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城开口为不死川辩护之后,山本御人便一直观察着学籍裁判场上的局势。
罗素、北鸣忍,以及小城智树和不死川正一,几人所纠结、讨论的最热烈的证据点便在于,“主动揭露密道”、“红墨水延时装置”和“两次目睹红衣女”点之上。
罗素指出,不死川正一主动揭露密道,是因为在不知道密道存在的情况下,红墨水延时装置就不会被人知晓,则凶手只能亲自前往女温泉池倒墨水,而在森花检查时,女温泉池并无异样,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凶手只可能锁定在不死川正一身上,所以不死川正一才需要让所有人知道密道的存在。
而北鸣忍后续为罗素补充上的逻辑,则是不死川之所以留在现场,是为了利用延时装置,做出“凶手做了不在场证明”,由此来减轻自己的嫌疑。而不死川两次目睹红衣女,第一次是为了开启密道做铺垫,第二次是为了给自己停留在水疗中心门口的理由。
所以,按照两人的逻辑,不死川正一作案后,利用红墨水延时装置,然后故意停留在现场,将凶手嫁祸给出事时并不在现场的其他人,由此来减轻自己的嫌疑。而要让所有人知道红墨水延时装置,就需要开启密道,因此不死川正一才会说出“目睹两次红衣女”的证词。
这个推论,光看逻辑,是合理的。
但这是一条脱离现实的理论,基本上没有凶手,会采取这样的措施。
罗素这看似严密的逻辑,实际上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打破——凶手究竟是否有必要,做出延时装置停留在现场,嫁祸给其他人?
事实上,如果不死川在做完延时装置后直接离开,凶手的范围仍然会锁定在并不在现场的其他人身上,这其中也包括他自己。而他停留在现场的行为,也正如不死川正一反驳罗素时所说的话——在不知晓密道的情况下,不死川将会成为唯一的凶手。
原本在不知晓密道的情况下,不死川正一不停留在现场,那么所有人都会有嫌疑。
而如今,在罗素的逻辑推理之下,在密道未被众人发现的情况下,不死川却成为了唯一凶手。
换而言之,不死川停留在现场的行为,反而将自己的嫌疑变大了。
明白这一点之后,罗素后面的逻辑便是不攻自破。
主动揭露密道,对凶手而言也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会暴露出自己的杀人手法。若不是山本御人担心又出现上一季的情况,作为凶手的他也不会故意假扮红衣女,引诱不死川正一发现密道的存在。
所以,罗素的这一反驳,正如小城智树所说的那样——是完全建立在不死川正一就是凶手之上的“先结论后推理”。
小城智树故意提出的那条关于悖论学家的悖论,除了暗示罗素犯了“先结论后推理”的错误外,山本御人还品出了点别的味道。
作为超高校级的悖论学家,罗素本不应该出现犯和北鸣忍一样的错误,更何况这个错误还是罗素自己先前亲自指出来的。
是阴阳怪气的嘲讽,还是恨铁不成钢的指责和提醒?
这样看来,小城智树反驳罗素时的“抛砖引玉”,倒是有些耐人寻味。
只是,让山本御人有些意外的是,作为“毒蜂”,最擅于站在凶手角度思索的北鸣忍,不可能没有注意到罗素所说的问题,却还是顺着罗素的话说了下去,还为他补充了两条巧妙的逻辑。
罗素作为只认逻辑死理的呆脑筋,他意识到不死川话语之间的漏洞,便自然而然把自己打为不死川正一的对立辩论方,习惯性地从“不死川正一是凶手”的视角,先入为主地进行思考和反驳,也是无可厚非。
但是作为旁观者倾听的北鸣忍,又精通凶手思维。当她将自己代入罗素所说的“不死川视角”,便会意识到罗素只基于逻辑进行推理的荒谬性。
难道“毒蜂”的推理能力并不如所想之中的强?山本御人可不敢打这个包票。
山本御人用眼角的余光盯着北鸣忍,在大脑之中急速搜寻着近些日子来北鸣忍的举动。
山本御人知道北鸣忍和本柳真夕美之间有过交流,而且在周二中午的午餐时,本柳真夕美和北鸣忍达成了合作。
也就是说,北鸣忍在那时和本柳真夕美一样,都是怀疑我是黑幕的那一派。
但是,在那个中午之后,除了周三早上和本柳真夕美在医务室的聊天后,北鸣忍却一直没有做出其他的举动。
北鸣忍想做什么?
目前在学籍裁判阶段,话语权较高、能主导学籍裁判走向的几个人,就只有不死川正一、罗素和北鸣忍。
这几个人之中,不死川正一是其中话语权地位最高的。这两场学籍裁判的讨论方向和重点,基本上都是跟着不死川正一的节奏安排来。而由于不死川正一自带的领导力,和不俗的推理能力,以及和现任队伍首领森花誓子的合作,也让他成为三人之中,最受到大部队信任的人。
也许在不懂内行的人看来,学籍裁判就只是一个简单的推理出凶手的场合,但在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担任黑幕的工作人员的眼中,可并非这么简单。
学籍裁判的讨论方向和重点,将对节目效果、直播流量、观众留存度等一系列指标造成极大的影响。换而言之,对于节目组里来说,学籍裁判既要拥有硬核的推理,又要不让普通观众看得无聊。
正因如此,二口胜也故意挑衅,阴阳怪气,搅混水扰乱局势,打乱不死川正一的主导节奏,估计也是为了在硬核的推理之中,适当营造出部分的节目爆点。反正在节目爆点出现后,会有山本御人和我,为他将搅浑水的话题圆回来。
但对于黑幕来说,无论是日常篇还是学籍裁判,话语权却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因为它代表着,作为黑幕的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