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郑君踕对旁边的祭氏武将喊道。随后,那武将乖乖的将剑收了起来。
待白驷也将刺刀收起,木耒又说道:“这五城我新国并非白得,而是以重宝从郑君手中购得。”
???郑君三人的脑袋中全都冒出了问号。
此时,寒汲从袖中摸出了一把散弹……错了,摸错袖子了。寒汲从另一个袖子里摸出一个锦盒,将其呈到郑君踕的桌案上。
“不知郑君是否听闻过随珠,或是垂棘之璧(前655年,假道伐虢用的宝物)?”木耒随口说道。
“这是……此物?”郑君踕对这突来的变化有些不知所措。
“此为夜明珠,其价值连城,为大国之重宝。以此物换五城,郑君亦不亏也。”寒汲向郑君踕介绍道。
“今夜,郑君便知这是一国重宝,以此易五城,郑国无亏也。以此宝傍身,于危急时刻,或可救郑国一命。”木耒又补充道。
……
首日的会谈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郑君踕满心期待的等着天黑,想一睹国之重宝的风采,也盘算着明日的会盟,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这个年轻人。
随着天越来越黑,郑君的心情也由惊喜变为狂喜,这个黄色的夜光珠,如太阳那般温暖着他的心。
一众大夫都评论起来:
“新人无知,竟以如此之宝换5座城池!”
“君上得此重宝,乃是我郑国之幸!”
“如此重宝,不知天下有无出其之右者!”
“这新人哪是讨要城池?分明是借机献宝!”
“新君头脑必是被雷击坏,不然做出不出如此蠢事!哈哈~~”
“今日我于台上近观新君,纵使新军能征善战,但其国君不智,不识国宝,新国气数将尽。”
“诸君万不可将今日之事,传入他人之耳,否则有人会觊觎我郑国之宝。”
……
第二日一早,叔詹便早早的来到了新军的营地。
他带来了郑君的诚意,郑君已应允将五城割给新国,他今日过来,便是和新国一同商量具体细节的。
又过了一两日,叔詹和寒汲敲定了此次盟约的所有细节。
一。郑国将六座城池给予新国(怀邑、隰郕、州县、宁邑、邢丘、鄇田),两国的恩怨就此了结。这六座城池之中的邑大夫,皆由郑国召回。
二。新国的货物,能够在郑地畅通无阻的销售;郑国的货物,也可以在新国畅通无阻的销售。两国对双方货物,仅收取10%的税金。
三。新国在邢丘开设互市,即免税区,郑国商人携货物在此与新国交易,可免除税金。
四。两国学子,皆可在对方国内学习两国文化。
五。此前两战中,被新国俘虏的郑国士卒归新国所有。这些被俘之人的家眷,如有愿前往新国者,郑国需放行,不得阻拦。蔡仲大夫已打算留在新国,需将他的所有家眷和子嗣一并送往新国。
六。新国崇尚不结盟,所以新国也不会与郑国结盟。所有他国对郑国的敌对行动,新国也不会参加。
七。新国为郑国的飞地提供便利,郑国士卒商贾,经过新国领土前往飞地不受约束,但不得干扰新国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寒汲和叔詹敲定了这些会盟的条款后,木耒又一次和郑君再次登台,歃血为盟,并铸鼎铭记此事。至于那国宝的事情,谁都没有提。
会盟完毕,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这六座城池交接完毕。
共伯和寒汲等人,又从各城邑中,选出合适的人暂代县令,并紧急从邯郸调来一批人,协助他们管理各城邑。
郑新这次会盟,被称为宁之盟。宁之盟为新国带来了五万多的人口,也将新国的领土直插入了中原。
现在,新国和宋国最近的地方,相距也不过百里左右,能大大拓展新国的贸易范围。
木耒一行人返回邯郸的时候,已是春播的时候了。这次南征,他出去了半年多的时间,但收获也是巨大的。
此次南征,共获得较大的城池达到17个之多;获得的人口,达到十万人之多,加上前来投奔的家眷,以及被俘和被的阉的赤狄,总共获的人口,能达到十二万人以上。
经此一战,新国的版图又一次扩大,使新国总人口达到了40多万,俨然成为一个大国,且是武力充沛的大国。
木耒又研究了几次地图,发现能够被新国攻陷的地方,只剩下山西了,但新国现在也真的需要休养生息了。
木耒在征得共伯的同意下,将其敕封为中大夫,令其坐镇共邑,统领,西南新国西南的11座城邑,即名义上的郡守。
朝歌周围的六座城邑,皆划归邯郸所管辖,并在朝歌开设互市,与附近各国进行贸易。
新国立国四五载,现在达到了空前的强盛。现在木耒还要详细的研究一下,晋升一些人员的爵位,调整扩大军队的规模,以及制定法律等。
除此之外,木耒心心念念的大船,也正在制作中。他多么想新国的大船,能将天津口的食盐运抵到邢丘(河南温县)。到那时,天下谁能奈我何?
新都邯郸的山河学院,马上就要完工了。木耒命令寒汲,向各国使馆发出通知:各国的有识之士,皆可到邯郸就学。学业有成者,还会学到新国秘不外传的工艺,如制糖、制酒、毛衣等。
(有话说有当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