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天气渐凉 心情 戴寿宁终于有太子的样子了
太子举荐一贤士,
出任御史入仕途。
敬之汇报占姜事,
杨家庶子有异动。
今日的御书房内,檀香袅袅,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棂洒在古朴的书案上。我正伏案批阅奏章,眉头微蹙,神色专注。
这时,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太子殿下觐见!”
我微微抬了抬头,“进来吧。”
太子戴寿宁身着一袭华服,步伐沉稳地走进御书房,在我面前恭敬地行了大礼:“儿臣叩见父皇,愿父皇龙体安康,圣寿无疆。”
我放下手中的朱笔,微微颔首,“起来吧,寿宁啊,这段时间你与两位丞相配合的很好,各项事务也进行的很顺利。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戴寿宁起身,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说道:“父皇,儿臣今日前来,是想向您举荐一位贤才。此人名叫陈伟,乃是招贤馆中的杰出学子。”
我来了兴致,挑眉问道:“哦?招贤馆的贤士?说来听听,他有何过人之处?”
我之所以来了兴致,是这个叫陈伟的也被刘文海提起过,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参加那次策论阐述。
戴寿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娓娓道来:“陈伟此人,饱读诗书,博古通今。于经史子集,皆有深刻见解;论治国安邦之策,亦能侃侃而谈。儿臣曾与他多次交流,其才学、见识,实乃同辈中的佼佼者。”
我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儿臣记得,有一次谈及民生疾苦,他提出应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以解百姓之困。其分析鞭辟入里,切中时弊。而且,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疾恶如仇,若能为朝廷所用,必能成为陛下治理国家的得力助手。”戴寿宁言辞恳切,神情专注。
我沉思片刻,道:“如此人才,朕倒想见上一见。这就宣他进宫吧。”
不多时,陈伟被引入御书房。他身着一袭青衫,气质儒雅,虽面对我这位皇帝,却毫无惧色,从容地行了大礼:“草民陈伟,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开口问道:“听闻你颇有才学,朕倒要考考你。历朝历代都有党争,对于党争你有何良策可解?”
我的这话让戴寿宁的脸色稍稍了黑了一下,看来戴寿宁是以为我在借党争的事情在敲打他。
陈伟微微思索,朗声道:“陛下,党争之害,犹如毒瘤,侵蚀朝堂。臣以为,陛下应明察秋毫,对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之人严惩不贷;同时,广开言路,鼓励群臣直言进谏,以公心论事,而非以党派之分。再者,选拔官员应注重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如此方能正本清源,消除党争之患。”
我微微点头,又问:“那你对边防之事有何看法?”
陈伟神色严肃,说道:“陛下,边防乃国之屏障,不可不重视。如今边疆时有侵扰,臣以为应加强边防建设,增派兵力,修缮防御工事;同时,发展边疆贸易,促进民族融合,以恩威并施之策,保边疆之安宁。此外,还应注重情报收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听了陈伟的这番话后,我眼中不自主的流露出赞赏之色,转头看向太子戴寿宁,微微颔首。戴寿宁的脸色也稍微的缓和了一些。
“陈伟,朕观你才学出众,见识不凡,且为人正直。朕今任命你为御史,望你能恪尽职守,监察百官,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我威严地说道。
陈伟激动不已,连忙跪地谢恩:“谢陛下隆恩!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太子戴寿宁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陈伟退下后,我看向戴寿宁语气温和的说道“寿昶最近也很少来宫中看望你们母亲了,你知道他在干什么吗?”
“儿臣近来都忙于朝政,也有很久没有见到二弟了。”戴寿宁给我递来了一杯茶水。
“能有眼光发现陈伟这样的人才,说明你长进了。之前的叛乱里,朕知道你是受了委屈的。但是你是太子,有些委屈就应该你来承担。就像我是皇帝,有些责任是推不掉的。你懂?”我眼神温柔,语气依旧温和。
戴寿宁似乎是好久没看到过我这样的温和的眼神了,他没有回话,只是点了点头,我看到了他一直压在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放下来了,父子之间的隔阂也在慢慢的消退。
“走,陪父皇去走走,叫上你母亲。”我拍了拍戴寿宁的肩膀走出了御书房的大门,向御花园的瀚海走去。
瀚海新建了一个观景台,今日阳光正好,我也就与小琴还有戴寿宁一起在观景台看着瀚海里的鱼群争食。
不远处的水面泛起一阵骚动,原本平滑如镜的水面瞬间变得起伏不定。紧接着,一大群鱼如同黑色的箭矢般从水中腾跃而出,它们鳞片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在阳光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那鱼群数量众多,密密麻麻,仿佛一片移动的乌云。它们激烈地争食着,挤作一团,不时有几条鱼高高跃起,张开尖锐的鱼嘴,快速地吞下漂浮在水面的食物。周围的海水被搅得浪花四溅,发出“哗哗”的声响。
鱼群争食的区域不断变化,一会儿游向左边,一会儿又转向右边,伴随着它们的游动,水面上泛起层层叠叠的波纹,向四周扩散开来。
在观景台上的我和小琴还有戴寿宁,被眼前这壮观的景象深深吸引,目光紧紧跟随着鱼群的动向。听着鱼群争食时发出的动静,仿佛能感受到它们对食物的渴望和生命的蓬勃力量。
瀚海里波光粼粼,观景台上其乐融融,我也在小琴的脸上看到了熟悉的笑脸,我也感觉特别的安逸舒适。
“陛下,高指挥使求见。”随侍太监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安逸。
“宣”我有些无奈的说道。
“陛下既有要事要处理,那臣妾就告退了。”小琴起身行礼后便离开了。
“寿宁啊,你再陪一陪朕。”我见戴寿宁也要一起走便把他叫了回来。
“陛下占姜密报。”高敬之上来就直奔主题。
密报,看来不是有海盗入侵而是其他的事情。我扭开铜管取出里面的密信,看完后面无表情的递给了戴寿宁。
戴寿宁看过后脸色一变。
“寿宁你怎么看。”我看向戴寿宁,脸上原本温和的表情全部消失,转而变成了帝王严肃的样子。
“儿臣,以为杨景林其心可诛。想利用父皇宠爱小妹来为自己进入仕途增加筹码。”戴寿宁这话我能听出来一半是真话,另一半多少有些要打压杨景林的意思。
毕竟杨景林是上一次叛乱中最活跃的一个人。
“敬之啊,留意观察。朕想看看这位杨家的庶子到底身后有多少杨易文的影子。”我眼神变得冰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