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又是一年杜鹃花开 心情 还是要多走走多看看
其平来信报平安,
信中也有平常事。
心中好奇便私访,
民心安定好兆头。
侍中楚启明脚步匆匆,手中紧握着一封来自远方的信笺。这信笺,虽只是薄薄的一张纸,却承载着无数的牵挂与思念。
信是吴其平从高棉寄来的,他被朝廷派往高棉已有一段时日,如今这封信,如同一缕穿越重洋的微风,带来了远方的消息。
楚启明一路疾行,来到了御书房。将信呈递给正在批阅奏章的我时,我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接过信,缓缓展开,信纸上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仿佛吴其平就在眼前。
信的开头,吴其平首先报了平安,他写道:“陛下,臣在高棉一切安好,身体康健,饮食起居皆无大碍,望陛下勿念。” 看到这里,我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然而,信中的内容很快转入了正题。
抵达高棉后,他们又面临着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的难题。高棉的百姓对他们这些外来者充满了警惕和排斥。
吴其平深知,要想在这里开展工作,首先要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还好高敬之早有准备,高敬之提前在各地给他们招募的一批懂大理国官话的高棉人作为翻译,这些人既是翻译也能做一些文书的工作。
于是,吴其平等人带着翻译,深入到高棉的村庄和集市,与百姓们交流沟通。他们尊重高棉的文化和习俗,耐心地倾听百姓们的诉求。渐渐地,高棉的百姓们对他的态度开始转变,从最初的排斥到后来的接纳。
在解决了与百姓的沟通问题后,吴其平又面临着一个更大的挑战——恢复高棉的生产。
高棉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动荡,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吴其平深知,恢复生产是高棉走向繁荣的关键。他仔细考察了高棉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发现高棉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于是,他决定从农业入手,推动高棉的经济复苏。
吴其平组织了当地的百姓,开垦荒地,修复水利设施。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有些百姓对恢复生产缺乏信心,不愿意参与;有些百姓则因为缺乏工具和技术,无法开展工作。
吴其平没有放弃,他亲自上门劝说那些不愿意参与的百姓,向他们讲解恢复生产的重要性和好处。在左丞相刘文海的帮助下,他还从国内调来了一批先进的农业工具和技术人员,帮助高棉的百姓提高生产效率。
在吴其平的努力下,高棉的农业生产逐渐恢复。一片片荒芜的田地重新种上了庄稼,百姓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吴其平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仅仅发展农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发展工业和商业,才能实现高棉的全面繁荣。
于是,他开始积极推动高棉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他组织了高棉的百姓学习工业和商业知识,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商业人才。让原本被几个大家族垄断的商业有了小老百姓的立足之地。
信的最后,吴其平写道:“陛下,如今的高棉已慢慢开始恢复生产,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改善。臣深知,这一切的成果离不开陛下的英明决策和朝廷的大力支持。臣定当不辜负陛下的期望,继续努力,为高棉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完信,我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他感慨地说:“吴其平乃朕之肱骨之臣,他在高棉不畏艰难,辛勤付出,实乃朝廷之楷模。”
楚启明也连连点头,说道:“陛下圣明,吴大人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他在高棉的所作所为,必将载入史册。”
我将信小心地叠好,放入怀中。
我起身推开窗,一阵微风吹来让我的脑子清醒了许多。短短的两个月内,吴其平就能让高棉恢复生产,说明他的确用了心思,也费了脑筋。但是高棉应该还有一些问题他没有直说。
比如,大家族垄断商业。虽说没有点名是哪几家,但是他面对的阻力肯定不小。
我找来了刘文海,刘文海在看过吴其平的信后说道“陛下,您这徒弟这是报喜不报忧啊。”
我看了看刘文海说道“你说说忧在哪里?”
“疏通灌溉的渠道,农民会不支持吗?农民可比我们更加的懂水利的好处啊。就这一点就能知道吴其平在高棉遇到的阻力还是很大的。陛下您认为呢?”刘文海的话一针见血。
“是啊,阻力不小啊。只是高棉要快速的归化入我们的本土,不然我大理国很难凝聚国力,搞不好还能被高棉给拖死啊。我猜现在的蒲甘和吐蕃就是在等着看我们的笑话啊。”我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陛下,像高棉这种地方和大理国一样都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想要彻底的归化,首先是我们自己足够强大,至于归化没有个几代人的功夫很难真正的做到啊。”刘文海的话像一根棍子狠狠地捅了一下我的心窝子。
是啊,我太急了,但是我不能不急啊。我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最少还有一个蒲甘没有灭。灭掉蒲甘后,大理国的国力也能有质的飞跃,到那时,我就有能力重铸山河了。
“陛下也不用太过担忧,虎狼军的建立,已经从高棉境内抽调了一半的精壮,短时间内高棉是没能力反叛的。只要各项政令能执行,我与法晨盘算了一下,我们不仅不要再向高棉输送银两和粮草,每年还能多出两百万的进项。”刘文海说的云淡风轻,我知道这是在宽慰我,也是告诉我要往好的方面看。
“朕,决定了。”我看向刘文海,刘文海从我的眼神中就能读出,我要做的这个决定起码不是好事。
“两日后,朕要一路南下微服出巡高棉。太子监国,高峰和楚启明陪同。你飞鸽传书给高敬之,告诉他我的决定,他知道应该怎么办。”我说完后还瞪了一眼刘文海,意思也很明白,我做出了决定,你就不要多说了。
刘文海无奈的只能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