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二狗和张海洋吃完早餐,李江廷已经把客户送走。
“兄弟,今天什么安排?”
“李哥,我昨天晚上到的是就很晚了,今天我去学校跟我父亲见一面,剩下的时间交给你行不?”
“太行了,刚才我用宾馆的电话跟大哥(王玉堂)说了,他说中午请你吃饭,让我一步不落的陪着你。”
二狗想了一下,就跟张海洋说:“海洋,昨天晚上去林场的路你还有印象不?自己一个人开车过去能不能找到地方?”
张海洋说:“应该没问题。”
“我今天跟我李哥有点事,你开车回林场,接上我小叔晚上回来直接去学校我父亲那里,我小叔知道地方。咱们一起吃饭。”
“好的,”
“路上一个人注意安全。”
“没事的队长,你放心好了。”
张海洋开车远去,二狗上了李江廷的车。
李江廷还是跟过去一样喜欢自己开车。现在二狗送给他一辆崭新的田丰越野车,回来托关系挂上牌照,在湖水城很拉风。
“兄弟,还别说这车开起来就是爽。”
“这车性能动力都很好,跑个长途,三百五百公里的路根本感觉不到累。”
李江廷车上随时都装着一些礼品,二狗要下车买的东西带回去,被李江廷拉住了:“兄弟!我车上什么都有,你不用再花钱了。”
两人一起来到城关中学,这是二狗第一次到这个地方。
倒是李江廷轻车熟路,直接把车停在校长办公室门前:“兄弟,到了,下车吧。”
“李哥,没想到这里你都这么熟?”
李江廷笑呵呵的回答:“我没事就找丁校长喝酒,这里我当然熟悉了。还有我更熟悉的。你可能都还不知道,在城里有盖的新房子吧,咱们还是邻居,不但咱两家是邻居,我大哥也是,咱们三家紧挨着,房子都是一样的模式。”
二狗光是听说过,还真不知道新家什么样。
“让你多破费了。”
“我的好兄弟,你帮助我这么多,我花个三万五万的盖个房子都说不着。”
这个时候在湖水城自建三间平房估计连三千块钱都用不到。
李江廷给盖的五间平房加上豪华装饰也没花上五万块钱。
丁父在办公室里通过窗户看到一辆大越野车停在门口,没说的肯定的邻居李江廷过来了。再一看从车上下来一位年轻的军官,这不是自己的儿子吗?
丁父努力的揉揉自己眼睛再仔细看看,果然是二狗。
急忙起身。
李江廷从门外就喊:“丁校长,你看我把谁给带来了?”
“李经理,你俩怎么碰一块去了?臭小子,什么时候回来的?”
边上的几个副校长,还有教导主任闻汛都过来看看丁校长这个在部队当军官的儿子。
都知道丁校长这个儿子在部队混的很好,不但把自己的小妹安排到海军文工团当歌唱演员,还把自己的小叔直接从大学毕业转成军官。这个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再加上丁校长跟市委cw城关镇书记,还有大老板李江廷关系非常好,几个副校长教导主任对丁校长还是比较尊重的,不敢轻易的诈刺。
二狗跟父亲的几位同事一一打招呼,并掏出华子分给他们。
“丁校长,不耽误你们父子亲热了。”
等屋里只剩下二狗他们三人,二狗才把这次如何回来的原因说了一遍。
“你小叔也回来了?怎么?昨天你们就去了林场看你爷爷了?”
丁父看到二狗有些语无伦次:“走,我带你回家看看,城里的房子盖好,你还没见过呢。”
李江廷开车带着二狗和父亲来到新家。
这个位置是当初二狗提议的,宅基地土地办下来之后,被李江廷知道了,然后跟王玉堂一商量就紧挨着又弄了两块地皮。李江廷统一施工建设,全部建设加豪华装修之后,又配置齐了所有的家电,才把房子的钥匙交给丁父。
李江廷停下车用手一指:“兄弟,这三座房子都是一样的,这是我的,这是大哥家的,这是你家的。你先跟丁校长回家,我一会就过来。”
李江廷把车后备箱里的礼品拿出来送到二狗家才离开。
丁父给儿子介绍家里的情况和各房间的配置。
“这是我和你妈住的,这是你的,这间是你小妹的。这两间是准备你爷爷年纪大了来住的,还有一间给你小叔或者来人住的。”
说实话,这个装饰在当时来说已然是天花板级的了。成了几乎所有湖水人讨论的话题,更是一些人梦想的天堂。
“我什么时候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爷俩正说着,李江廷领着两个中年妇女过来。
“兄弟,这是我家属,你嫂子。这是我表嫂,平平的妈妈。”
“你们好,你们好。”
“哎呀,光听说二狗兄弟人长得帅气,这一见面才知道,我二狗兄弟果然相貌堂堂,就是标准的美男子啊。” 王玉堂的爱人跟着王玉堂见过官场上好多人,有点见识,说话也有水平。
李江廷的爱人就有点紧张,见到陌生人说话有点不利索:“兄弟,我家老李经常跟我说是你救了他,我家媛媛也经常写信回来说在部队她丁叔对她照顾的太好了。你对我们家有恩啊。”
“嫂子,快别这么说。我能跟李哥认识这也是缘分。”
几个人说了一阵子话,家里电话铃响。
电话是那种老式摇把子的座机,拨打电话需要总机转接。这是王玉堂通过手里的权力让邮政局给每家都安了电话。只是打出省的长途电话有些费力,市内的完全没问题。
电话是王玉堂打来的,告诉李江廷,现在就带二狗和丁校长去湖水宾馆。
李江廷说:“嫂子也在这里要不要一起过去?”
“那就都过来吧,都是自己人,热闹热闹。”
“走吧,大哥在湖水宾馆等着我们了。”
几人都上了车,很快就到了湖水宾馆。
王玉堂已经在楼下迎接。
“兄弟,你回来太好了。”
一桌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特别是两位老嫂子,别看是女人,却特别能喝。
李江廷的爱人更是跟二狗喝起来没完,就想多跟二狗喝两杯酒以此来感谢一下二狗的恩情。
今天的招待标准可是最高规格,王玉堂也是下了血本。
酒是最好的茅子,烟是华子,这样的标准,王玉堂接待地区领导也没这样豪华。由此可见,二狗在王玉堂心目中的地位。
酒足饭饱以后,李江廷打电话让公司来驾驶员把两位家属送回家休息,送丁校长回单位上班。
然后等车回来,跟王玉堂三人坐上车去到公司。
下车的时候,李江廷虽然腿脚有点发软还依然坚持跟二狗介绍公司的运转情况,并亲自带着二狗参观完冷库,养殖场,屠宰场。还有正在建设的酒厂。
“兄弟怎么样?”
二狗当即又给放了一个大炮:“李哥,现在有了养殖场,有了屠宰场,还有冷库,看起来这是一条生产链,其实这只是粗加工的模式。中间还有一个断链。”
在李江廷来看现在的这种模式依然就是比较先进的了。就连见多识广的王玉堂都感觉有些诧异:“这么科学的一个产业链条,难道还有什么缺陷?”
二狗接着说:“这个链条看起来不错,实际上都是粗加工,如果咱们再建设一个肉类加工厂,这样的话,这条产业链就更加完美了。”
王玉堂第一个反应过来,一拍自己的脑门:“兄弟,我懂了,还得是你。”
李江廷有点没明白:“你俩说的什么我怎么不明白呢?”
二狗说:“李哥,我建议咱们再建一个肉制品加工厂,现在我见过外面有做肉罐头但也有加工火腿肠的,这里面的学问很大,”
王玉堂直接刨根问底:“兄弟你的意见是什么?”
“就建火腿肠加工厂。现在整个国内只有豫省有一家,他的规模不大,生产力低下。我们要做就做国内第一,争取快速占领国内市场,然后再冲击国外市场。”
王玉堂被二狗的大手笔给震慑住了,他顺着二狗的话仿佛看到了被打开的国际市场。
:“好,就听兄弟的,要建就建全国第一。”
这会李江廷也听懂了。他对二狗的提议没有任何的异议。
“兄弟只要你看好的项目,我就干。不过还得跟原来一样,你必须加入进来,不然我不干。”
二狗说:“要干就是咱们哥仨合在一起干。玉堂哥,趁着现在你们dZ干部还不禁止做生意,抓紧时间做一些项目。等到那一天到来,及时抽手,到那时候咱们手里有了钱,这些都是合法的收入,谁也不会怎么着我们。”
王玉堂被二狗说的热血沸腾:“干!老李,你抓紧看地方征地,趁着我还兼任城关的书记,这次多给你批点地方,再去省里联系那个关系,多弄点贷款,争取今年春节前把加工厂的土建工程完成,明年争取五一前后开始生产。”
三个人几句话就定下来一个项目,这是头脑发热吗?
二狗有前世的记忆,火腿肠市场占据国内几十年,绝对没问题。他有这个自信。
二狗说:“我回去之后就筹集资金,这次还是五百万吧。咱们争取朝大了发展,一期不行,咱就再来个二期,三期。这个市场我是非常看好的。”
李江廷说:“我这边争取从省里贷出款来,差不多也能够五百万。加起来一千万做一期工程应该差不多了。”
王玉堂说:“我这边争取给筹建一些,尽我的微薄之力吧。”
二狗说:“玉堂哥你主意给协调一些关系就行,如果能筹建到钱更好,没有也不要紧。”
越这么说,王玉堂越不能只占干股,必须投上一些,心里才舒服。
晚上,李江廷又在湖水宾馆安排。这时候张海洋已经把小叔丁善强也接回来了。先去城关中学接上丁父再到宾馆汇合。
晚上吃饭的都是爷们,这次没让家属来陪。
二狗把小叔丁善强介绍给王玉堂和李江廷认识,顺便又介绍了一下张海洋。
不得不说王玉堂和李江廷是酒经考验过的,战斗力很强。中午虽然喝了不少,但是不影响晚上的发挥。
二狗也没少喝,不过他有作弊器,一点不害怕。
吃过饭,李江廷想在宾馆安排房间,被二狗拒绝了:“李哥,咱们家里那么宽敞何必多花钱?我还没在新家住过呢,让我住一晚上再说。”
拗不过二狗,只能回家。
张海洋过来看到二狗的新家被震惊了:“这么大的房子?装饰的这么豪华?简直就跟宫殿一样啊”
他不得不被震惊,张海洋的老家是西北,基本都以窑洞为主,现在看到这么宽敞豪华的房子能不惊讶吗?
九点多钟,李江廷廷爱人熬了一锅养生粥端过来:“你们今天喝了那么多酒,晚上喝点粥养养胃,不然身体受不了。”
“嫂子辛苦了。”
“嗨,这有什么啊。”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看细节。这才是真正的关心。
二狗趁机盛出一碗收进空间,让韩雪尝尝。
晚上睡觉的时候,每人都有房间。
二狗关好门就让韩雪出来感受一下家的感觉。
“你家好大啊。”
这都是李江廷花钱给盖的,我们基本没花钱。
“想不到你在老家也有合资的项目。”
“对了,你娘家还有什么亲戚需要帮助的?”
韩雪摇摇头:“这几年,我在婆家受白眼,娘家没有一个人出来帮我说话。我寒了心了。我发誓以后再不管他们。”
家庭的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二狗也不愿多在这上面多费口舌:“好吧,你自己掌握,需要我的只管说。”
“你能抽个时间单独带我回你老家一下吗?”
“可以啊,你想去我原来住的地方看看?”
“没错,的确如此,但与此同时,我的内心却充满了担忧与顾虑。因为我害怕一旦跟随着你回到家乡,被你老家那些善良而好奇的乡亲们瞧见之后,他们必然会忍不住凑过来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我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何会一同出现在这里等等。如此一来,很可能就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呢!想到这些,我不禁感到有些惶恐不安起来。毕竟,谁也不希望因为这样一件小事而给彼此带来困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