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法外山脉的入口,在大峡谷的尽头,在入口旁边,有一面高大且厚实的石墙。这面石墙名为:赋诗岩。
但凡进入法外山脉脉心之人,能够活着从脉心出来,便可以在赋诗岩上留下一首诗。
五人走近赋诗岩,在赋诗岩面前来回踱步欣赏上面的诗词,上面的诗词全是都是高境法修留下的心得。
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人生领悟写成一首诗,留在赋诗岩上,让每一个来到法外山脉的法修都能清晰看见。
前人留诗,后人评价,赋诗岩上的每一首诗,观赏者都可以给予评价。
观赏者若觉得赋诗岩上某首诗写得很不错,便可以在这首诗的末尾画上一个小勾,表示赞赏。若观赏者们觉得某首诗写得很烂,则可以在诗词末尾留下一把小叉表示差评。
赋诗岩上,有三首赞赏很高的诗,这三首诗末尾全被一个个表示赞赏的小勾填满。
其一是蒋范的“将范”
其二是萧遥游的“逍遥游”
其三是王道的“景秀”
蒋范是第一任功法大帝在位时期的一名大将军,他曾经带领一个军队进入法外山脉,并涉足脉心,最后成功从里面出来,而且他军队里面的士兵没有一个因此牺牲,而是全员存活。
“将范”这首诗,就是他离开法外山脉时留下的。将范将范,将之典范,这便是“将范”这首诗的含义。
下面我们来欣赏蒋大将军笔下的“将范”
“将范”
赋诗人:蒋范
上把赤诚献明主,
下与将士同甘苦。
谈笑收尽君臣心,
一令号动百万兵。
赏完将范这首诗,姜隐忍不住赞叹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将风范啊!!!”
绫罗认可道:“与士兵患难与共,对君主赤胆忠心,确实不负将范之名!!”
姚天一本正经道:“其实我姚也有个将军梦...只可惜我生不逢时,若生在蒋大将军那个时代,我必然誓死追随蒋大将军!!!”
李绰看不见赋诗岩上的诗词,但听见其他人诵读出来的时候,他也被诗中文字震撼了。
“喂!你们快来看这首诗,这首诗被给予的赞赏也很高!”可可薇站在赋诗岩左边一角对其他人喊道。
众人问询而去,可可薇说的这首诗便是萧遥游的“逍遥游”
萧遥游是一名浪子,他的一生都在追逐自由,他去过功法大陆任何角落,天外天他上过,海外海他到过,山外山他也来过。
“逍遥游”这首诗便是他对自由的最高释义。
下面我们来欣赏萧遥游笔下的“逍遥游”
“逍遥游”
赋诗人:萧遥游
东赏日出西观霞,
浪荡天涯度年华,
此生若有自由在,
无需友情无需爱。
读完萧遥游留下的诗,可可薇疑惑道:
“萧遥游这人不要友情也不要爱情,只要自由,难道他不孤独吗?”
姜隐脑子里幻想着自己遨游四海的样子,口中呢喃道:
“孤不孤独我不知道,但萧遥游这人一定活得很逍遥!”
姚天直言不讳道:“其实我从小就有一个浪子梦,只可惜我遇见了可可薇,就不想浪了。”
“现在我只想和她有一个家!”
可可薇突然听见姚天这么一说,她是既开心又羞涩。
旁边绫罗则是掩面轻笑。
姜隐对姚天说道:“姚天,你不害臊吗?这里还有其他人,又不是只有你和可可薇。”
姚天对姜隐鄙夷道:“我姚天的爱,从来都是直白的,坦率的,从不遮掩的!”
“而你不过是个胆小的,懦弱的,不敢表达的怂货,你不配对我说三道四!”
姜隐轻笑道:“姚天你说的好听,女人爱听,那是因为你长得吸引女人目光,你若是长我这样,你只会比我更自卑。”
姚天摇了摇头,“不!姜隐,哪怕我长得像一头猪,我要把白菜拱烂!”
“你们别吵了,来看这首诗,法修们对这首诗的评价也很高!”绫罗站着赋诗岩右边一角对众人喊道。
四人朝绫罗走去,开始欣赏绫罗面前这首诗。
这首诗名为:“景秀”,是王道所写,王道当年进入法外山脉被法外山脉的秀丽景色吸引,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景秀”这首诗。
当今世上,有许多强者,这些强者都觉得自己无人能敌,都觉得自己势不可挡,但公认的功法之王只有一位,王只有一人,那便是王道。
王道也许不是最强,但王道却是最强的代言词。
下面就让我们代入王的视角,来欣赏法外山脉之美。
“景秀”
赋诗人:王道
霞透彩云间,
雁过群山巅。
薄雾林中起,
绘出山水篇。
王道诗里提到的景象便是法外山脉的景象。
五人赏完王道在赋诗岩上留下的诗,都不禁发出感慨。
姚天道:“这些强者,既强大又才华横溢,真是无所不能呀!!”
李绰道:“王道这人在斗国算是家喻户晓,斗国百姓常用三句话来形容他。”
“身世凄惨,人生颠沛,成就至高。”
姜隐心生敬佩的同时,也信誓旦旦道:“等我涉足了脉心地带,出来的时候我也要在赋诗岩上留下一首诗,这首诗会让日后来到这里的每一个法修,都叹为观止!!”
这时,绫罗又在赋诗岩上发现一首诗,在这首诗的末尾,也有许多观赏者留下的点评,不过全是清一色的小叉。
这首诗是便是当今四侠之一的诗侠贺兰沧水所写,诗词如下:
“追爱”
赋诗人:贺兰沧水
今日在此留首诗,
后世必当人人知 。
光阴似箭去得快,
黄花姑娘我最爱。
姑娘其实很好追,
才华不够钱来堆。
若再不得姑娘爱,
换个口味换个菜。
赏完诗词,绫罗从地上拾起一颗小石子,和其他观赏者一样,在这首诗的后面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错号
众人看了贺兰沧水留下的诗词后都纷纷和绫罗一样从地上拾起一颗小石子,在这首诗的后面画上了一个叉。
绫罗一直居住在好大一座山里面,对外界并不是很了解。
“这贺兰沧水,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