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徐国栋龇牙咧嘴,略带腼腆地道,“刚才,多亏你了。”不然他会伤的更重。
陈家兄弟下手可黑了。
悦然笑了笑,就不再说话了。
来到棉花地的另一头,徐国栋抬头看了看日头,正要回村,忽而想起自己拾的那小半袋红薯还扔在地里呢。
“夏冬至,我还有点事就不跟你一起回村了,你路上看到陈家兄弟了就躲着些,或者跟在大人后面走,知道了吗?”
“嗯。”
听到他说有事,悦然也想起自己的正事来,分开走正合她意。
徐国栋心里惦记着自己的红薯,也不知有没有被其他孩子捡走,一溜烟就跑远了。
悦然又闪进了棉花地,一通收收收,枝头朵朵盛开的棉花就凭空消失了。
现在是棉花的盛花期,为了完成棉站的任务,每个生产队都种了三四十亩的棉花,队里的女人们根本拾不过来。
秋收本来就累死了人,有人用鞭子在后面赶着还想偷会懒呢,更何况现在队长又不在,临时委任的队长也唬不住人。
女人们可不就懒散起来了。
今年大丰收,粮食产量比往年高,棉花开的也多,放眼望去一大片,看着都愁人。
拾棉花比收粮还累人,要一直低头弯腰抬胳膊的,一个女人撑死一天也就拾个四五十斤。
分到棉花地里的人本就少,干活也就没啥气氛,拾回去也是要交给棉站的,又不是给自家拾,还那么辛苦干啥。
女人们也就心安理得地磨起了洋工,往往拾一会就要歇上好半天,聚在一起说笑拉呱。
既然没人拾,悦然也就不客气地笑纳了。
秋天雨水又多,淋过雨棉花就会发黄,就算交去棉站也要被打回来。与其白瞎了这么好的棉花,不如她拾了算了。
悦然在这片地里走了一个来回,拾了三分之二就赶紧回家吃晌午饭了。
下午,她又去了其他另两个队地里拾了一趟。
还在挨着棉花地的河沟里,看到一堆丢掉的棉花,有些想不通这是什么操作,都拾了怎么还给扔掉了?
不由猜测是不是抬不回去了,这才给丢河沟里了。
悦然下去翻看了一下,上面的都挺干净的,一点不嫌弃地就都收进了空间。
拾完自家村里的,悦然又去了紧挨着他们村的外村棉花田,情形也跟他们村差不多。
大部分女人与孩子都在苞谷地里掰苞谷穗呢,棉花地里只有五六个女人带着半大的女娃在那里拾棉花,动作也是慢慢吞吞,不急不躁的。
悦然就跑到另一头去拾,拾了三分之二就收手了。
干完这一票,她就回自家队里帮着大人们一起收红薯了。
现在收的是春天种的,等霜降后又要收夏收后种的那批红薯了。
今年红薯产量比往年翻了一番,亩产三千多斤,但没有牲口与男劳力,红薯就要靠女人们一锄头一锄头地从土里刨出来,可费力气了。
女人在前面刨,老人与孩子们在后面捡的捡,擦片的擦片,收获的一大半红薯还要往回抬,这个是最累人的。
擦成片就摆在地里晾干了再收回去。
不过要是下雨了就惨了,全队老幼都要往地里赶来收,就算收回去了,不及时晾干水分,短短两三天就霉变了,要么赶紧吃掉,要么就只能喂猪了。
这段时间,二队的女人们一直在地里收红薯,再有四五亩地就收完了。
女人们感觉白天刨红薯,晚上吃过饭后再来地里往回运,又快又省事,就慢慢形成了一种惯例。
悦然上午在村里田间地头溜达,用空间收遗落在地里的各种粮食,半下午就来红薯地里帮忙。
“冬至,你去哪了,咋又这会才过来?”夏谷雨在牛桂花身后捡拾她刨出来的红薯,瞅见悦然凑过来,不由板起脸来教训她。
“我去捡豆子去了。”悦然趴在她耳畔小声如是说。
夏谷雨就不说话了,其实她心里也是清楚的,就是发发牢骚罢了。
主要是她觉得最近这段时间,小妹野的很,一不留神就跑得不见人影,她一直担心妹妹在外头被村里那些大孩子们欺负,抢了东西倒也罢了,要是被人揍了还得了。
好在现在粮食都归了公家,又吃大食堂,各家对粮食没那么看重,尤其眼下缺乏劳力,地里的庄稼都收不回呢,哪稀罕一个小屁孩捡的那点东西。
但小孩子抢东西是不会讲道理的,有的是为了好玩,有的单纯就是想欺负一下比自己更小的孩子,看他哭鼻子。
“村里的孩子,有没有人欺负你、抢你东西?”夏谷雨忍不住问悦然。
正在撅着屁股扯红薯藤的悦然,闻言脚下一滑,差点吃了一嘴土。
心说,她姐怎么这么神?
不过那都是上午的事了,要不是夏谷雨这话提醒了她,差不多都忘到九霄云外了。
主要是她一点亏没吃,还阴了想揍她的陈家兄弟一把,那俩门估计得在家里且将养一段日子呢,暂时没机会出来祸害别人。
想想就觉得忒痛快!
“你小心啊!”夏谷雨这个及时雨扶住脚下打滑的悦然,她才没脸朝下地摔进湿润的泥土里。
随即小大人似的探口气,一脸嫌弃地道,“行了,你力气小,这活不是你干的。你去帮着把擦好地瓜摆开,别在这里捣乱了。”
悦然也不坚持,利索地去一旁摆地瓜片去了,免得再听她姐的唠叨。
等到晚上了,她再大显神通,帮着女人们往回运红薯好了。
……
转眼就就到了霜降,可以收麦茬地里种的红薯了。
霜打过的红薯,特别甘甜,不管是煮着吃,还是晒成红薯干,都特别好吃。
悦然一边帮自己队里收红薯,一边去其他队地里捡粮食与柴火。
别的队里干活的人少了很多,稀稀拉拉的,地里的春地瓜还没收完就不管了,有的直接刨出来就丢在那里,也不往回运,更没工夫收新成熟的这一批地瓜了,甚至看都懒得看一眼。
女人们累的腰酸背痛,收一些粮食够食堂吃一阵的,就不想再受累了,反正收回去也是公家的,丰不丰收与她们关系不大。
懒散的很。
不收粮食了,就打起来别的主意来。
眼看着冬天要到了,家里人的棉袄与棉被里的棉絮都不保暖了。地里就有棉花,那还等什么呢,队里不给分,那她们就晚上自己偷摸去拾点回来好了。
现在村里领导都不在,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过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是人都有惰性,有私心,一旦上头没有人可以压制,人性中的这些弱点就会冒头。
今年二队的女人们就显得特别能干,事事当先,收庄稼一直走在了其他三个队前头。
这一点,令二队的女人们特别骄傲与自豪,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