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结束后,崇祯返回书房,李辰坐在书案前,脑海中依旧回荡着早朝上的波澜。他虽然用心镜术窥探到朝臣们的真实意图,但问题的复杂性却远超他的预期。从辽东战事到内库的捉襟见肘,再到东厂和御史台的对峙,每一件事都牵动着大明的命脉。
此时,崇祯唤醒了玄天策系统。他需要一个清晰的方向,而系统的“未来决策模拟”功能无疑是最好的工具。
“玄天策,启动决策模拟。”崇祯的声音低沉,透着一丝期待与冷峻。
一道虚拟光幕在他的面前展开,熟悉的星河图案再次出现。不同的是,这一次光幕上充满了数据和分支,每一条分支都如同交错的命运线,指向不同的未来。
“请宿主选择模拟议题。”
“辽东问题。”崇祯毫不犹豫地答道。
光幕上迅速显示出相关信息:
当前状态:辽东防线面临后金威胁,军粮短缺,士气低迷。
关键人物:辽东总兵袁崇焕。
核心问题:后金军势强盛,辽东防线迟早会面临全面进攻。
“模拟以下三种决策路径:‘守’、‘战’、‘和’。”
第一路径:守
李辰点击“守”路径,光幕立刻展开了模拟场景。
画面中,明军选择固守宁远城,袁崇焕在城内加强防御工事,设置伏兵,同时请求增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画面渐渐变得灰暗:军粮匮乏,士卒疲惫,防御阵线逐渐崩溃。后金军队大举进攻,宁远陷落,大明的东北屏障被彻底摧毁。
模拟结果旁出现了一行数据:“守”路径的成功率为32%,代价为财政枯竭与国土流失。三年后,大明灭亡概率提升至70%。
崇祯眉头紧锁:“单纯固守,只会被动挨打,不行。”
第二路径:战
他切换到“战”路径,光幕中的场景再次变化。这一次,袁崇焕率领明军主动出击,以骑兵偷袭后金营地,试图一举重创敌军。
画面中,战事初期明军获得了一些胜利,成功切断后金的粮道。但随着时间推移,后金调整战略,展开反扑。明军因疲于奔命而士气崩溃,防线全面失守。
模拟结果:“战”路径的成功率为45%,但失败后边疆崩溃的代价不可挽回,大明灭亡概率提升至80%。
崇祯微微皱眉:“主动出击虽有胜算,但大明军力薄弱,这条路同样不可取。”
第三路径:和
光幕切换到“和”路径。画面中,明朝与后金展开谈判,试图以物资换取短暂和平。然而,随着后金的实力迅速恢复,它再次发动侵袭,甚至因明朝的妥协更加肆无忌惮。
模拟结果:“和”路径的成功率为20%,短期效果缓解危机,但长远看风险更大,大明灭亡概率提升至90%。
看到这里,摇了摇头:“谈判是饮鸩止渴,不战而败。”
综合策略:守战结合
“系统,有没有更优解?”李辰试探性地问道。
光幕亮起,出现一条新的分支:“守战结合策略。”
模拟场景中,袁崇焕继续固守宁远,但同时派出精锐小股部队,对后金展开夜袭和伏击,以不断骚扰敌军为目标,削弱其战斗力。同时,明军利用坚固防线和火器优势,主动引诱敌军疲于奔命。
画面中,后金军队在多次骚扰下陷入混乱,最终被迫退兵。与此同时,明朝内部通过有效的粮草调配和士气鼓舞,稳定了辽东的防御局势。
模拟结果:“守战结合”路径的成功率为72%,大明灭亡概率下降至40%。
崇祯眼前一亮。这种策略避免了单纯的防守和冒进的出击,是一个更为可行的选择。
光幕消失,崇祯陷入沉思。他知道,“守战结合”是眼下最优的决策,但具体实施还需要结合现实考量。袁崇焕虽有能力,但朝廷对他的支持是否足够?军粮调配如何快速落实?这些都需要进一步部署。
“玄天策,给出优化建议。”崇祯再次发问。
在书案前沉思良久,目光锁定在玄天策系统光幕上,“守战结合”方案的模拟结果依然在脑海中回放。这是他目前为止最有希望保全辽东局势的决策,但将它从理论变为现实,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与细化。
他轻声念道:“守战结合,既要稳固防线,又要打击敌军的锐气。这需要人、粮、器三方面配合。”他的目光逐渐明亮起来,唤醒了玄天策系统。
“玄天策,针对‘守战结合’方案提供详细分析,优化执行路径。”
守战结合的核心逻辑
玄天策的光幕开始展现模拟的战略结构,并分解为三个关键部分:
守:强化宁远等战略要地的防御,确保边疆防线不被攻破。
战:派遣小股精锐部队,采用夜袭、伏击等灵活战术,削弱敌军士气。
后援:调动资源保障军需,同时稳定后方民心,确保前线支持不被切断。
系统的冰冷声音随之响起:
“守战结合策略的成功关键在于以下四点:”
战略节点的选择:以宁远为核心,整合周边防御工事,形成多重防线。
作战方式的灵活性:采用“以小扰大”的战术,避免与敌军主力正面冲突。
后勤保障的高效运转:确保粮草和军械的充足供应,避免士气崩溃。
朝廷内外的配合:调和内阁分歧,避免因党争拖累前线决策。
光幕上还显示了一条附加分析:“此方案需要精密的调度与配合,否则可能因资源不足或执行失误导致前功尽弃。”
防守部分的具体分析
“玄天策,优先分析防守部分。”崇祯沉声说道。
光幕中出现一幅辽东地区的地形图,宁远城被标记为红色,周边的其他城池如山海关、锦州等被标记为黄色,代表次要防御节点。
“宁远是战略核心,但其防御工事陈旧,物资储备不足,需优先加固。”
系统提供了三个关键建议:
加强城防工事:宁远的城墙需增厚加高,同时修建防御壕沟,以抵御后金骑兵的冲击。
火器的优先部署:将朝廷中最新制造的火炮和火枪优先运往宁远,提升城防武器的威慑力。
储备粮草与军械:确保至少三个月的粮草储备,并在城内设置紧急物资补给点。
画面中显示了一条附加建议:“可借助袁崇焕的战术才能,由其全权负责防守部署。”
崇祯点头自语:“袁崇焕确实是守城的最佳人选。但朝中对他仍有疑虑,我必须亲自与他沟通。”
作战部分的具体分析
“接下来是作战部分,玄天策,展开分析。”崇祯下令。
光幕转换为动态演示,展示了一小股精锐部队对后金展开袭扰的战术场景。画面中,明军利用地形优势,在夜间对后金的粮草运输线发动突袭,成功扰乱敌军后勤补给。另一组明军埋伏于后金行军的必经之路,实施突然伏击,打散敌军编队。
系统总结了关键点:
精锐部队的选择:挑选一批熟悉地形、行动敏捷的士兵组成小股突击队。
夜袭与伏击结合:通过夜间突袭后金营地和粮道,削弱其后勤保障。
敌军心理战术:利用明军机动性和灵活性,制造敌军对明军兵力规模的误判,进一步压低士气。
“建议:此战术的成功依赖于情报的准确性,需密切监控敌军动向。”
画面中显示出情报网络的重要性:辽东地区的侦察能力需要全面提升,可通过组建一支专门的情报小队,暗中潜入后金军中,获取第一手信息。
崇祯深吸一口气,意识到情报对于守战结合的重要性。他暗暗下定决心:“必须派人加强侦查,这不仅是战术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突发危机的关键。”
后勤部分的具体分析
光幕中再次转变,展示了后勤保障的动态模拟。系统冷静地分析道:
“守战结合的后勤需求包括粮草、武器、医药等多方面,这些都需快速从中央或地方调拨,确保供应链畅通。”
系统列出了三条优先级:
江南粮草的快速调配:从江南富庶地区运送粮草至辽东,借助运河运输,减少时间成本。
武器装备的分配:确保前线能优先获得最新的火炮和火枪,以弥补兵力不足的劣势。
紧急医疗物资储备:组建后勤医疗队,携带药材和医具,降低士兵伤亡后的战斗力削弱。
同时,系统附带了一条警示:“后勤保障的效率极大依赖中央财政的支持,需确保朝廷内部对此事无异议。”
“玄天策,整合分析结果,制定统筹实施计划。”崇祯下令。
光幕上展现出一份详细的计划框架:
强化宁远防线:
调拨军械物资,并指派袁崇焕为总指挥。
督促宁远城防的加固,特别是城墙与火器阵地的建设。
组建精锐突袭部队:
从各地挑选善于机动作战的精锐士兵,组建特种突击队。
配备轻便武器与高效装备,重点实施夜袭和伏击。
加强情报网络:
组建专门的情报小队,渗透后金阵营。
提升边疆地区的侦查能力,确保信息流畅。
确保后勤保障:
立即从江南调拨粮草与火器,通过运河运输至辽东。
组织后勤医疗队,随军提供支援。
朝廷内部协调:
提前解决党争问题,稳定财政资源分配。
以皇帝名义发诏书,号召天下共抗外敌。
崇祯不禁皱眉。内阁党争导致财政分配极其混乱,要在短时间内调拨足够的资源,必须解决朝廷的掣肘。
“看来,在前线部署之前,朝堂上的障碍必须先清除。”他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