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鱼幼薇有些语塞,她这才发现自己对崔颖不甚了解,她只知道崔颖有两个哥哥,其他诸多问题例如“她的父亲到底是几品高官”“他们家族是什么来头”,她一概不知道。
崔颖没有告诉她,也是不希望她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吧。毕竟,谁规定了富人不能和穷人交朋友呢?
想到这里,鱼幼薇的心情又变好了,她重新打开箱子,各种精美的首饰印入眼帘:金簪、银梳、各种款式的珠花……她笑着摇摇头,心里想着:“崔大小姐,我知道你有钱,但你也不能如此挥金如土啊?你这样慷慨,让我如何回礼啊?”
鱼母从一堆首饰里看到一个玉如意,如获至宝似的将其捧起来,放到眼前细细端详:“这玉如意雕得真好!该不会是圣上的赏赐吧?”
说着,她连忙将其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确定没有皇帝的印章和题字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鱼幼薇发现箱子的最底层还有一封信,连忙拿出来查看。信上写道:“一点薄礼,小小心意,不必挂怀。金子是保值的东西,玉如意更是上乘佳品,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拿去典当,切记,切记。”
鱼幼薇点点头,心道:“那是自然。”她顿了一顿,继续往下读。
“其余的一些首饰,你挑一些中意的留下,余下的拿去典当吧。我知道你做梦都想开一个茶摊,作为朋友,我能资金上给你提供一些支持,还望你不要嫌弃。等你的生意做起来后,可要请我喝茶!”鱼幼薇看到这里,心里暖洋洋的。她想着二人过往的美好回忆,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挚友身边去。
“听说你最近在书刊上发表了文章,我已经托人去长安帮我买书了。我相信我们不久后就会见面的。对了,箱子的暗格里有罗兰给你的礼物,这女人鬼鬼祟祟的,放好后还不许我看,谁稀罕看啊。”
鱼幼薇忍俊不禁,她想到崔颖和罗兰二人向来不对付,即使在街上碰见了,也只会阴阳怪气地讥讽对方,真不知道二人间有何过节。她将首饰一一取出,随后把手伸到箱子里,一番摸按之下,终于让她发现了其中的一个暗格。
她将手小心翼翼地伸进去,摸出两张字条。看着这两张字条,她不禁有些哭笑不得:这就是她师傅送她的礼物?这才是薄礼吧?
谁知打开一看,她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有多愚蠢。这两张纸条上竟然是两张茶叶的秘方。一瞬间,罗兰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你觉得这两壶茶好喝吗?”
鱼幼薇笑着说道:“当然好喝啊!我就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
罗兰勾唇一笑:“你想不想要秘方啊?”
“当然想了!”她高兴得双目放光。
“你先自己琢磨一下,写两张秘方给我,我看看你能猜对几味药材。”
看到她慢慢垮下去的脸,罗兰愉悦地挑了挑眉。
她之前求了这么久都没求来的秘方,这次居然这么轻易的就到手了!如果自己能照着方子研制出这两款药茶,就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镇店之宝”啊!
鱼幼薇高兴得不知所措,她一把抱住母亲:“阿娘,今天真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一天!”
“你以后会有更多开心的时刻的。”鱼母微微一笑,温柔地搂住她。
鱼幼薇和母亲按照崔颖信里的吩咐,留下了一小部分首饰,其余的都拿去典当了。看着典当来的满满一袋金饼子,鱼母不由得按住胸口,险些晕厥过去。二人回到家里,忙将其收至木箱中,放入床底。
三月二十五,吏部铨试放榜前一日。
清晨,段书瑞正在家里练习写诗,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
这个点会是谁来呢?他狐疑地打开门,只见陈斯年站在门外,笑眯眯地看着他。
“师兄,您这是……”
陈斯年哈哈一笑:“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看看你,怎么,不请我进去坐坐?”
段书瑞连忙侧身请他进去。
陈斯年不疾不徐地进去,在他的书桌前坐下,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书桌上的东西:“修竹,你在做什么?如此全神贯注,隔了这么久才听到我敲门。”
段书瑞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方才在练习写诗,许是想的入迷了,对外界的声音也不敏感了。”
“差点忘了,此次来找你是有要事!”陈斯年认真地看着他,“修竹,你之前写过的文章可还留着?”
“我留了一部分手稿,不过您这是……”段书瑞有些摸不着头脑。
“把你最得意的几篇文章的手稿拿来,我想看看。”
面对这位在朝中担任要员的师兄,段书瑞不敢有丝毫忤逆,何况他坚信师兄不会害自己,于是他翻箱倒柜找出几份手稿,递给陈斯年。
陈斯年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然后将其按照顺序理好。
“嗯,写得不错嘛!”陈斯年赞赏地说道,“我那几位好友看了,想必也会青睐有加的。”
段书瑞这才恍然大悟:“这么说,您是为了增加我的知名度,帮助我获得更多官员的赏识……”
陈斯年摆了摆手:“你对拜谒一向不上心,我不帮你想想办法,难道就由着你在这里干耗着?”
段书瑞微微一笑,他的确不喜欢拜访权贵,陈斯年肯为他牵线搭桥,他自是求之不得,心中对这位师兄充满感激。
“修竹,你的文章做得不错,以后可以在这方面多精进一下。”陈斯年又看了一眼他的手稿,“诗歌方面的话你就尽力而为吧,不求写到最好,只要不拖后腿就可以了。”
“是。”
段书瑞想起一事,语气闷闷的开口:“师兄,我既参加了关试,又参加了书判拔萃科考试……也不知道朝廷何时会授予我官职呢?”
“这个你无须担心。”陈斯年劝慰道,“明天关试就要放榜了,结果一出,很快就会开始注拟的。”
(作者有话说:“关试”就是吏部诠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