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对即将到来的分地既充满期待又有些担忧。
陆浩亲身经历过,这种分地也不是那么好分的,大家都想要好地,肥地,以及离家近的,而且还想要尽可能的多。
“浩子,你可是我们村里唯一的高中生,你说说,你对这分地有什么看法?还有,地倒是分了,田里的庄稼怎么办呀!”
陆浩故作神秘的道:“我们在这里操心干嘛!这些事情,村上那边已经有了具体的方案。具体咱们下午不就知道了。”
莫中友呵呵笑道:“那也是,要不浩子为什么是高中生呢,沉得住气。”
他一开个头,接着大家就不知道怎么又称赞起陆浩来了。
还说陆浩有本事,这么年轻就找到钱盖这么漂亮的房子了,可以说洼田村独一人了。
其实陆浩真的不觉得这个房子有什么好,现在沿海改革开放,他以后要到城市里面发展的。
不过在农村里面好歹也得有个家,正好韩默驰那边为他解了燃眉之急,陆浩也干脆就一步到位,修个二层小楼房,父母也好在农村里面过得安逸一些。
反正老房子还没有拆的,父亲母亲如果要喂鸡什么的,也不影响。
但新房子一定要漂漂亮亮的。
陆浩一面谦虚的回应,同时也乐意接受大家的彩虹屁。
重生不就是要过得比别人好,比别人幸福吗?
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看着大家那羡慕崇拜的劲,范江玲浑身都不得劲,最后灰溜溜的走了。
其实她倒也没有什么坏的心思,只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而已。
农村里面,这种女人多的是。
其它的人也没有多逗留,快到饭点了他们也要回去吃饭了。
农村建房包伙食,陆浩和陆国昭一起把柜子盖拆了,然后在工地旁边垒了砖搭建成一个桌子,供建房的工人、木匠吃饭。
饭里有肉,还有鱼,这让段老三和他的那几个工人以及杨木匠有些意外。
在这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一斤肉可以抵得上一个人干三四天了,这陆家居然这样舍得,活该他们家有钱。
陆浩他们就在新搭建的茅草屋吃饭。
段老三和杨木匠甚至还专门到过来敬酒,一边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一边称赞陆浩大老板年少有为,舍得五六千块钱修房子,非常的有孝心。
他们一定尽心尽力的把房子修好,不辜负主人家。
“敬酒倒不必了,下午工人要上班,还是不喝酒好点。”
陆国昭也有些郁闷,你向我敬酒,可这酒是我家的呀。
这可是自己珍藏了两年多的蛇酒,平时自己都有些舍不得喝呢。
等他们走了之后,陆国昭一边喝着酒,问道:“浩子,段老三刚才说修这个房子要五六千是不是真的?”
“也没有那么多吧。估计也就三四千左右。”陆浩随口回答。
“砖才五分一坨,瓦的话十块钱可以买一千片,你是怎么花得到这么多钱的呢?”
陆国昭红着脸问道。
当然,并不是他不好意思问才红脸,而是他这个人喝了几杯就容易脸红。
“爸,你放心,我自有安排,我能花这么多钱,就能赚到比这个还多的钱。”
陆浩一边干饭,一边回答。
“我只是怕你花钱没得数,不知道讲价,多花冤枉钱。”
陆浩:“……”
蔡桂华罕见的没有显出惊讶的神色,因为陆淳佳已经和她说过了,她已经惊讶过了。
陆浩问道:“爸,妈,我们建房子的事情,前几天让你们通知大姐一声,怎么大姐还是没有来?”
当时大姐夫把大姐带到上班的地方去了差不多一个月,算算时间,她也应该要回来了。
再说了,娘家要修房子,肯定要通知的。
重生以来,还从来没有见过大姐,之前被生意耽误了,现在,是时间去看看大姐了。
反正这两天收货都是陆淳佳在收货,陆浩准备去找一下大姐。
“她不是在你大姐夫那里吗?我前几天叫人带信过去了,好像她还没有回来。”
陆浩心想,干脆趁着大姐和大姐夫不在,明天去一趟大姐的婆家那里,把问题解决了。
不然以后大姐始终要面对那个老巫婆。
后天自己就要开始做红星饮料厂的厂长了,以后重心就要用于打拼自己的事业了,可能真的没有多少的时间。
“妈,明天我想去看看大姐婆家那边,看有没有什么树子可以做我们建房的檩子。”
“浩子,咱们和他们那边关系本来就不怎么好,现在你大姐不在,才消停了一点,你去那里干什么?”
“妈!始终都是一家人,我也就只是去看看,没什么不打紧的吧。”
“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吧?”陆国昭说道。
“这个倒不用,真的我就只是去看看,二姐和我一起去就行了。”
闻言,蔡桂华和陆国昭相视一眼。
“行吧。你们要去就去吧,只是明天你们两姐弟都去的话,麻芋子谁收?”
“对呀,明天十四号,可是赶场天。”
柏杨镇是阳历的每个月逢一、四、七赶场,如果那个月有三十一号,那天就叫做补疤场,基本上不算做赶场天。
“那我们下午去。要不,明天让小芳来帮一下我们,上午收货后,让她到我们家里吃饭,下午帮一下忙,反正我们很快就会回来了。”
杨玉芳赶场天都有过供销社陆淳佳那里帮忙的,但是都是忙完就回去了。
“怎么好意思老是麻烦人家?”蔡桂华道。
“大家都是朋友,这有什么关系?再说,也没有亏待人家呀!”
“你把她当做朋友,她可不这么想的。”
“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赶快吃饭,吃了下午还得去村上开会呢!”
吃了中午饭,陆浩和陆国昭带着一根长板凳去村委开会。
洼田村一共有三百多户人家,总人口有接近两千人。
现在分成了五个大队,每个大队大约管理六十多户人的样子。
三百多户人,每家派出一到两名代表,有些闲得发慌的人也跟着来看热闹,村委前面的大坝子围着好大一堆人。
村委办公室的外面,已经挂起了多个横幅。
“推行包产到户,激发乡村活力”
“坚定土地改革方向,落实包产到户政策”
旁边何林海家的小平房外的砖墙也刷了白灰,也写上了同样的标语。
前面布置了一个主席台,铺着红布,显得很是隆重,何林海坐在主席台前,笑着和每个到来的村民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