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吧。”道长神色平静,目光中却隐隐透着一丝往昔的追忆,缓缓说道。那语调,仿佛裹挟着岁月的尘埃,轻柔却又厚重。
道童正蹲在一旁,专心致志地摆弄着地上的几颗石子,听闻此言,像是被点燃的小炮仗,瞬间来了精神。他一蹦而起,双眼瞪得溜圆,满是好奇与兴奋,迫不及待地问道:“师尊,你说安王的立冠之宴席大?”道童脑海中,已然开始勾勒那盛大宴会的模样,珍馐美馔摆满长桌,华服贵客穿梭其中,热闹非凡。
道长微微俯身,抬手轻轻抚过道童的头顶,那掌心的温度,带着无尽的宠溺。他望着道童,嘴角上扬,绽出一抹温和的笑意,恰似春日暖阳,暖人心扉。“大,大得很。”道长的声音不疾不徐,仿佛在描述一场世间少有的盛景,“宴席上,四方宾客云集,宫中的珍馐佳肴流水般呈上,歌舞升平,鼓乐喧天,那场面,定是你从未见过的热闹。”
道童听得入神,小嘴巴不自觉地张成了“o”形,眼中闪烁着熠熠光芒,满是憧憬与向往。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神色紧张又疑惑,目光紧紧锁住道长,问道:“师尊,我们不去参加安王的立冠之礼?”
道长微微一怔,笑容从脸上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难以察觉的落寞。他直起身子,望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山雾缭绕,恰似他此刻纷乱的思绪。许久,他长叹一口气,那叹息声里,满是无奈与纠结。
“孩子,有些过往,为师还未能释怀。”道长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被岁月的车轮反复碾压过,“安王的立冠之礼,是他人生的重要时刻,本应前去祝贺。可为师……”他的话语戛然而止,像是被什么哽住了喉咙。
道童似懂非懂,小手扯着道长的衣角,轻轻摇晃:“师尊,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您要是不想去,那咱们就不去。可您别不开心呀。”
道长看着道童天真无邪的模样,心中一暖,抬手揉了揉道童的脑袋:“傻孩子,你放心,师尊只是需要些时间。等为师想明白了,定会带你下山,去见识这世间的繁华。”
道童重重点头,脸上又露出灿烂的笑容:“好呀,师尊,我等您。那咱们就在这山上,好好修行,等以后有机会,去看更大的世界。”
道长望着道童,眼中满是欣慰。他深知,在这深山古寺中,与道童相伴的日子,简单却珍贵。可过往的记忆如影随形,那些愧疚与自责,始终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孩子,去把今天的经文再诵读一遍吧。”道长轻声说道,想要借经文平复内心的波澜。
道童乖巧地应了一声,转身走进道观。不一会儿,清脆稚嫩的诵经声悠悠传来,在山林间回荡。道长伫立在原地,听着那诵经声,思绪却飘得很远很远。
他想起与自己的过往,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热血与豪情在心中翻涌。可如今,时过境迁,他已不再是当年的自己。安王的立冠之礼,对他而言,或许是一个重新面对过去的契机,可他还没有足够的勇气。
道长暗自思忖,自己是否能放下执念,去拥抱新的开始。他知道,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都将影响他和道童,以及与安王之间的未来。
楚启安冒着瓢泼大雨,一路疾驰赶回了安王府。雨水湿透了他的衣裳,但他毫不在意,心中只想着尽快回到府中处理事务。
待他踏入王府大门后,便直奔自己的房间,迅速换下了那身湿漉漉的衣物,穿上了干净整洁的常服。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推开,谢晓语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了进来。她面带微笑地看着楚启安,轻声说道:“小安哥哥,所有的宴席材料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啦。这次筹备工作可真是不容易呢!整个流程算下来,一共花费了十万八千六百四十二两白银哦。这其中有七万五千四百三十六两白银,是由太娘娘和皇后娘娘从她们的私人库房里拿出来的;而剩下的三万三千二百零六两,则是由咱们安王府承担的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会出现任何差池,皇上特意调派了禁军的两位副统领,另外还有六位参领,共同率领着整整一千五百名禁军前来护卫我们安王府呢。不仅如此,明天皇城的日常巡查力度也增加了三倍之多。而且听我父亲说呀,皇城明日将会进入二级战备状态呢。”
楚启安听着谢晓语的汇报,微微皱眉,“虽说是立冠之礼,但如此兴师动众,会不会太过张扬?”谢晓语走到他身边,笑着说:“小安哥哥,这可是关乎你日后前程的大事,自然要隆重些。况且各方势力都盯着呢,马虎不得。”楚启安轻轻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山上,道长在道童诵读完经文后,叫他过来。“孩子,为师想通了,过去之事不可追,人总是要向前看。”道童眼睛一亮,“那我们可以下山去参加安王立冠之礼啦?”道长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