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后,郑逸独自一人站在宫殿外的台阶上,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官员府邸,神情略显凝重。
晚风拂过他的衣袍,带来一丝凉意,他缓缓攥紧了拳头。
他知道,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越大,越容易引起其他势力的嫉妒和抵制。
那些保守派官员,如今虽然暂时被他压制,但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他们会在暗中伺机而动,寻找一切机会给他制造麻烦,甚至可能不惜一切代价地破坏新制度的推行。
就在这时,一阵轻柔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郑逸循声望去,夏婉正缓缓向他走来。
她身穿一袭淡紫色的长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柔动人。
她走到郑逸面前,递给他一杯热茶,关切地问道:“怎么了?还在为朝堂上的事烦恼吗?”
郑逸接过茶杯,感受着掌心的温暖,眼神变得柔和起来。
他轻轻笑了笑,说道:“有你在,烦恼似乎也减轻了。”话音未落,不远处传来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呦,这不是我们大名鼎鼎的郑逸殿下吗?真是好大的威风啊!”
郑逸微微一愣,转头望去,只见一名蓄着短须的中年官员正站在不远处,眼神中带着明显的不屑。
郑逸淡然一笑,没有接话,却引起了夏婉的注意。
她微微皱眉,低声说道:“这人是魏保守官员,跟他少说为妙。”
郑逸点点头,拉着夏婉的手,缓步回到自己的书房。
书房内,烛光摇曳,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郑逸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眼神专注,眉头紧锁。
他深知,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必须谨慎应对。
手握更多的权力,意味着他需要更加小心地防范来自各方的嫉妒和抵制。
突然,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门被轻轻推开,一名亲信匆匆走进来,神色紧张地说道:“殿下,不好了,魏保守官员在暗中煽动一些民众对您不满,制造了不少舆论压力。”
郑逸眉头微皱,沉声道:“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想阻挠新制度的推行,我会冷静应对。”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窗外渐渐暗淡的天色,心中已有决断。
夏婉走上前,轻轻握住他的手,坚定地说道:“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郑逸感受到了她的支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微微一笑,转头看向她,眼中满是感激。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郑逸眉头微挑,沉声道:“进来。”
门再次被推开,一名学子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张纸,神色紧张。
他把纸递给郑逸,急切地说道:“殿下,这是……”
郑逸接过纸,目光扫过内容,面色瞬间凝重。他转头看向夏婉,”
夏婉眼神一亮,紧紧握住郑逸的手,坚定地说道:“没错,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
郑逸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决心的光芒。
他缓缓站起身,握紧了手中的纸,坚定地说道:“行动吧,我们绝不会让他们轻易得逞。”
夏婉点头,两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坚定与信任。
门外,一名学子低声问道:“殿下,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郑逸的目光扫过纸上的内容,那是魏保守官员们暗中散布的谣言,扭曲了他推行新制度的初衷,煽动着民众的不满。
他深吸一口气,“传令下去,”郑逸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让支持我们的学子和文人,立刻行动!”
次日,长安街头巷尾,开始出现另一番景象。
学子们慷慨激昂地讲述着新制度的优点,条条分明的解释,将新制度的精髓传递给民众。
文人们则用笔墨,描绘着新制度对国家和百姓的益处,将枯燥的政策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
原本对新制度持怀疑态度的民众,开始动摇了。
他们脸上的疑惑逐渐被理解所取代,眼神也由迷茫转向清明。
起初的窃窃私语,变成了热烈的讨论,赞同的声音越来越高。
郑逸站在高处,看着下方民众脸上的变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阳光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光辉,让他在这一刻显得更加自信。
他知道,这场舆论战,他们赢了。
然而,暗流涌动之下,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新制度的考核环节,保守官员们露出了他们的獠牙。
他们一个个面带奸笑,在考核中,他们设置了各种刁钻的难题,企图以此来阻挠新人才的选拔,以此否定新制度的价值。
郑逸站在考场外,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考核的进程。
他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正向他袭来。
这不仅仅是对新制度的挑战,更是对他的考验。
他必须稳住阵脚,冷静应对,绝不能让这些保守派官员得逞。
他挺直脊梁,眼神坚毅,在落日的余晖下,身影显得格外挺拔。
“殿下,他们好像又出了新的难题……”亲信低声禀报,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郑逸没有说话,只是缓缓地攥紧了拳头。
他望着考场内,那些眉头紧锁、奋笔疾书的学子,
“走,我们去看看。”郑逸说道,转身向考场走去,步履坚定。
“殿下,您可算是来了。”夏婉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郑逸微微侧头,看着夏婉,眼神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夏婉上前一步,手中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
“你看,他们这次又耍了新花招,要求…”她话没说完,就看到郑逸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握紧了手中的纸。
郑逸接过夏婉手中的纸,目光扫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那些保守官员自以为是的刁难,在他看来,不过是些雕虫小技。
他深吸一口气,将纸张递给身后的亲信,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传令下去,按照我之前拟定的补充方案执行。”
亲信接过纸张,如获至宝,立刻转身离去。
郑逸的目光再次回到考场,那些保守官员正得意洋洋地看着考生们抓耳挠腮,仿佛已经看到了郑逸的惨败。
他们脸上的笑容还未完全绽放,便僵在了那里。
随着郑逸的命令下达,考场上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原本困扰考生们的难题,在新的规则面前,变得迎刃而解。
考生们奋笔疾书,一个个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保守官员们的脸色却越发难看,额头冒出了冷汗,双手也微微颤抖。
他们原本以为的天罗地网,转眼间便被郑逸轻松破解。
郑逸看着那些保守官员错愕的表情,心中感到一阵痛快。
他微微一笑,如春风拂过大地,瞬间驱散了笼罩在考场上的阴霾。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
他挺直脊梁,夏婉站在郑逸身旁,一双灵动的眼眸中充满了赞赏。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她看着郑逸,她的智慧与郑逸的果敢相得益彰,两人之间的默契与信任,让他们能够携手面对一切挑战。
郑逸感受到了夏婉的目光,转头看向她,他轻轻握住夏婉的手,无言的信任与爱意在两人之间流淌。
“殿下,一切都已按照您的计划执行。”亲信快步走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郑逸点点头,望向那些保守官员,他们脸上的得意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与不安。
他缓缓走到考场中央,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诸位,新制度的推行,是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为我大唐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任何试图阻挠新制度的行径,都将被历史所唾弃。”他语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令在场众人无不感到心潮澎湃。
他知道,他的每一步都走的稳健而有力,而所有的阻碍,都将被他一一踏平。
“殿下,这次真是太精彩了!”夏婉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打破了周围的沉寂。
郑逸看向她,嘴角微微上扬,刚要开口,却被一个急促的声音打断。
“殿下,陛下召见!”
金銮殿上,高皇帝端坐龙椅,看着下方恭敬站立的郑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缓缓开口,声音洪亮而威严:“郑逸,你做的很好!朕没有看错你。”
郑逸连忙躬身行礼,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谢陛下夸赞,臣定当竭尽全力,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是对他努力的认可,也是对他价值的肯定。
金銮殿的金砖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郑逸的脸庞,更照亮了他心中那份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
“朕决定,将新制度推广到全国范围!”高皇帝的声音掷地有声,回荡在大殿之中,久久不息。
郑逸心中一震,一股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他仿佛看到了,新制度在全国各地推行,为大唐带来新的活力,为百姓带来新的希望。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荣耀的时刻,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自豪。
退朝后,郑逸独自一人站在宫殿前,望着远处广阔的国土,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全国范围的推广,必然会面临更多更复杂的挑战。
但他并不畏惧,因为他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着为国为民的决心。
“殿下,”夏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担忧,“接下来,您打算怎么做?”
郑逸转头看向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