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珍参加了公司的一个外训,主要讲养老规划的。那个机构教会大家怎么计算退休后每个月能从社保领取多少养老金?过程中还讲了现在养老的严峻形势。她上了这个课后感触颇多。
她算了下按照他们80后的年龄,估计延迟退休,以后女性原来55岁退休的,都要58岁后了,男性可能要63岁后了。如果中间还继续推行延迟退休,又往后延迟几岁,那退休就是遥遥无期了。
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因为人口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孩子,导致劳动力也老龄化。有的国家70岁才能退休,很多岗位都是65岁以上的人。
不过在国内,白珍发现现在40岁以上的人很多这几年都是自谋生路了。毕竟人口基数大,岗位有限。
她去年投了很多简历,都是收到回复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估计就是因为年龄的问题。其实按照现在的人的状态,有很多人60岁还看不出来老态。其实是可以具备一些力所能及的岗位的能力的。
她今天下班路上回来看到了两则新闻,都是律师猝死,一个是男律师,一个是女律师。感觉还是很触目惊心,都是在40多岁的时候,正好事业稳定时期。可能他们那个行业压力比较大吧。
以前白珍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但是这几年她在职业发展方面也遇到了瓶颈。或许每个年代的人都会遇到这个阶段。她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白苗也面临了下岗。那时候他们家曾经度过了一段困顿的时光。
她当时高一交学费是1000元左右,还是跟一个家里做生意的闺蜜借来,说过半个月她爸爸出差回来了,还给她。那时候白苗临时帮一些潮汕老乡的五金店进货时候押车,获取一些收入。
半个月后,她爸爸白苗出差回来,白珍才还钱给闺蜜。当时她觉得很没面子,谁家的孩子上学还要自己借钱的。现在她也到了那个即将下岗的时期,她也感觉到职业生涯的瓶颈期。业绩比以前难出,客户都反馈缺钱。
可能公司也感到了这种经济大环境的低迷,说下个季度会改考核规则,这么多年的考核规则,到现在才说要改动,也是挺死板的。
这些年,多少离职业务员是困死在这个考核件数上。白真这么多年干下来,终于明白那句“行业里的黄埔军校”是什么意思,就是给别人同行输送人才的意思。一旦看到这个字眼,也不一定是好事。这意味着自己公司花了钱和时间培养的人才可能帮别人做了嫁衣。
白珍下午本来约了客户见面的,但是客户爽约了。于是她就自己在那里整理资料。到了五点左右,她和白梅聊起来关于社保养老的话题。
她知道白梅是做人力资源部的,比较清楚社保的结构,她还是举了个案例跟她聊了下。如果按20年交社保,40岁的人,退休前的月工资8000元,社保个人账户有15万多,60岁退休,个人账户的社保养老金除以139个月就是每个月的金额,大概1105元左右。
然后统筹账户要根据退休前的月工资和当地上年的平均工资,乘以加权的系数,除以2,乘以1%,就可以算出来了。大概统筹账户每个月1600元左右。把两笔金额加起来,合计就是2700多元的月养老金。这样算下来的社保替代率是33.8%。也就是退休后每个月能从社保拿到养老金差不多就是退休前的月工资的33.8%。这样的金额远远不能保证退休后的生活能达到退休前的生活品质。
白梅也认同,她说所以自己要多存点钱。她说个人养老金账户她没有开通。看来北京也没有大力宣传这个账户啊。白珍虽然是姐姐,但是这几年她也不会强势介入到妹妹白梅的生活里。
反正该说的说了,爱存不存,未来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事情。白梅可能上班也比较忙,微信里聊天打字都是短句。
白珍看到蓝月他们那个小区微信群里,有几户他们这栋的邻居在里面说停水了,好像水务局在检修。他们都在等着来水煮饭。听说还要一小时左右。
白珍就提醒了白梅和蓝月,因为小朋友晚上一般都要上钢琴课,蓝月需要给小朋友做吃的。不知他们囤水了没有?
蓝月这时就回复说,她看现在是有水的,为了以防万一,她赶紧接一桶水存着。白梅才看到群里的信息。因为她有时候忙,对于微信群的信息,都折叠了,以防影响工作,有时候在开会就不方便看群。
她开始还在那里问白珍哪里看到的信息?白珍截图群里的信息给她,她才看到了。说太多群了,有的都看不到信息。
蓝月估计白天可能在家念佛经,她回复信息没有这么快。中午下班的时候,白珍问她之前种的洋牡丹是否长叶子了?蓝月到了半小时后才回复,她拍了现在花盆的照片。白珍看到蓝月种的洋牡丹也长出来了叶子,虽然比自己种的稍微长得慢一些,但是还是活了。
白珍他们小区楼下的商铺通道在装修,那个位置之前有个厕所位置,以前是个超市用的,后来超市搬走了,空置了多年。去年,那里开门了,有人在装修。业主们担心会不会装修后做厕所,影响了楼上住宅的生活质量,做厕所的话会有臭味。
于是很多住宅的业主就打了投诉,还有的在网上投诉给街道办,那个厕所暂停了装修,被查封了。但是过了年后,那个地方又在装修,还占了一半的通道。
白珍中午下班,本来想从小区大门进来的,但是发现那里有拦着,园林工人在给小区的棕榈树剪枝,高空作业。她只能绕道走商铺过来住宅的小区大厅。
然而就在经过那个商铺装修的位置,看到了装修许可证写的咖啡厅用途。她告诉了黄忆。黄忆就在那个投诉的业主群里。白珍不参与这些事情。黄忆听说那里是咖啡厅,就在想占了一半位置拦起来装修的地方,会不会日后就是咖啡厅的外摆的区域?
白珍想着也是有可能的, 下午她看到那个投诉群里有人已经在投诉了,认为商铺占道装修,把原来的通道占了一半。其实白珍感觉这个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已经很正规了,总体来说她还是满意的。
只是有的业主要求比较高。这个小区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以前的开发商是港资的,卖完楼后过了几年 ,开发商倒闭重组了。现在商铺和地下停车位的产权还在开发商手里,已经转到了新重组的那家公司那里。
每个月商铺的租金和地下车库的管理费都是有大部分交给了这个开发商的公司。大家都怀疑那个破产重组是技术性操作。但是也没有实证,都是是多二十年前的骚操作了。
现在就变成了商铺和住宅是两家物业管理公司,而且不太搭架的公司。住宅的业主们认为这些经营所得,全体业主应该有分成的权利。
但是现在的开发商推辞说他们不清楚历史问题,他们也是重组的,当时的开发商留下了一堆烂账,他们用了多年才平账。他们还是亏本的。他们也展示了财务报表。在报表上确实是亏损的。
疫情这几年,商铺更是冷清,内铺基本都是空置50%,生意冷淡。街铺相对生意好一些,商家也稳定,多年来没有更换。
不过这些经营所得,都没有计入住宅所在的那家物业管理公司,而是重组的这家公司旗下的物业管理公司。两个物业管理公司没有关系。
很多住宅的业主都不能理解。他们认为这个小区一直不能组建业委会也是这个原因。由于商铺的面积好几层,占的比较大,这个重组的公司还算一个大的业主。他们这个小区有800多户业主,但是面积都不太大的房型。
加上小户型好出租,很多都是租户,业主不住这里,或者已经到内地及国外,业委会很难组建起来。大家就只能靠投诉来改善小区的居住环境和物业管理服务品质。
他们这个小区的物业管理是一家国企,一级资质的,还是比较优质的服务,但是也经常会被住户们投诉。
白珍感觉相比蓝月他们住的小区和自己惠州的另一套房的物业管理服务,服务的质量要好很多。这边基本事事有反馈,都是在半小时以内就会反馈。很快就解决了。
白梅在北京的小区是租住的,他们小区以前是一个大学的家属住宅区,现在多数都出租了。老破小的小区,物业管理基本就没有什么管理服务。她并不清楚好的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是什么样子的?
白珍在深圳也就住过两个小区,她也就是凭着自己的感受来体会。以前她也做过五六年房地产营销策划,对于住宅的物业管理服务条例还是清楚的。只是各家的物业公司有自己的服务特色的,有的就会服务细致一些,有的粗糙一些。有的会有特色化的服务,有的就大众化的服务。
但是还是差别挺大的。深圳的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多数还是可以的,毕竟深圳的服务行业的服务态度是全国比较好的,就算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别人也能给一点情绪价值。
内地的物业的管理服务很多是达不到这样的水准的。白珍他们惠州房子刚入伙的时候,她明显感觉到了差异。
当时周末过去,对于物业管理服务方面有需要解决的,如走廊的灰尘都积了一层厚厚的,和管家说了,管家说周末没有人上班,要周一才有人打扫。那里看来清洁工很久没有打扫过了。
估计就是清洁工偷懒,摸清楚哪层楼没有人住,打扫卫生时候就偷懒。他们那期住宅的物业管理费和她深圳的小区的管理费是一样的。都是一平方米2.8元的费用。但是服务内容真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白珍在深圳这个老小区,当年在福田中心区还是属于比较高端的住宅,服务还是比较好的。而惠州的这个住宅,虽然报备时候也说很高端,但是服务跟不上,那些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素质都是按1块多的物业费那种品质招聘和服务的。
这也是那个小区很多人不满的原因。在深圳住过小区的人,都会感觉出来明显差异。当时有次物业管家就和白珍说,他们工资很低,一个月2000元来块,没有加班费,导致周末业主们反馈的问题都要等到工作日才有人解决。
而这个小区很多业主都是来自深圳或者外地,一般要周末或者节假日才会回来。这就导致大家很多问题是不能及时解决的。
这些人就是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甚至还磨洋工,不想加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次,白珍他们的车从地下车库出去,他们当天才停进去三个小时不到,大概五块钱的停车费。那天是大年二十九,保安岗亭的保安人手不够,临时叫个电工来岗亭。那个电工居然对他们说让他们付现金或者现金,不要在线支付,而是付给他。
黄忆大怒,说要投诉他,那个人还很嚣张又鄙视地说:“你开宝马的,还不舍得给五块现金我,扫线上的就是给公司的。现金是我的加班费!”
黄忆就很生气,说要投诉,不给他钱。两人在那里吵起来。后面有几个车也想要出去,在等候。白珍见状,就说算了吧,这次先给他,之后再投诉。
随后黄忆付了费,让他给发票,出去停车场后,马上打电话投诉这个电工。也不知道这个电工之后有没有被处罚。
白珍现在越发觉得买房还是买深圳的,比较有价值,各方面来说还是深圳的房子性价比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