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
一块被爆炸掀飞的船壳碎块,落到了战情室舷窗之外的甲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吓得甲板上的一群船员们瞬间作鸟兽散。
离得近的那两艘海巡船上,倒也的确有倒霉蛋被这些喷溅而出的碎片给打着了,身上都挂了彩,一片鬼哭狼嚎。
当然,最惨的还是被电磁炮命中的那艘海巡船上的人。
虽然这种小破船,载员也就那么几十来号,76小水管主炮的备弹也就那么点,即使弹药库殉爆也不至于炸死整船的人,可在十几名运气不好的倒霉蛋被崩飞之后,没了船头的海巡船同样开始迅速入水,以至于在船尾的幸存者们都吓得亡魂皆冒,扑通扑通往下跳,也没人管什么损管不损管的了,拼了命地朝其他船游去...
...还搁船上搞损管,怕是还得挨炮啊!
一个月就那三千美刀月薪,玩什么命啊!
于是,一艘标排两千多吨,有驱逐舰主炮(指祖传奥托76小水管)的海巡船,就这么在半分钟不到的功夫里,迅速进水沉没。
很快就只剩一个高高翘起的船尾还浮在水面上,可以清晰看见上面附着的许多藤壶,还有那个依然徒劳无功地转着的螺旋桨。
“转、转向!”
说来也快,就是那么一分钟不到的功夫,就有几十号人或是被轰死、被殉爆炸死、来不及从舱室里逃出去以至于被一块沉下去淹死……惨重的伤亡让霍克特中校那颗从心而为的大脑再一次迅速运转起来,哆嗦着开口道。
他还得留着这有用之身赚钱交房产税、以免房子被银行拍卖、妻儿老小沦落街头当hobo呢,犯得着去海里跟那些淹死鬼作伴么?
不过,事到如今,再后悔也已经晚了。
霍克特中校话音刚落,又是‘轰隆’一声,舰队之中又一艘海巡船步了刚刚那个倒霉蛋的后尘。
这一次,大伙都看得更清楚了一些:
那疑似电磁炮质量弹的弹丸,来得实在太快,几乎是看见天上那银白光点波动了一瞬间的同一时刻,第二艘海巡船的舰桥位置直接就被撕开了,令人牙酸的金属断裂、崩碎声,几乎是和质量弹划过空气的尖啸同一时间响起。
“...至少在二十马赫以上!”
一名技术军士战战兢兢地说道,同时抹了一把额角的冷汗,脸色白得简直像是刚从冰水里捞出来一样。
电磁炮。
这肯定是电磁炮无疑了。
大伙都是懂行的,主流的防空导弹,虽然也超音速,速度也就几马赫而已,哪怕是重炮的炮弹,四五马赫都顶天了。
要快不是不能更快,问题是弹速和载荷本身就是一体相生的两个反面,同等装药、膛压的情况下,再怎么优化也优化不到哪里去。
炮弹,最起码火炮的炮弹,现阶段是远不可能有这么夸张的弹速的。
至于那威力就更夸张了——一炮轰断一艘有加固船舱的两千吨海巡船,整艘船像是被从舰桥给一棒子戳断了似的直接砸没了,这得是几十年前那种重甲炮舰的中、大口径主炮,才能有的威力!
必须承认,现代的反舰手段,如果单从‘刚性冲击’这一点上来说,普遍是不如二战末冷战初期的。
毕竟,这大半个世纪里,人类的军事科技进行了许多次的革新,在战略战术上都产生了相对应的变革,彼此之间已经相去甚远。
二战时期,巨舰大炮还未被航空机动作战所取代的时候,主力舰的设计思路是‘叠最厚的甲’,故此也得用‘最锋利的矛’来针对它。
但等喷气机、雷达、导弹等技术都成熟之后,叠重甲无疑就非常脑残了——没有雷达、无法全天候作战、慢腾腾的螺旋桨机都能轻易收拾大和武藏这种级别的巨无霸,若是等前者丢掉航弹、机炮换上制导炸弹或反舰导弹,那就更别提了。
就如同后世在陆军装甲体系之中发生的升级换代一样,也是在冷战时期,海军从‘甲弹对抗’的老路上走了出来,以导弹拦截取代了装甲硬碰硬,进入‘空海一体’、‘信息对抗’等诸多维度共同主导的复杂时代。
事到如今,已经没人叠甲,更没人堆高穿甲装药了。
——防空体系顶不住,反导系统无法拦截敌突防,那这仗就已经没法打了。
反过来说如果你的投射物能突破敌防空体系拦截,那就已经是赢了。
就是丢个装满tNt的炸药罐子都能击沉目标,谁还考虑要用什么15、16寸的大口径舰炮?
何况火炮那悲剧一样的精准度根本没法与现代导弹相比,两者就仿佛是弩箭与炮弹的区别,一个是被火药燃气弹射出去的无动力物体,另一个则自带发动机还自带战斗部,前者毫无疑问是比后者更‘浪费’的。
...然而。
到了磁轨炮的时代,这一切就又被颠倒过来了:
电磁炮的动力来源于电磁场所赋予的安倍力,与‘靠火药燃气‘推’出去’的传统火炮截然不同,相当于是能量利用效率上升了一个大台阶。
好比从投石变成弩箭,人力与机械力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这样的超强动能,赋予了它超高弹速和超级平滑的弹道,这直接导致它的精准度非常高,不同于那些有百分之几命中率就已经算是炮术熟练的传统舰炮,它们无需曲线跨射,在几十公里的尺度上都能进行‘目视直瞄’。
配合同样强大的观察设备,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现即摧毁’。
这也是星际时代技术革新后,陆地装甲单位又重新开始搞甲弹对抗的原因之一。
能量利用方式的升级,带来全方面性能的暴增,侵彻能力大幅强化的同时,让已有的传统战术一下子焕发了第二春。
不需要粗大冗长的炮管,不需要一个又一个的药包,更不需要傻大黑粗的穿甲弹头,只需要一座动力强劲的反应堆,一条载荷够高的电磁轨道,即使是比一辆公交车大不了多少的星际战机上,也能搭载磁轨炮——抛弃了发射药,备弹占用体积大幅缩小,无后坐力……这些也都是优点。
随便一发质量弹,就能让下方的敌对目标感受到仿佛457大拖鞋灌顶一般的毁灭打击,这哪是一堆薄皮小船能顶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