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军一下车滚滚热浪就扑面而来,感觉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比老家热太多了。包裹他的还有发小的热情。
早早就候在这里迎接他的冬子欣喜地喊着“军子”跑过来就一把搂住他肩膀,也不顾自己一身的汗津津开心地和志军勾肩搭背像小时候一样亲兄弟般的亲密无间。
冬子穿着短袖t恤,胳膊和脸都晒得黢黑,甚至微微泛红,典型的户外劳动人员的皮肤;衣服下摆扎在裤腰里,一条油光锃亮的真皮皮带束在不堪一握的腰间;倒是裤子笔挺,衬得本就精瘦的体型挺拔而精神;一双精明的单眼皮细长的眼睛闪烁着自信的光,却又显示他与底层牛马一样任劳任怨的建筑工人不一样;配着皮带袢上挂着的bp机,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典型的民工小工头形象。
在那个时候腰挂传呼机的人有两种,一种确实是工作需要联系业务用,一种是二杆子买来装b撑门面的。毕竟按那时候普遍三四百的工资水平于普通打工人来说呼机不便宜,论分秒计费的话费也不便宜,属于买得起也消费不起的玩意,不能产生利润买来就是个不实用的高档玩具,就和又穷又虚荣的女人的名牌包包一样,没准包里只装着卫生纸和卫生巾,两个字,装阔,臭显摆!真正有钱人手上拿着砖头一样的“大哥大”。
当然,也有更二的二杆子砸锅卖铁卖雪也要花高价买一部“大哥大”,只为拿在手上拽拽的招摇过市人人侧目的膨胀的虚荣心。背地里却在肚子饿了的时候装腔作势到路边摊喝一块一碗的加了明矾的稀饭,大勺挖免费的咸菜。左手不忘拿着“大哥大”搁在桌面高高举起生怕别人看不到,故意大声夸老板的稀饭好喝,大餐吃多了就要这稀饭刮一下油腻。至于他肚里有没有二两油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羡慕的视线落在“大哥大”上落在自己身上。
到两千年左右,手机上市流行起来,呼机烂大街价格也下来了,还有以前买不起的打工仔买来玩玩,更有信息落后的农村人当接盘侠,又割了最后一批韭菜。直到传呼机完全被手机淘汰退出历史舞台。
冬子买呼机是因为接了个工程召集了几个老乡在工地做木工支模,又要随时和大工头联系,必要的装备不能没有。之前收到志军的传呼,回电话得知志军要出来做两个月暑假工,开心极了。志军走之前把呼机给孬蛋了,他们在家联系活也不能没有通讯工具。
志军和冬子是从穿开裆裤就在一起玩的好朋友。冬子在外闯荡多年,眼睁睁看着志军在家乡的土地上摸爬滚打走不了。还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就他和中途回去的孬蛋三人。觉得他们三人做搬运那么辛苦工资还不如外面做建筑。但是谁不想没有后顾之忧的在外面挣钱呢?现在志军来了,虽说是只做两个月,冬子想到时候想法留下志军一起干,等他做熟练了就让他带班。在外一个月相当于家里做工几个月,也比种一年庄稼强啊!
他向志军打听着家里的情况,志军问着外面的情况。
“工地辛苦是辛苦但自由自在,比进厂强,唯一的不好就是不好要钱。”
“就是爱拖,还是能拿到的。”冬子怕吓着志军急忙跟了句。他十六岁就跟着老乡的队伍转战在各个大大小小的工地,见多识广,早就混成了老油条。由最初的小工熬到大工到自己接活手下有几个人的小工头。冬子在志军眼里是个能干人儿。
志军看了冬子一眼擂了他一拳,“瘦猴,咋长不胖呢?”
冬子从小就精瘦,俗称“铁骨人。”“瘦是瘦,有肌肉,”说着冬子举起胳膊捏紧拳头露出肱二头肌在志军眼前得意的炫耀,“我们搞建筑的人靠的就是臂力。信不信我能把你扛起来?”说着就要动手。志军迅速躲闪,好哥俩哈哈打闹着,就像小时候那样亲密无间。
热得汗流浃背的俩人不由得怀念起村里的水塘来,又一起沉浸在儿时夏天光屁股在水塘里“狗刨式”游泳的快乐。不禁感叹,一晃那些快乐时光就成了记忆里发黄的影像。人未老,心已沧桑。
这时冬子腰间的传呼机欢快地响起来,冬子赶快在路边的公用电话亭回过去。他对着话筒生气地吼着交待着什么,然后啪挂了。
志军笑他,“温柔点,小心吓跑媳妇儿”。冬子哈哈大笑,“不凶不行,有的人是骡子变的,服重不服轻!”
冬子带着志军往站外走去,找了个店面整洁的小饭馆吃了饭。倒公交,穿小巷,七弯八拐终于到了一个在建工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