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娘虽是千娇万宠养大的高门贵女,但也知道立女户的意思,当即就要劝,江世玦却说,之前大嫂子已经了解过这方面的律法,又是大哥负了大嫂子,便是再不放心,以后多看顾几分便是。
江世瑜知道妻子并不是这个意思,他们俩都秉持着旧思想,认为贺兰敏要么再嫁,要么就在家里当个寡妇,何必再多花一笔钱立女户呢?
但他们做小叔子做弟妹的,也没有什么立场来干涉人家往后如何,便只好罢休。
这最后一个插曲,陈英娘和江世瑜都有些不高兴,也就回去抱了宝珠,又叫上陈英娘的侄子陪着一起去前边大堂了。
贺兰敏倒不意外,她知道这个二弟是和那个死去的夫君同母所出,肯定是比姨娘生的老三更不可信的,果然还想着让她给江世瑾那个死人守贞!她一个新时代女性,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傻子才信他们的鬼话呢,反正老三夫妻都是男性,思想肯定要更开放一点,也不会太在意这一点。
等跟着梁青柳和江世玦到了前面,贺兰敏更是高兴:幸亏没应下守寡不立女户的事!
官吏看着一屋子里不少人都喜极而泣,宣布完陛下决定归还嫁妆的事情后,就喊来了一排牙人、官吏,让人领着去园子里的各处库房领东西去了。
贺兰敏虽然遇人不淑,还在婆婆那里吃了苦头,但是梁青柳知道,她的嫁妆可不少。
一则她是国公府的原配嫡长女,国公原配夫人虽然早逝,但是国公府家大业大,自然不会贪了原配的嫁妆,毕竟那位夫人只有这一个女儿。
二则贺兰敏能被聘为宗妇,不是因为她那个生下她就去了的母亲,而是因为她是做宗妇的祖母跟前长大的!虽然府上的孩子都是老国公夫人的孙儿,但是老太太也有好恶,更会因为母亲迁怒孩子,继室夫人不仅勾住了国公的心,还一直与婆婆不和,相比起早逝又是自己亲手挑中的原配儿媳,自然衬得死人越发完美无瑕。
况且国公府只有母亲早逝的嫡长女养在老太太跟前,其余人都跟着各自的母亲姨娘,这心就一偏再偏。
添妆的时候,老国公夫人几乎把七成的私房都添做了孙女的嫁妆,尽管因此引来了亲生父亲国公爷的不满,但是实惠自然都在贺兰敏这里,即使公中出的东西都只是按例,母亲的嫁妆、祖母的添妆,丰厚得几乎嫁进来后嫉妒得李氏眼都红了,抄家的时候有些东西还出现在了李氏房中。
[要不是因为大嫂的嫁妆厚,备嫁的时候祖母怎么会准备那样一份仅次于大嫂的嫁妆呢?不过原剧情中害人终害己,拿到单子让贺兰敏知道了嫁妆会被返还这件事,也让她丢失了自己本该拿到的东西。]梁青柳心态很好,毕竟贺兰敏是个独立自主的女性,不迂腐又不多事,拿到嫁妆也能为她立女户添一份筹码。
陈英娘的心思却活络起来,小声跟贺兰敏打听她到底有多少嫁妆,她嫁进来晚,对于大嫂的嫁妆只说很多,倒是见过梁青柳的十里红妆,但在她心里梁青柳只是庶子媳妇,又是绝后的男妻,压根不把梁青柳放在眼里,只当他是个不远不近的亲戚。
贺兰敏看得出来陈英娘想要拉拢的心思,却不愿与她多来往,只推说有嫁妆单子在,总归不会难做。
官吏显然也预料到了妯娌、婆媳乃至夫妻间的摩擦,便叫念到名字的女眷出来,至于要不要带上家里其他人则随意。
而那存放东西的库房,远远望过去也是分开的,其中道路错综复杂,显然就是为了方便避开,原先应该就是存粮的地方,不是为了这些东西特意修建仓库,他们这些人再如何也没有让官府让步至此的能力。
贺兰敏那边已经跟着官吏抬脚走了,而梁青柳这边也跟着官吏绕过几道弯,到了地方。
只见里头都是一箱箱装箱好的东西,却又打开几个塞满布巾的箱子,那官吏恭敬道:“夫人请看,这便是陛下赏赐的琉璃,统共数十件,无一不是内造精品。”
其中有三架琉璃插屏,俱都小心存放,打开来只见上面镂空雕花,剔透而又色彩多样,图案精致。
余下的既有栩栩如生恍如真花的琉璃花,也有造型雅致的琉璃摆件,更有剔透漂亮的琉璃花瓶、香炉,但是这些也不过二十来件,剩余的十几样都是琉璃首饰,都不是什么大件,将将凑够了五十件,虽说在现代可能会有人觉得没什么珍贵的,但是样式俱都精巧细致,件件都算得上这个时代的传世之宝。
一个皇庄,当然不值得皇帝抵这么多,梁青柳知道,这就是补偿那个一直只在传闻中的县主名号了。
这边一箱箱的都是给他封好的,里头还拿灯芯、通草乃至棉花填了边角,看过了琉璃之后官吏也把箱子封好,贴上白纸作为标识以免有手脚不干净的人在之后的搬运中打开,梁青柳点头后,官吏就叫了侯在门外的那牙人进来。
牙人林婆子事先和另外几个牙人都说好,这会儿便舌绽莲花介绍起了城里的情况,给梁青柳讲了城里的粮铺、酒楼等地方都在哪,没有过多介绍城里的特产浪费时间,就询问他们要找个什么样的房子。
梁青柳当家做主,便问林婆子手上有哪些大院子?
林婆子便说了好几个城东和城西的大宅子,最小的也是两进,最大的甚至足足五进,据说曾是宗族居住的地方,后来犯了事儿败落,带花园的大宅子便落到了官府手里。
梁青柳听她介绍完这些宅子的情况,便挑中了一个三进的院子,前后三进、东西跨院齐备,住他们夫夫两个是尽够了。
掏出银票,就地办了手续,房契就到了他俩手里,梁青柳给牙婆和官吏额外各给了一张百两的银票,他手里现在没有荷包,也就不穷讲究了。
“还请大人叫人过来,将东西搬到那里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