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沉入海底。这些人工鱼礁在海底形成了复杂的结构,为鱼类提供了栖息、繁殖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