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谢宝庆的脸上顿时泛起一丝尴尬的红晕,就像一个被拆穿了小把戏的孩子。
他张了张嘴,想要解释,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寨主,哦,不对,是谢连长这么多年一直秉持着不抢百姓、劫富济贫的原则。”
一名黑云寨的成员赶忙站出来为谢宝庆打抱不平,“能够攒下这么多都是谢连长省吃俭用剩下来的。
咱们平日里劫富济贫,把大部分财物都分给了穷苦百姓,所以才攒下这么些。”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谢宝庆的敬佩和维护。
“谢连长,不好意思。” 一连长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不妥,连忙道歉。
他没想到谢宝庆竟然是这样一个有原则的人,心中不禁对他多了几分敬意。
谢宝庆摇了摇头,表示并不介意。
而尖刀营的战士们听到这些话后,看向谢宝庆的眼神彻底变了。
在这个战火纷飞、人心惶惶的乱世之中,像谢宝庆这样有原则、不抢穷苦人家的土匪实在是太少了。
他们原本以为,土匪都是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坏人,可没想到谢宝庆竟然如此与众不同。
众人的心中不禁对他生出一丝敬佩之情,这种敬佩之情迅速在队伍中蔓延开来。
如果说刚刚大家为谢宝庆等人加入尖刀营开心,更多是因为韩立的决定,那么现在,得知谢宝庆是一个有 “原则” 的土匪后,战士们开始真心实意地接受他。
他们不再把谢宝庆和黑云寨的兄弟们当成外人,而是真正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战友。
谢宝庆自然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的心里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和温暖。
这种被接纳、被认可的感觉,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加入尖刀营的决心。
他早就听闻八路军一心为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今日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韩立明明有实力将黑云寨一举全歼,却选择接纳他们,还让自己担任尖刀营的连长。
原来,韩立看中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武力,更是他们的为人和原则。
想到这里,谢宝庆的心中除了感动,还多了一份对韩立的敬佩和感激。
“走吧,带着兄弟们一起回平安县城!” 韩立似乎看出了谢宝庆的震惊与感慨,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地说道。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信任,让谢宝庆感到无比安心。
谢宝庆重重地点了点头,大声喊道:“兄弟们,出发!咱们回平安县城!”
随即,大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着平安县城的方向进发。
战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仿佛一支即将奔赴战场的铁军。
一路上,韩立一边带领着尖刀营和黑云寨收编的战士们行军,一边耐心地训练他们的侦查能力。
他亲自示范,讲解各种侦查技巧和注意事项,从如何观察地形、识别敌人的踪迹,到如何巧妙地隐藏自己、传递情报,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遇到一些为非作歹的山匪和鱼肉乡里的地主恶霸,韩立也绝不手软,他带领着战士们迅速出击,将这些恶势力一网打尽。
在战斗中,韩立充分展现出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智慧,他的指挥如臂使指,让战士们紧密配合,每一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谢宝庆和黑云寨的战士们对韩立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管是侦查技巧,还是战术素养,韩立所传授的知识和方法,都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他们不禁暗自感叹,如果早一点学到这些,黑云寨又怎会只有现在这点规模呢?
他们仿佛在黑暗中摸索了许久,终于找到了那盏照亮前行道路的明灯。
谢宝庆看着年轻却充满智慧与力量的韩立,终于明白,为什么韩立能带领尖刀营屡屡创造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战绩。
韩立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指挥,都充满了智慧和勇气。
他不仅关心战士们的战斗能力,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
在他的带领下,尖刀营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一个战士都充满了斗志和凝聚力。
同时,谢宝庆也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跟着韩立这样的人,还愁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吗?
他坚信,加入尖刀营,或许是自己这辈子做过最明智的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立带着尖刀营的战士们顺利回到了平安县城。
看着眼前繁华热闹的县城,刚加入尖刀营的战士们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
这么多年,他们一直龟缩在黑云寨中,很少有机会进入县城。
毕竟,县城是小鬼子曾经盘踞的地盘,戒备森严,危险重重。
如今来到平安县城,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新鲜和兴奋。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的集市,整齐的房屋,都让他们目不暇接。
而谢宝庆看着平安县城里安居乐业的百姓,脸上则露出了感慨的神色。
他深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想要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可他没想到,新一团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平安县城建设得如此繁荣昌盛,百姓们生活得如此幸福。
街道上,孩子们嬉笑玩耍,老人们悠闲地晒太阳,商人们热情地招揽生意,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他的眼神中满是敬佩,望向韩立,他心里清楚,平安县城能有如今的景象,韩立必定功不可没。
谢宝庆一行人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站在新一团驻扎地的入口,眼睛瞪得溜圆,满是震撼与惊愕。
他们的视线在四周来回扫视,似乎怎么也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
若不是那些穿梭忙碌的战士们身着八路军标志性的粗布军装,他们真会笃定自己是稀里糊涂地闯进了某个精锐嫡系部队的驻地。
“这真的是八路军的根据地?” 谢宝庆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不可思议。
在他的认知里,八路军一直是在艰难困苦中求生存,靠着小米加步枪与敌人周旋,可眼前这一幕,完全颠覆了他以往的认知。
“八路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富有了?
就算是成功收复了平安县城和河源县城,短短时间内,也不该有这般天翻地覆的变化吧?”
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 “川” 字,满心疑惑。
放眼望去,新一团的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人手一把锃亮的三八大盖,枪身反射着冷冽的光,彰显着队伍的精气神。
再看院子里,各式各样的重型武器整齐排列,像威风凛凛的卫士。
那些武器造型独特,有的体型庞大,有的构造精巧复杂,其中一些,谢宝庆别说亲眼见过,就连听都未曾听说过。
此刻,谢宝庆内心的谜团彻底解开了。
他想起在黑云寨时,自己得意洋洋地搬出积攒多年的全部资产,本以为能让尖刀营的战士们眼前一亮,可他们却只是礼貌性地扫了一眼,便没了下文。
如今一比,自己那点家底,和眼前新一团的富足相比,简直如同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连小巫见大巫都算不上,压根儿就不值一提。
韩立带着尖刀营和黑云寨战士们刚踏入平安县城,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到了李云龙等人的耳中。
李云龙听闻,眼睛瞬间亮得像夜空中闪烁的寒星,他猛地把手中的烟枪往桌上一放,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走,咱去迎接韩兄弟!”
当李云龙看到韩立的队伍时,脸上的笑容瞬间绽放开来,那笑容灿烂得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阴霾,连眼角的皱纹都透着喜悦。
他不仅看到了堆积如山、琳琅满目的物资,还瞧见了跟在队伍后面的一群新兵。
李云龙久经沙场,眼光如炬,只一眼,便敏锐地察觉到这些 “新兵” 身上散发着一股特殊的气息 —— 那是经历过生死考验、见过血的人才有的沉稳与坚毅。
他心里清楚,这样的新兵稍加训练,便能迅速成长为战场上的得力干将,新一团的实力必将迎来一次飞跃式的提升。
“韩兄弟,你可算回来了!” 李云龙大笑着,脚下生风般大步向前,那声音高亢激昂,仿佛能穿透云霄,震得人耳鼓嗡嗡作响。
“团长,幸不辱命,这次外出收获颇丰。” 韩立笑着回应,脸上洋溢着自信与自豪。
随后,他侧身,伸手向谢宝庆的方向一指,介绍道:“这位是黑云寨大当家的谢宝庆,如今自愿加入我们新一团,现在担任尖刀营的连长。”
李云龙一听,眼睛顿时亮得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
作为新一团的团长,他对周边势力的情况也有了解。
黑云寨的信息,他之前收集整理过。
他深知,谢宝庆和那些只知道打家劫舍、浑浑噩噩的普通土匪截然不同。
他身上有着一股难能可贵的侠义之气和果敢决断的领导风范,在这乱世之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其实,李云龙并非没有动过招安谢宝庆的念头。
早在之前,他就曾在脑海中反复盘算过此事。
但无奈最近这段时间,新一团事务繁杂,千头万绪,他整日忙得焦头烂额,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
没想到,韩立此次外出,竟然如此干脆利落地就把谢宝庆给招安了。
这对李云龙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惊喜。
“团长好!我是谢宝庆!”
谢宝庆站得笔直,虽然军礼敬得不太标准,但那认真的神情和坚定的目光,让人感受到他的诚意。
“哈哈哈!好!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李云龙爽朗地大笑起来,笑声回荡在整个院子里。
他走上前,用力地拍了拍谢宝庆的肩膀,继续说道。
“尖刀营可是我新一团的王牌之师,是咱们团的宝贝疙瘩,你跟着韩营长,可要好好干,别给咱王牌部队丢脸!”
“团长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团长和营长的期望!”
谢宝庆胸脯挺得高高的,中气十足地回应道,声音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听到他的回答,李云龙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不住地点头,眼中满是欣赏。
而一旁的孔捷等人看到谢宝庆后,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羡慕之色。
他们和李云龙一样,对谢宝庆的情况有所耳闻,也深知谢宝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如今谢宝庆被新一团纳入麾下,他们虽然心里羡慕得紧,但又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毕竟是韩立出面,以韩立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卓越军事才能和独特人格魅力,谢宝庆没有理由不被吸引,没有理由不加入尖刀营。
他们甚至暗自心想,如果不是碍于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也想加入韩立的尖刀营,和韩立并肩作战,在战场上尽情挥洒热血。
回想起和韩立并肩作战的经历,众人对他的军事才能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
尤其是在拿下河源县城、平安县城以及重创小鬼子精英旅团的那几场战斗中,他们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一切都进行得那么顺利,那么轻松。
以往打仗,总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历经艰难险阻,可跟着韩立,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
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形容那种感觉,那就是 “爽”!
这种爽,不仅仅是战斗胜利的喜悦,更是对韩立军事指挥才能的由衷赞叹。
“团长,这些是谢连长这么多年的积蓄,全都给咱们新一团带来了。”
韩立笑着对李云龙说道,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虽说新一团如今家大业大,物资储备丰富,十分富有,但谁又会嫌弃钱太多呢?
况且随着新一团不断招募新兵,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吃饭、需要装备、需要训练。
所以,当李云龙看到谢宝庆带来的积蓄时,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