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戴着防毒面具,小心翼翼地进入石门,门后的通道昏暗且狭窄,墙壁上渗出的水渍在微光下闪烁,散发着一股陈旧的霉味。
前行没多久,通道陡然变宽,一座巨大的石台出现在眼前,台上摆放着一尊造型奇特的青铜鼎。鼎身刻满了蟠螭纹,纹路繁复且精美,鼎耳上还铸有类似飞鸟的装饰,栩栩如生。
老胡眼睛瞬间放光,凑近仔细端详,嘴里念念有词:“这可真是个好东西!瞧这鼎的形制,典型的汉代风格,而且这蟠螭纹雕刻得如此细腻,线条流畅,层次分明,绝非一般工匠所能为。这飞鸟装饰,在汉代青铜器里也较为少见,或许象征着墓主人对升仙的向往,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正说着,叶小孤却眉头紧锁,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先别忙着高兴,这地方太安静,安静得不正常。汉代古墓里,但凡有珍贵文物的地方,必定设有重重机关。” 他绕着石台踱步,目光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突然在石台底部发现了一圈极细的凹槽,凹槽里似乎有液体流动。
“不好,这是水银机关。” 叶小孤脸色凝重,“汉代贵族为防盗墓,常将水银灌注于墓室机关中。一旦触发,这水银便会迅速蔓延,不仅剧毒无比,还可能引发其他连锁机关。” 他蹲下身子,试图寻找机关的控制节点,手中的工具在凹槽边缘轻轻触碰,凭借着对古代机关的深入了解,试图找出破解之法。
此时,何静在一旁发现了墙壁上的几处小孔,她凭借南派盗墓积累的经验推测道:“这些小孔可能与机关有关,南派曾有记载,通过往特定小孔中注入特定物质,能干扰机关运行。但这里的小孔如此之多,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注什么、注哪儿。”
我在周围搜索,发现了一块刻着模糊图案的石板,图案似乎是某种祭祀场景,人们围绕着青铜鼎进行仪式,手中拿着奇怪的容器。
老胡凑过来,仔细研究后说:“这容器看着像汉代用来盛酒的尊,或许暗示着要用酒来破解机关。可这古墓里,上哪儿找酒去?”
话音刚落,沈小玲喊道:“看,那边有个陶制罐子!”
我们急忙跑过去,发现一个半埋在土里的陶罐,小心翼翼地挖出后,打开罐盖,一股刺鼻的气味传来,虽然经过千年,里面的液体仍有酒的气息。
老胡兴奋地说:“说不定这就是关键!汉代祭祀常用酒,也许把这酒倒入小孔,能破解机关。” 叶小孤思考片刻,指着其中几个小孔说:“从墙壁的纹理和机关布局来看,先倒这几个试试。”
我们将陶罐中的酒缓缓倒入叶小孤指定的小孔,刚倒完,就听到一阵轻微的 “咔咔” 声,石台底部的水银流动速度明显减缓。
叶小孤眼疾手快,看到水银依然在缓缓流动后,他毫不犹豫地改变了注入小孔的位置。只见他双手稳定而又迅速地操作着,让更多的美酒如涓涓细流般精准地流入那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孔之中。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越来越多的酒液进入到小孔里,与其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反应。终于,令人欣喜若狂的一幕出现了——原本还在流动的水银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停滞不前。
这一刻,所有人都不禁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紧张的心情也稍稍得到了缓解。大家互相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即将揭开谜底的兴奋。
于是乎,我们小心翼翼地迈动脚步,朝着那神秘的青铜鼎慢慢靠近,想要一睹其真容并探寻其中隐藏的秘密。然而,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只听得一阵沉闷的轰鸣声从脚下传来,紧接着整个墓室的地面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头顶上方更是不断有石块松动掉落的声音响起,仿佛下一刻这座古老的墓室就会彻底崩塌。
“完了完了,卧槽,这下可麻烦大了!肯定是刚才又不小心触发了什么更厉害的机关啊,这墓室眼看就要塌掉啦!”老胡此时变得惊慌失措起来,脸色煞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