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点的菜不算很多。
两人火急火燎地吃完过后,林显福收拾好盘子,带着她去洗了洗手,伴随着一路的欢声笑语,缓缓地朝着办公室走去。
再次坐在熟悉的办公桌前,窗外阳光正好,白绵心情也很好。
心心相念的人总算回来了,对于前几日的闷闷不乐可谓是一次极大的冲刷。
办公室内,桌下的橘猫团子蜷缩在白绵的脚边,侧躺入眠。
在林显福的面前,团子似乎总会下意识的朝着白绵那边靠拢,不敢靠近他的近前。
静静看着林显福为她倒好的咖啡,香气在空中浮动。
“谢谢~”
白绵道谢一句,轻轻端起自己的杯子,抿了一口。
这杯由他冲煮,并且倒下的咖啡味道,与自己习惯冲的口味与甜度丝毫不差。
林显福总是细心照顾着自己的口味,不仅是吃饭的时候,就连喝咖啡的时候也是一样。
这从侧面来看,也足以看出对方的细心。
“不客气。”
林显福笑容温和的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抿了一口。
白绵嘴角上扬,两手抱着暖热的杯肚,视线在林显福与杯子接触的嘴角落下,随后不知想起了什么,脸上感觉有些热了起来。
“他应该没有发现,我悄悄用过他的杯子喝咖啡吧……”
白绵略显心虚地想着,心神动摇,一时呆呆的看着他喝完之后,杯子落下,正了正神色,视线与自己对上。
随后,白绵下意识回避地低下视线,嘴唇一动,吹了吹自己的杯口热气,掩饰下内心的复杂情感。
“话说回来。”
林显福并未多想,轻咳一声后,直奔主题问道:“白绵,你知道什么叫‘心象风景’吗?”
眼下这里没有外人,柳雁秋守候在门外,林显福打算针对于自己的情况,问一下专家对此有何理解。
“我只是问我自己的,并不牵扯到阿列夫.零的存在,这应该不会有什么反应吧?”
于是,林显福斟酌过后,谨慎地挑选了措辞,方才开口。
“心象风景?”
白绵放下杯子,略感疑惑地抬起头,“你是从何听来这个称呼的?”
“这个……你别问了。”
林显福表情稍显严肃,摇了摇头,“我不能说,希望你理解。”
他的话语十分坚决,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这让白绵略微一怔。
但出于对他的信任,白绵确实没有再问下去,只是点点头:“我曾有所听闻。但是了解的内容并不多。”
“可以和我说下吗?”
林显福听到这顿时一喜,心想总算问对人了。
“可以是可以。”
白绵放下杯子,清了清嗓子,说道:“但是在那之前,我需要先了解,你问及的这个话题,是跟你在伦敦的遭遇有关吗?
在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见面时起,白绵要么是在忙碌,要么就是在食堂吃饭,一时没有时间详细问过他在伦敦的遭遇,此时空闲下来,自然是满心好奇地追问下来。
“虽然我从其他的消息渠道已经得知了大致的走向,但对于我家员工的事情,还是有亲自了解的必要。”
说这话时,白绵差点忍不住想问,那个两次在电话里出声打断他们通话的人是谁,但思来想去,这个话题还是先暂且不提。
“啊,说的也是。”
闻听此言,林显福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汇报过自己在外的见闻。
因为对于她知道自己的事情,太过理所当然了。
毕竟,在她的面前,林显福想,自己几乎没有秘密。
她总能通过一丝蛛丝马迹,就轻易探取到自己接下来的话语,以及一些事情的关键与走向。
“话虽如此,我对她抱有的想法应该没有暴露吧。”
酝酿措辞的时候,林显福悄然看了一眼白绵的表情,以及探听了她的心跳,得到理所当然的十分平稳的结果后,才放心些许。
“在9月30号的夜晚18点后,我与家人一起出门坐飞机……”
林显福开始诉说起自己的遭遇。
闻听此言,白绵微微一怔,诶,从这里开始吗?
尽管有些惊讶,但她并未打断林显福的诉说,而是再次抿了一口咖啡,静静地听着他的话语。
紧接着,林显福就以自己的第一手视角,将在伦敦的详细经历,从登机落地,到游览景点,遭遇袭击,再到团灭了伦敦狼裔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当然,一些不能与外诉说的,跟“阿列夫.零”相关的内容被他所隐去,做了简单的修改再说出口来。
跟教廷有关的事情,林显福把阿列夫.零的青睐扣到了苏伦娜.鲁索的身上。
修改为苏伦娜对于苏玉莹的遭遇感到愤怒,愿意借出教士袍,并对外认领“马赛克教士”的归属,免去了诸多后续可能的麻烦。
总而言之,总体的经过与白绵的猜想所差不多。
只是在听到苏伦娜的事情时,白绵会全神贯注地,一字一句地不放走所有信息。
最终,听完之后,白绵的表情略微变化,樱唇微微撇起,用一种微妙的语气说道:“……那个苏伦娜.鲁索,倒是对你蛮好的嘛。”
啊?重点是那个吗?
林显福刚喝下去的一口咖啡,好险没喷了出来。
好不容易才吞了下去,林显福挠了挠脸颊,有些不自然地说道:“还好吧,也许只是因为苏玉莹的事情,才比较上心而已。我只是被连带关照的。”
事实上,真正对他关照的,是“阿列夫.零”,苏伦娜的绝大部分行为,都得到它的默许与支持。
只是这是不可诉说的禁忌,林显福也不想白绵跟这“来历不明的异想体”有所牵扯,因此最佳的‘背锅侠’只能让苏伦娜来背负了。
“阿福,你或许不太明白,欧洲的超凡组织的局势。”
白绵缓了口气,继续说道:“那边的组织结构的形式,与我们的国家有相同点,但落实到个体成员的身上时,内部的氛围却大相径庭。”
“与我们组织的行动要则,‘以人为本’的核心行动准则不同,他们绝大多数的组织成员更喜欢‘以利为本,避害趋利’。
当然,这只是大多数,并不能形容所有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