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如果制服高亮这个活跃分子,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想到这些,李庆国开始采取行动。
为了树立他在87号院子中的地位,他非常用心去做准备。
毕竟,想要算计他人就必须知己知彼,深入了解对方的信息,了解越详尽越好。
不过李庆国也只是以前认识高亮,并不了解他的具体工作或其他情况,但这并没有难住他。
在南城区这一片,王大山也有不少熟人了。
一天,他外出散步时遇到了一个老相识。
对方见到他显得有些意外,但仍故作热情地打了招呼。
“老王啊,有空来看看?”
王大山看见他,眼中一亮。
这个姓李的人嘴巴快,喜欢闲聊,是个闻名的消息达人,简直就是个搜集信息的好对象!王大山笑着答道:
“老李,我最近是回来了,以后打算长住。”
老李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
他知道王大山搬回来未必是个好事,但好奇心还是压倒了一切:“你在外面不是有自己的住所,怎么突然又搬家了呢?”
“没有,我儿子回来没地方住,我只能给他们腾地方。”
王大山敷衍解释道。
“为人父母真不容易啊。”
老李虽然嘴上夸奖着,心里却不信。
谁不知道王大山是什么人?
除了他的大儿子,其他的孩子怎么可能舍得这么为父母考虑。
王大山也像是自嘲般感慨说:“当父母的,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嘛。”
“别扯远了,我现在搬到15号院了,你有空可以来喝杯茶。”
老李听闻先是一惊,随后点头道,“你们那院子的感情真好,怎么也分不开。”
“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啦。”
王大山随便附和。
他心中记着此行的目的,并不多聊就开始打听些事,老李倒是不忌讳什么,将各种内情都告诉他。
特别是关于张蒙的一些情况讲得非常详细。
得到需要的信息后,王大山满意离开。
对付张蒙这件事并不难办,干脆找光天帮忙宣扬张蒙与15号院住户的关系,特别是在张蒙上班的地方传播开去,给对方施加压力。
几天后,单位同事看向张蒙的目光都不太对,不少人还带上了口罩。
遇到领导时,组长特地带他到较为安静的地方说:
“张蒙同志,过两天组里有个出差任务,需要你去执行一下。”
张蒙一头雾水,“可是这任务不应该轮到我来做呀……”
“这是组里的统一安排,请务必配合。”
经过一番解释后,王大山这才发现,原来是厂里的同僚们担心住在“截胡院”
的自己染上坏习气。
为了不让名声进一步受损,张蒙决定寻求一个人的帮助。
想到林永春可能帮自己处理此事。
来到林永春家门前礼貌敲门后进去求教。
“林四叔,在家吧!”
门后传来回答:“进来吧。”
林永春听了事情后直接告诉他自己遭到了算计,建议他换个住处:“一旦名声坏了就再也挽回不了,还是尽早搬走吧。”
尽管张蒙心有不甘想要反击,却明白在时间精力上的悬殊劣势。
最后只能听从林永春意见:“林四叔说得对。”
临走前张蒙又问林永春何时收拾这些惹麻烦的邻居。
而此时,林永春表示自己已经有了准备:“只是时候未到。”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行动?”
张蒙追问道。
“时候成熟自然会见分晓。”
林永春深思地说。
“好的,谢谢您林四叔!”
张蒙带着些许安慰的心情离开了。
方志辉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对付他们并不容易。
上一次就是因为心急,反被算计,不得不来此地暂住。
等我对他们了解更深,还得等一个万无一失的好机会。”
“如果有什么能帮忙的,尽管说,我随叫随到。”
吴明认真地说道。
他的表情表明他不是客套,而是真心的。
方志辉很高兴有这样的帮手,连连点头。
有一个盟友确实是件好事。
第二天,吴明请了假,早早搬家。
邻居们都劝他留下来,说是走人后房子就会被人抢走云云。
但吴明白心里有数,跟邻居道别之后就开车走了。
见吴明搬走后,其他人面露忧色,他们意识到老住户越来越少,那些机灵的人已经开始考虑其他出路。
而此时,方志辉趁没人注意,去了李家。
“李大爷,刚才那家伙我已经打发走了,怎么样?”
他向李家主人报功。
李大鹏放下茶杯,不慌不忙:“放心吧!说好的,只要你能让一家搬出去,减你一个月房租。
我说话算话。”
“可是……”
方志辉显得有些纠结,“蒙子这么信任我,我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李大鹏正色答道:“蒙子这小伙子太善良了,不适合住这里。
早点让他远离这是非之地也算我为他好了。”
不知为何,李大鹏总觉得眼前的方志辉有着赵中海的身影。
晃了一下眼眸,大概是自己的错觉吧。
那个赵中海怕是再也没法出来了。
送走了方志辉,不久,院子中的另一个老人高大爷找上门来。
“李大爷,您这样做不地道呀!”
高大爷开门见山。
“我不道在哪里不地道呢?”
李大鹏不明所以。
“当初您不让我接手这活儿,现在倒给方志辉做了。”
李大鹏斜眼看着他:“他是新人总得给他点事儿锻炼锻炼吧?再说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是他告诉你的?”
“不用他告诉我,猜也能猜出来。”
高大爷得意地推了下眼镜,“昨晚看见蒙子进了方志辉的屋子,今天他就搬家,今天又特别找您聊天,这不是有猫腻才怪。”
听了这番话,以高大爷的心思和能力,猜出这件事也属正常。
李大鹏想了一会,便说:“好嘛,这个工作给你一份,只要你赶走一户人家就可以减半个月房租。”
“怎么这次只有半月啊?”
高大爷不解道。
上次明明是一个月!
“对于这么简单的差事,半月对您来说简直就是白捡的。
知足吧!”
李大鹏摆摆手示意他离开,“不要再打扰老人家休息了。”
高大爷想了想也觉得不错,于是兴高采烈地走了。
以为高大爷这一轮行动会迅速搞定,没想到半途杀出个程咬金。
高大爷还没出招,在院里计划策略的下午突然看到街道小陈带着一位中年女士来访。
“小陈,您后面这位是?”
小陈见到高大爷,显然态度比对院子里其他人好多了,因为他记得高家人虽然爱捣乱但从不做恶意勾当。
“这是我们新来的江主任。”
“江主任您好,这是我们的老居民阎老师。”
江主任礼貌地回应了几句,请高大爷通知院子里的住户集合。
刘海华听到消息立刻挨家挨户传达,包括王大鹏也不放过去。
等到大家到齐,江主任开口:“各位,在你们百忙之中打扰一下……可能大家都已有所耳闻,我们这里住的很多居民都来自原95号院。
当然我不是有意指责那边的住户,但这院的名声极差,对我们街道形象非常不利。
所以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开始,洗清过去的污名,让这里的声誉更上一层楼,这对于您个人、院里,乃至街道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江主任说完扫视了一遍大家,接着讲了更多具体细节。
其实,关于改善名誉这个问题,院子里的人也不是没有思考过。
毕竟生活条件改善,很多事情确实不用去做,专心搞好声名也有其必要性和好处。
但要真正做成,得看大家是否配合才行。
你想名声好,找人商量无异于透露自己的弱点。
一旦被人知道,下回就可能被对方利用。
所以院子里的人都不会轻易提及。
然而,如果某人真心希望改变,倒也并非不可能,毕竟这里是他的地方。
于是大家都在有意无意间看向那个人。
王大鹏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不对劲,笑着说:“你们看什么呢,江主任说得挺好,大家鼓掌吧。”
随即他率先鼓起掌来。
实际上截胡院对名声已经不太在意了,因为这里名声差,房租才便宜。
如果名声好了,王大鹏肯定要涨房租。
“啪啪啪……”
在王大鹏的带动下,大家都鼓起掌来。
老租户们也不得不附和,不鼓掌显得不给江主任面子。
刘海忠看到机会来了,上前道:“江主任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管理他们,让他们守规矩,不出事。”
江主任白了他一眼,心想你还是管好自己吧!她清楚得很,刘海忠也是这里的活跃分子之一。
无奈之下,她只想得到的是承诺,可这些人的反应却是虚以委蛇。
再次感慨这些人表面配合、实际圆滑的样子时,她感叹这里确实难对付,只能以后慢慢来。
她鼓励大家说:“希望大家坚持本心,不要学这里的人。”
然后又说了些鼓励的话后打算离开。
刘海忠急忙说道:“江主任慢走,我送您。”
江主任一走,老租户们仿佛吃了定心丸一样松了一口气,觉得有了江主任支持,截胡院的人或许会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