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量子计算研究所专家组来星城,李一凡作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他深知量子计算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对中微的光学纳米技术很感兴趣。”量子所副所长郭诚开门见山,“这项技术在量子器件领域可能带来革命性突破。”
市科技局局长刘青松汇报道:“中微已经在量子通信方面做了初步验证,结果非常令人振奋。”
威廉姆斯团队进行了量子器件的测试。
“这是最新的测试数据。”威廉姆斯道,“利用纳米光学涂层技术,我们实现了量子比特的位置控制。而且,成本只有传统技术的三分之一。”
郭诚仔细查看数据,神色凝重:“这个结果令人震惊。如果能在工程上实现,将彻底改变量子计算的技术路线。”
中微董事长尹志绕表示:“我们已经申请了相关专利,并开始规划量子器件生产线。”
“生产线的事情要慎重。”李一凡提醒,“这涉及军工技术,要做好保密工作。”
“已经考虑了。”尹志绕说,“我们准备在军民融合创新基地里单独建设量子器件厂,完全独立运行。”
正说着,助理递给尹志一份报告。“量子存储的测试成功了!”尹志绕激动地说,“这意味着我们在量子存储领域也找到了突破口。”
郭诚立即翻看报告:“存储时间达到100微秒?这个指标已经超过了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是稳定性。”威廉姆斯解释说,“纳米光学涂层不仅提高了量子态的保持时间,还大大降低了环境干扰。这对实用化量子计算机至关重要。”
市发改委主任刘向力问:“量子器件产业化需要什么支持?”
“主要是三个方面。”尹志绕说,“第一是土地和基础设施,需要建设超净厂房。第二是研发启动,量子技术的周期开发很长。第三是人才培养,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专门的人才队伍。”
“土地规划已经好了。”刘向力说,“军民融合创新基地里建设了100亩,可以用于量子项目。”
李一凡补充道:“研发资金可以从半导体创新中心的专项资金里调配。人才这块,我们正在跟清华、中科大谈合作,准备培养联合量子科技人才。”
郭诚表示:“量子所愿意派专家团队长期驻扎星城,共同推进这个项目。我们看这里很好的创新环境,特别是在军民融合方面的布局。”
正说着,一条紧急消息响起:美国能源部宣布投入 100 亿美元支持量子计算研究,试图在这个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这更证明了我们走上了正路。”李一凡说,“量子计算是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制造高点。我们现在取得的突破,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怎么推进这个项目?”李一凡问郭诚。
“分三步走。”郭诚说,“第一步是建立联合实验室建议,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中微纳米光学技术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第二步是工程化验证,使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可量产的技术。这需要中微、量子所共同参与。”
“第三步是产业化布局,不仅要建设量子器件生产线,还要培育配套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李一凡问:“需要多大投资规模?”
“初步预算需要150亿。”尹志绕说,“其中研发投入50亿,生产线设施建设80亿,项目20亿。时间周期大概三年。”
“资金可以分步到位。”李一凡说,“先期可以从半导体创新中心专项资金中调配,后续争取重点支持。关键是要加速启动。”
这时,市科技局局长刘青松接到一个电话,神色一喜:“好消息!中科大的潘院士决定带领团队来星城。他们在量子纠错领域有了重大突破。”
“这太重要了。”郭诚说,“量子纠错是实用化量子的关键。有了潘院士团队的加入,我们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实力将大幅提升。”
李一凡立即表态:“全力支持潘院士团队落户。住房、实验室、施工设施要提前准备好。”
“我在联合实验室里专门建立了量子纠错研究中心。”威廉姆斯说,“把我们的纳米光学技术和潘学院士的量子纠错技术结合起来,可能会有类似的突破。”
正说着,省工信厅副厅长钱雪峰带着好消息来访:省里决定在星城布局量子计算产业基地,期投入百亿支持。
“太及时了。”李一说,“我们正好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加快项目推进。”
当晚,李一凡召集市里相关部门开会部署。
“量子计算项目意义重大。”他说,“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更是关系国家安全。市里要全力支持,各部门要各司其职。”
“发改委项目落地,要确保土地、能源等基础条件及时补足责任。”
“科技局要组建专家顾问团,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资源。”
“人社局要制定专门的人才政策,吸引培养量子科技人才。”
“国资委和金融办要创新投融资模式,为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
与会人员纷纷表态,一个个具体方案随即展开。
散会后,李一凡单独留下刘青松:“要特别关注一下潘院士团队的需求。量子纠错技术太关键了,一定会让团队稳定住。”
回到家,林允儿已经在等他了。
“听说量子所要在星城布局?”她问道,“我爸说发改委很重视这个项目。”
“是啊。”李一凡说,“量子计算是未来的方向。我们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得益于中微的技术创新。现在各方力量都在向星城聚集,这是个难得的机遇。”
林允儿若有所思:“二伯前几天还在说,引进对量子通信特别关注。这次星城的布局,应该不只是民用技术那么简单吧?”
“军民融合才是正确的方向。”李一凡说,“中微的纳米光学技术已经证明,一项原创性技术往往能带来多个领域的突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在量子科技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