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当你种下一粒种子时,是种下了一份希望,在那个时点,你心里满怀憧憬。
那么,等待种子发芽的过程,则感觉无比漫长,漫长得让人觉得那就是一种煎熬。
陈渝现在就处于煎熬中!
小时候,也跟着父母在地里撒过玉米、小麦等种子。那时,只觉得是爸妈在逼着自己完成艰辛的农活,除了在心里抱怨、叫苦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感受。
现在,当自己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家之主,才真切感受到农民播种后所承受的焦虑与期待:担心种子不发芽,担心地里没收成,担心来年一家的生活没着落!
更期待种子正常生产发芽、庄稼丰收,解决一家老小的温饱。
即使有系统作为保障,陈渝心里仍然没底。
因此,刚播种下去不到三天,陈渝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往地里跑,观察折耳根是不是发芽了!
很多时候,甚至还拉着陈兴林一起,让他参谋参谋:都三、四天了,怎么还不见嫩芽长出来?
陈兴林都被他搞烦了:“正常情况下,长得再快,折耳根也要10天左右才能发芽。”
“这么大的人了,做个事情毛躁躁的!以后要看你自己来,别拉着我。”
看到父亲大人生气了,陈渝赔着小心:“我这不是担心种子有问题,发不出芽来嘛!”
陈兴林瞪了他一眼,扭头就走了!
父子俩回到家后,郑冬梅打趣他:“你呀,整天茶饭不思的样子,和你当初在我生陈馨时一模一样:紧张、激动、担忧!”
陈渝开心的说道:“是嘛,还是老婆理解我的心情,这种子发芽就和生孩子一样,没长出来,心里就如猫抓似的。”
郑冬梅弯着嘴角笑了笑,点点他的额头:“我理解你个大头鬼!爸爸不是说了嘛,要10天左右才发芽,你就安心等着吧。别整天像个猴子一样上窜下跳的。”
理虽然是这个理,但陈渝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到地里,观察地里是不是缺水发白,观察地里是不是长了杂草,观察地里是不是。。。。。。
时间久了,就连乡亲们见到他后,善意取笑他:“陈渝,你每天都去地里,地里长金子啦?”
陈渝报以憨憨一笑。
就这样,到了第七天早上,陈渝惊喜地发现:地里稀稀拉拉冒出了一些嫩嫩的小芽!
嫩绿的叶片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烁着生机勃勃的光彩!
这一刻,陈渝双手紧紧攥成拳头,放在胸前,用力挥动了两下,嘴里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啊”的一声,心里充满了喜悦。
喜悦于种子的生长,喜悦于生命的奇迹。
等待的过程虽然煎熬,但当希望终于破土而出时,所有的煎熬都变得值得了
陈渝掏出手机,迎着初春的朝阳,拍下这生命萌动的一瞬间。
陈兴林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有些惊讶:“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气温也没有变化呀,怎么这么快就发芽了?!”
陈渝猜测这应该是系统的功劳。
有系统这个bUG,提前几天发芽这都不算个事。陈兴林又吩咐道:“种子发芽三天后,要适应当浇水、除杂草,促进生长发育。到时候你安排一下。”
“一定要保持地里的土是湿润的,否则长出来的折耳根是细的、硬的,有些甚至是黑色的,质量下降。”
果然,到了第九天,随着种子发芽,地里的杂草也逐渐多了 起来,而且地表也有些微微发干。
于是,陈渝通知各家,每隔五天,早上和晚上两个时段浇水,上午和下午的时候拔草。
地里又如播种时那般,热闹重现。
他们的开心,不仅是因为又可以出工领工钱补贴家用。
更是由衷地为陈渝感到高兴:自家后辈的庄稼茁壮成长,预示着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到了第十五天左右,地里的折耳根苗已普遍长到5厘米高,再次追施了一次人工肥。
这个时候,虽然没有了等待发芽时的煎熬,陈渝仍然每天早上就往地里跑,随时观察、记录地上枝叶生长情况,要是发生病虫害也可以得到及时防治。
还好,也许是地力提高后,也增强了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发芽后已过去了二十来天了,没发现病虫的痕迹,折耳根长势十分良好。
陈兴林来地里看了后,连这位多年种植庄稼的农技员都有些惊叹了:“你种的这折耳根,怎么长得这么快?!”
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照这样生长下去,最多到了5月份中旬就可以收割了。而且,和我以前种的折耳根相比,产量至少要高20%。”
陈渝听了,有些得意忘形:“爸爸,儿子种庄稼不错吧!时代变了,你那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现代社会种田,要靠科学!”
陈兴林敲了他一个暴栗:“你算老几?老子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看把你能的。”
说完,转身就走了。
陈渝揉揉发疼的脑门,一脸愕然!
只是,陈渝没看到,转过身的自家老爸嘴里满含着笑意。
随着地枝叶逐渐生长,没过几天就封行了。
期间,自家地里播种的西红柿、水果萝卜、西瓜都发苗了。
并且,得益于二级地块地力的增强,长势比折耳根更好。
为了确保第一次种植大业顺利完成,也为了确保更高的收益,陈渝在封行里使用了一次灵力群体浇灌。
包括自家在内的190亩地,花费了9500点灵力,使得之前结余的灵力值缩水了近百分之五十。
如此巨大的消耗,打消了陈渝在农作物收获前再使用一次灵力浇灌的计划。
“灵力消耗太大了一定要找到补充灵力的其他途径。”陈渝在心里暗下决心。
灵力就是财富!
庄稼的生长不一定全靠灵力,按需施肥也能保证收获。但,如果灵力值消耗完了、又没找到补充的途径,将会严重影响陈渝未来的计划。
陈渝决定把当前的重心,从关注农作物的生长转到寻找灵力补充途径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