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特意在府内大湖的画舫上,摆下了盛宴,打算好好的招待胤禑一番。
胤禑到的时候,就见老四和老十三,都在画舫内等他。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戴铎和一个陌生的中年人。
见胤禑来了,老四起身相迎,笑吟吟的介绍说:“十五弟,我替你介绍下,这是福敏,字龙翰,出身于镶白旗满洲的富察氏,现为我府上的西席先生,教弘时读书。”
“奴才福敏,请十五爷大安。”
“起吧。”
胤禑心里有数,老四的藩邸旧人,真正获得重用的就三个,一是年羹尧,另一个是福敏,还有一个是傅鼐。
其中,福敏,一直作为翰林院的大笑柄,闻名于整个京师。
翰林院庶常馆,六年内的满汉两考,福敏俱不合格,被今上亲自下旨,革退庶吉士,以知县待选。
至于戴铎嘛,呵呵,老四登基后,这家伙因未受重用,居然私下里和年羹尧发牢骚,抱怨老四有眼无珠,不识金镶玉。
结果,年羹尧真没惯着他,径直写密折,把他卖了。
雍正气得浑身发抖,随即命年羹尧,果断处置了戴铎。
老电视剧里,老四在柩前即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回王府,准备杀了知道得太多的邬思道。
这个邬思道的原型,便是戴铎。
正史里边,老四根本就没见过邬思道,只知道,他是河南巡抚田文镜的智囊师爷,顺嘴问了一句:邬先生,安否
老十三只是和胤禑相视一笑,并未主动搭讪。
只要彼此有默契,又何必碍眼的搭讪呢
表面关系远一点,反而更方便替对方说话。
落座之后,胤禑一看,席面上,全是珍稀难得一见的野味。其中,尤为难得的是,居然有两只炖熊掌。
旗人的席面,只要上了熊掌,就是最顶级的盛宴。
平时不喝酒的老四,今天也很是高兴,硬拉着胤禑,连干了三杯。
胤禑兼管了步军衙门之后,正好震慑住了隆科多那个反骨仔。
以老四的卓越见识,呼啸间可聚三万兵的步军衙门,无论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算过分。
胤禑和老四的感情,那是深得没话说了。
不客气的说,胤禑掌握的兵权,就是老四的囊中物,他有绝对的信心。
且不说别的了,单说胤禑是汉女所出的皇子,就足以让老四彻底放心。
大清是八旗的大清,这个是旗主诸王们的集体共识。
清初三帝,皇太极的亲妈孟古哲哲,是地地道道的叶赫那拉氏。福临的亲妈庄妃,出身的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既是蒙八旗的核心,也符合满蒙一体的既定国策。
康熙的郭罗玛法佟图赖,不仅是大清的原始股东,还是正儿八经的正蓝旗汉军都统,妥妥的八旗自己人。
胤禑的亲妈密妃,至今没有抬旗,只因,康熙担心彻底激怒了旗主诸王。
在旗主诸王,尚控制着几百个牛录的当下,康熙即使贵为皇帝,也不敢违背祖制,让汉女之子,继承大统。
说白了,康熙真传位给了胤禑,八旗内部必然会展开惨烈的内战!
到时候,被严重削弱的八旗力量,再无可能压制住上亿的汉人了。
当初,李二凤真的很喜欢吴王李恪,却因为身边重臣的集体反对,而无法传位给他。就因为,李恪的生母杨妃,是杨广的女儿。
大唐推翻了大隋,转个身子,居然让杨家的外孙坐了江山,这简直是叔叔可忍,婶子不可忍!
另外,多尔衮和豪格争夺大位之时,为啥最终便宜了福临呢
逻辑很简单,谁都不服谁,但是,谁都吃不掉谁。如果硬刚到底的话,那就要八旗内部大肆火并了!
当时的八旗,总共才多少人
一旦内战了,别说入关了,建州老巢都难保。
客观的说,只要密妃不抬旗,胤禑就是老四绝对信任的好弟弟。
席间的气氛甚好之时,戴铎忽然语出惊人:“我们爷有十三爷和十五爷的鼎力相助,天下唾手可得!”
胤禑赶紧把头一低,心里暗骂,熊掌都堵不住嘴,活该被老四弄死!
老四毕竟是用人之际,不方便当众训斥戴铎,便冲福敏丢了个眼色。
福敏接到信号后,轻咳了一声,说:“今日,痛饮美酒,品尝美食,只谈风花雪月。”
可是,戴铎居然没听出福敏的委婉警告,再次大放厥词。
“奴才以为,太子的再次被废,就在眼前了!”戴铎很想努力表现一下卓越的见识,以获得老四的青睐,故意屡有惊人之语。
胤禑为了掩饰尴尬,故意抓起一根大骨头,凶狠的猛啃。
实际上,若不是福敏在座,戴铎的妄言,听听也无妨。
这年头的各大王府里,哪家的谋士,不说几句犯忌讳的话
可是,福敏刚刚加入老四的队伍不久,戴铎的惊骇之语,就显得极不合适了。
埋首啃骨头的胤禑,脑海里,情不自禁的想到了一位名士:南阳许攸。
说实话,许攸和戴铎的共同之处,都是忘记了祸从口出的真理。
毕竟还没登基,老四的涵养非常好,故意装聋,想把场面敷衍过去。
可是,见老四没吱声,戴铎反而更来劲了,接着又放了颗原子弹。
“某夜观星相,王上加白,其实应在了我们爷的身上。”
胤禑更不敢说话了,拿着手里的骨头,啃得咔咔作响。
王上加白,肯定不能公开赞同。但是,要命的是,更不能当面反对。
“来呀,戴先生喝多了,扶他回房歇息去吧。”老四强忍着怒气,没有当场翻脸。
这个时候,戴铎就算是再傻,也看得出来,老四不高兴了。
等戴铎走后,福敏忽然说:“此间并无外人,奴才倒以为,戴先生所言,似有所本”
胤禑和老十三,一起看向福敏,嗯,这家伙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啊!
福敏的话,给外人听了,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听在有心人的耳朵里,就是赞同王上加白。
在座的王,有且只有一个。
胤禑放下手里的骨头,连手上的油都没擦,大咧咧的说:“我谁都不服,只服四哥!”
这话简直是回味无穷,令人拥有无尽的遐想空间!
老四的心里,像喝了蜜水一般,从脚尖一直甜到了脑顶。
胤禑只服四哥,那还用问嘛,肯定支持四哥王上加白嘛!
老十三也非常了解老四的脾气,见胤禑抢先表了态,他赶紧补充说:“除了四哥,我谁都不服。”
胤禑和老十三,先后明确的表了态,老四不由拈须看向福敏,眼里满满当当的赞赏之色。
福敏可比戴铎那头蠢猪,聪明多了,他把头一低,故意没看老四。
嗯,他和老四演的这一出双簧戏,获得了胤禑和老十三的正面积极响应。
可谓是,大获成功矣!
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心没办法完全用相处时间来衡量。
戴铎在老四的门下,时间不算太短了,可是,此公是个大嘴巴,始终无法获得老四的信任。
反观福敏,就迥然不同了。他投入老四的门下,并没有多久,却获得了老四的极大信任。
实话实说,在大清顶级天龙人的圈子里,明眼人都知道,太子的再次被废,仅仅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排除了太子,和已经圈禁很久的老大,尽管老四异常低调,却必然会脱颖而出。
不管怎么说,生母德妃是正经的上三旗包衣出身,养母是孝懿皇后,这肯定是大大的加分项。
康熙若是传位给老四,旗主诸王们即使想找茬,也只能干瞪眼。
打仗,老四肯定不行!
搞阴谋诡计,老四绝对是顶流行家!
面临决战之前,先分清楚敌我,再抓紧盟友,这个尤为关键。
事实证明,胤禑和老十三,都是绝对可信的好弟弟!
尤其是胤禑,他左手压制着隆科多,右手掌握着畅春园的总管大权,中间还挑着年观音。
唉,胤禑的威加海内,简直是天助老四也!
酒足饭饱之后,喝多了的老四,硬拉着胤禑的手,叫嚷着:“走,一起去逛阅春楼,哥哥我请客梳笼!”
浑身浸透了江湖气息的老十三,其实很喜欢带着八旗中低级军官们,一起逛青楼。
据胤禑所知,老十三至今还和阅春楼的当红名伎,有着密切的负距离接触。
反正吧,老四在江南,洗劫了十几家大儒之家,兜里有的是银子,正好给老十三拿去笼络密云大营的丘八们。
老四正在兴头上,胤禑也不好意思扫了他的兴致,于是,兄弟三个一起出门登车,径直去了阅春楼。
今日不同于往时!
有胤禑同车而坐,森严的夜禁制度,对他们兄弟三个,形同虚设。
到了阅春楼后,老十三熟门熟路的点了几个名动京城的漂亮姑娘。
老十三搂着他的老相好,老四搂了个没梳笼的清倌。
胤禑一看这架式,总不能不合群吧,便随意点了个腿长的清倌人。
老四其实并没有完全喝醉,顶多也就是有些头晕而已。
气氛正好之时,外头忽然传来苏培盛的禀报,“爷,隆科多来了。”
老四的酒意上涌,便信口问道:“都这么晚了,他来做甚”
胤禑却心里有数,他们兄弟三个,一路闯过了这么多道夜禁的栅栏,不可能不惊动隆科多这个地头蛇。
ps:月票超过4600张,必有三更,绝不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