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呢。
与其说是不爱吃辣,准确来说是吃不了太辣。
谢锦南在烧火。
锦绣让他去后院拔两根萝卜回来。
扭开头部叶子,洗干净泥土,削皮切成薄片,放入一点盐腌出水分,加点酱油醋、少许白糖,和切成碎段的干辣椒拌均匀。
又做了雷公菜汤。
她还买了皮蛋回来,加两只进去,一只皮蛋切成四瓣,菜汤味道越发鲜美了。
谢锦南去田里叫人。
菜已摆好,白米饭也装满了,
除去刚开始那几天,家里已有大半个多月没吃过白米饭。
久违了!
自从锦绣来到谢家,伙食无论是味道上还是菜式上都直线上升。
个个都胖了好几斤。
五花肉甜而不腻,搭配清爽可口的凉拌萝卜和菜汤。
下地的几人吃得狼吞虎咽。
谢锦南吃饭还算优雅,他夹一块五花肉到锦绣碗里。
“多吃点,下午还有得忙。”
锦绣抬头,嫣灿一笑,舔了舔嘴角,吃了五花肉的小嘴儿油滑亮亮的,看起来丰满诱人。
谢锦南面红心跳,喉结忍不住上下滚落。
连忙低头佯装扒饭,掩盖异样。
吃完午饭。
休息半个时辰,下午继续到田里奋战。
按照这个速度。
大概三天就能插完。
到了晚上。
锦绣舀一斤玉米面,混合半斤白面烙饼子,外加一锅糙米粥和清炒菠菜。
吃完晚饭。
锦绣照例在屋檐下给田婆子揉腰。
等她按累了,轮到田婆子替她按,舒服得锦绣直哼哼。
“没想到,奶按摩的手势还挺好。”
田婆子挑了挑眉,“自然,有时候你爹没空,空闲时间我也没少替你娘按。”
锦绣立马转身抱着田婆子夸道。
“奶是这世上最好的婆母,也是最好的奶奶,我一定会好好孝顺奶的。”
田婆子笑成一朵花儿,刻满皱眉的眼角眯起。
“看小嘴甜的,就会哄奶开心。”
锦绣喜笑颜开,“小嘴甜,奶心里也甜。”
李秀红躺在床上,听着院子里传来和谐欢乐的笑声,又看了一眼床边任劳任怨,替她换尿垫的谢长生,心里平静又柔软。
她何德何能,嫁到谢家,还遇到不离不弃的丈夫。
就算死也无憾了!
谢锦南从外面回来,左手还抱着一扎益母草,“在聊什么,这么开心?”
锦绣眼神一亮,站起身走过去。
“相公,原来你去找益母草了。”
目光不自觉落在那张丰满小嘴上,心口又是一阵砰跳。
谢锦南不自在地移开目光。
“给你泡脚的,今天...辛苦你了。”
“怎么啦,不舒服?”
她踮起脚,伸手覆在他额上,近在咫尺较之前圆润白了许多的脸蛋,看着小嘴一张一合,谢锦南什么都没听到,只看到无声邀请..
“嘶,还真有些烫,发烧了吗?”
俊脸染上绯红,拉下她小手,轻咳一声,“没事,摘益母草给热的。”
锦绣连连点头,“辛苦了。”
“哟哟哟,果真女娃子才是贴心小棉袄,我孙媳妇刚才还说要好好孝顺奶呢,哪像孙子,娶了媳妇忘了奶咯,益母草没我份。哎呀,我的老腰老寒腿,疼疼疼。”
田婆子故作伤心道。
锦绣捂嘴偷笑。
薄红褪去,谢锦南无奈地看着戏精奶奶。
“益母草不适合奶泡,我给你煮些生姜水,去湿气的。”
田婆子稀奇地睁大眼,“呀,我乖孙什么时候懂药理了?”
“书上看到的。”
谢锦南简短解释一句,抱着益母草回灶间。
今日一家子都下地,总不能只有他闲着。
右边陶罐烧着洗澡水。
他另起一锅熬生姜水。
右手臂好得差不多,只是不能干太重的活儿,烧个火完全没问题。
烧好生姜水。
让三个长辈一人打了一盆泡脚。
锦绣的生姜水里还放了益母草,折断后放入温水中。
泡到微微出汗,睡觉特别香。
第二天。
精神满满继续下田。
预想三天才能插完秧苗。
结果不到两天半就插完了。
多亏林婆子家人多,忙活完自家,谢大金谢二金也来这边帮忙了。
谷雨。
二十四节气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结束。
到了这天,村里人家忙活得七七八八了。
‘雨生百谷’。
秧苗初插、最需要雨的滋润,雨水量充足,谷子才能茁壮成长。
看着绵绵夏雨。
村人又喜又忧。
既怕它不下,又怕它下个不停,淹死禾苗。
忙活完田地。
锦绣终于有时间,开始她的生意大业了。
说是大业。
其实就是做豆腐。
这日。
晚饭。
锦绣放下吃了一半的碗筷。
“爷奶,我想做豆腐到镇上卖,你们看可行么?”
谢老头吃惊道:“你会做豆腐?”
“嗯,我们村里一个孤寡婆婆会做豆腐,以前我去她家玩,她做豆腐也没避着我,所以我知道方法,但从没尝试过。”
田婆子却有些担忧,“要不下次回去,让你爹娘做。”
未嫁前从娘家带来的手艺,若是被亲家知道,丫头有方子也不帮衬娘家,反而便宜夫家,因此和女儿会生了嫌隙。
那就罪过了!
谢老头也是这个意思,“你奶说得对,这营生让你爹娘来。”
胸口一阵暖流翻涌,“爷奶,我知道你们为我着想,我就直说了,我不止会做豆腐,到时我会教他们做另一个挣钱的营生,你们不用担心。”
“说句老实的,我爹娘和二房关系不太愉快,当时没教,只因黎家没分家,我不想便宜二房。”
黎家的情况,卢媒婆和田婆子说过一些。
听到她这么说。
倒也理解了。
当即拍板,“那成,家里大把的黄豆,你尽管拿去折腾,折腾好了,是一个挣钱营生,折腾不好,也没关系,这点黄豆家里还是损耗得起。”
“奶放心,我有信心,一定会成功。”
说干就干。
晚饭过后。
锦绣看着田婆子从仓库扛出一袋黄豆。
“奶,不用这么多,先做两斤试试。”
“行,你看着办。”
锦绣舀出两斤黄豆浸泡。
浸泡一夜就能磨豆浆了。
村里有两口石磨。
村长家一口。
另一口村里人共同掏钱建的,属于公家,位置在晒谷场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