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扒到溪边,捧起水来喝了几口,心里想:
“怎么才能把这水带回去给娘喝呢?”
他站起身来,四处张望,远远看见山顶上有个小庵。
李逵心想:
“太好了!”
于是攀着藤蔓,爬上了庵前。
推开门一看,原来是个泗州大圣祠堂,前面有个石香炉。
李逵用手去搬,发现香炉是和底座连在一起的,根本搬不动。
他一怒之下,连底座一起搬起来,往石阶上一磕,把香炉磕了下来。
他拿着香炉回到溪边,把香炉浸在水里,拔了些乱草,把香炉洗干净,装了半香炉水,双手捧着,沿着原路返回。
李逵回到松树边,发现母亲不见了,只见朴刀还插在那里。
他叫了几声“娘”,却没有任何回应。李逵定睛一看,四下里都找不到母亲的踪影。
走了不到三十步,只见草地上有一滩血迹。
李逵心里越发疑惑,顺着血迹找去,来到一个大洞口,只见两只小老虎正在舔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一惊,想道:
“我从梁山泊回来,特地来接老娘,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被你们吃了!”
“这老虎拖着的人腿,不是我娘的还能是谁的!”
他心头怒火中烧,黄须竖起,提起朴刀,朝那两只小老虎刺去。
其中一只小老虎被刺中,张牙舞爪地扑过来,被李逵一刀刺死。
另一只小老虎吓得钻进了洞里,李逵追进洞里,也把它刺死了。
李逵刚钻进老虎洞,就听见外面有动静。
他伏在洞里往外看,只见一只母老虎张牙舞爪地朝洞口走来。
李逵心想:
“正是你这畜生吃了我娘!”
他放下朴刀,从腰间拔出腰刀。
那母老虎走到洞口,先用尾巴往洞里一扫,然后后半截身子坐进了洞里。
李逵在洞里看得清楚,趁母老虎尾巴扫过的瞬间,用尽全力,一刀刺向母老虎的肛门。
李逵用力过猛,连刀柄都刺了进去。
那母老虎惨叫一声,带着刀跳过了溪涧,逃走了。
李逵拿起朴刀,追出洞口。
那老虎负伤疼痛,直接冲下了山岩。
李逵正要追赶,忽然一阵狂风卷起,吹得树叶如雨般落下。
自古道:
“云生从龙,风生从虎。”
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一声大吼,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
李逵看那大虫,只见:
一声吼叫轰霹雳,两眼圆睁闪电光。
摇头摆尾欺存孝,舞爪张牙啖狄梁。
~~~~
一声吼叫如同轰雷霹雳,两只眼睛圆睁好似闪电光芒。
摇头摆尾能欺负李存孝,舞爪张牙要吞食狄仁杰和梁国公(狄梁公,指狄仁杰)。
那猛虎朝李逵猛扑过来,李逵却不慌不忙,趁着老虎扑来的势头,手起一刀,正中老虎的下颌。
老虎被这一刀刺中,再也无法继续扑击,一来因为疼痛难忍,二来气管被伤。
老虎退了不到五七步,只听“轰”的一声,像半座山倒塌一般,瞬间死在了岩下。
李逵一口气杀死了母虎和三只小虎,又回到虎窝边,提着刀仔细查看了一遍,生怕还有其他的老虎,但已经没有任何踪迹了。
李逵也感到十分疲惫,便走到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亮。
第二天早晨,李逵回到虎窝边,收拾了母亲的两条腿和剩下的遗骨,用布衫包裹好,带到泗州大圣庵后面,挖了一个土坑,将母亲的遗骨安葬了。
李逵大哭了一场,心中悲痛万分。
有诗为证:
沂岭西风九月秋,雌雄猛虎聚林丘。
因将老母身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
手执钢刀探虎穴,心如烈火报冤仇。
立诛四虎威神力,千古传名李铁牛。
~~~~
在沂岭西风吹拂的九月秋天,公虎母虎聚集在山林山丘。
因为老母的身躯被老虎吞食,导致英雄血泪流淌。
手里拿着钢刀探寻虎穴,心中如同烈火要报这冤仇。
立刻诛杀四只老虎展现出威风神力,千古流传名声的是李铁牛。
李逵此时又饿又渴,便收拾好包裹,提着朴刀,慢慢寻路走下岭来。
只见五七个猎户正在那里收拾窝弓和弩箭。
他们见李逵满身血污,从岭上走下来,都吃了一惊,问道:
“你这客人莫非是山神土地?怎么敢独自过岭来?”
李逵听了,心里寻思道:
“如今沂水县正出榜悬赏三千贯钱捉我,我怎么能说实话?”
“只能编个谎了。”
于是答道:
“我是个过路的客人。”
“昨夜和我娘一起过岭,因我娘口渴要喝水,我去岭下取水,结果那大虫把我娘拖去吃了。”
“我一路寻到虎巢里,先杀了两个小虎,后杀了两个大虎。”
“在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亮,才下山来。”
众猎户听了,齐声叫道:
“不信!你一个人怎么能杀得了四只虎?”
“就算是李存孝和子路那样的英雄,也只能打死一只虎。”
“那两个小虎倒不算什么,但那两只大虎可非同小可。”
“我们为了这两只畜生,不知挨了多少棍棒。”
“这条沂岭自从有了这窝虎,已经三五个月没人敢走了。”
“我们不信!你莫不是在骗我们?”
李逵说道:
“我又不是这里的人,没必要骗你们!”
“你们若不信,我带你们上岭去看看,顺便叫些人来把虎扛下来。”
众猎户听了,说道:
“如果真有这事,我们自然会重重谢你。这可是好事!”
于是众猎户打起呼哨,不一会儿,聚起了三五十人,都拿着挠钩、枪棒,跟着李逵再次上岭。
此时天已大亮,众人来到山顶,远远望见虎窝边果然有两只小虎被杀,一只在窝内,一只在窝外;
一只母老虎死在山岩边;一只雄虎死在泗州大圣庙前。
众猎户见四只老虎都被杀死,个个欢喜,便用绳子将老虎捆好,众人一起扛着老虎下了岭,还邀请李逵一同去请赏。
同时,他们派人先去通知里正和上户,大家都来迎接,将老虎抬到一个大户人家,名叫曹太公的庄上。
这曹太公原本是个闲散的小吏,专在乡里横行霸道,近来发了些横财,但为人品行不端。
曹太公亲自出来迎接,与李逵相见后,邀请他到草堂上坐下,详细询问杀虎的经过。
李逵便把昨夜和母亲一起到岭上,因母亲口渴要喝水,结果母亲被老虎拖走,自己一怒之下杀了四只老虎的经过说了一遍。
众人听了都惊呆了。
曹太公问道:
“壮士高姓大名?”
李逵答道:
“我姓张,没有名字,大家都叫我张大胆。”
曹太公赞叹道:
“果然是个大胆的壮士!”
“若不是胆大,怎么能杀得了四只老虎!”
一边说着,一边叫人安排酒菜款待李逵。
众人对李逵的英勇行为赞不绝口,纷纷向他敬酒。
李逵虽然心中挂念母亲的惨死,但见众人如此热情,也不好推辞,只得暂时应付。
他心里明白,自己身份特殊,不能久留,便暗自盘算着如何脱身。
且说村里人得知沂岭上杀了四只老虎,老虎被抬到曹太公家。
消息传遍了附近的村庄和店铺,哄动了前村后村,连山里的偏僻人家也纷纷赶来,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地来看老虎。
大家进了曹太公家,见曹太公正招待那位打虎的壮士在厅上喝酒。
人群中却有李鬼的老婆,她逃到前村的爹娘家里,也随着众人来看老虎。
她一眼便认出了李逵的模样,慌忙跑回家对爹娘说道:
“这个杀虎的黑大汉,就是杀了我相公、烧了我屋子的那个人。”
“他正是梁山泊的黑旋风李逵!”
李鬼的爹娘听了,连忙去报告里正。
里正听了,说道:
“他既然是黑旋风,那正是岭后百丈村打死了人的李逵,逃到江州后又犯事,官府已经行文到本县原籍追捕他。”
“如今官府悬赏三千贯钱捉拿他,没想到他竟然跑到这里来了!”
里正暗地里派人去请曹太公来商议。
曹太公借口换衣服,急忙赶到里正家。
里正说道:
“这个杀虎的壮士,正是岭后百丈村的黑旋风李逵。”
“现在官府正下令捉拿他。”
曹太公说道:
“你们要打听清楚。”
“如果不是他,反倒惹出麻烦。”
“如果真是他,那倒好办。”
“要抓他也容易;只怕不是他,那就难办了。”
里正说道:
“只有李鬼的老婆认得他。”
“她曾在家里给这个人做饭,亲眼见到李逵杀了李鬼。”
曹太公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暂且只管置办酒席招待他,然后问他:这次杀了老虎,是要去县里请功,还是在村里讨赏?”
“如果他不肯去县里请功,那肯定就是黑旋风了。”
“我们让人轮流给他敬酒,把他灌醉,绑在这里,再去报告本县,派都头来抓他。”
“这样便可万无一失。”
众人听了都说道:
“说得对。”
里正便与众人商量定了。
有《浣溪沙》词为证:
杀却凶人毁却房,西风林下路匆忙,忽逢猛虎聚前冈。
格杀虽除村岭患,潜谋难免报仇殃,脱离罗网更高强。
~~~~
杀了恶人毁了房,在西风林中的道路上匆忙,忽然遇到猛虎聚集在前冈。
格杀虽然除去了村岭的祸患,暗中的图谋难免招来报仇的灾殃,想要脱离罗网更要本领高强。
曹太公回家后,热情款待李逵,一面吩咐置办酒席,一面说道:
“刚才有些怠慢,请壮士不要见怪。”
“请壮士解下腰间的包裹,放下朴刀,放松坐一坐。”
李逵说道:
“好,好!我的腰刀已经刺在母老虎的肚子里了,只有刀鞘在这里。”
“如果你们剥虎皮时找到了,记得还给我。”
曹太公说道:
“壮士放心,我这里有的是好刀,送一把给壮士带着。”
李逵解下腰间的刀鞘和包裹,都交给庄客收好,然后把朴刀靠在墙边。
曹太公叫人端来大盘的肉和大壶的酒,众多大户、里正和猎户等人轮番给李逵敬酒,大碗大杯地劝他喝。
曹太公又问道:
“不知壮士是要把这老虎送到县里请功,还是在这里讨些赏钱?”
李逵说道:
“我是个过路的客人,时间紧迫。”
“偶然杀了这窝老虎,不用去县里请功。”
“在这里讨些赏钱就行了。如果没有,我也就走了。”
曹太公说道:
“怎么敢怠慢壮士!”
“稍后村里会凑些盘缠送给壮士。”
“我这里自然会派人把老虎送到县里去。”
李逵说道:
“先借我一件布衫换下这身血污的衣服。”
曹太公说道:
“有,有。”随即取来一件细青布衲袄,给李逵换上。
只见门前鼓声响起,笛声悠扬,众人纷纷给李逵敬酒庆贺。
一杯冷酒,一杯热酒,李逵不知是计,只顾开怀畅饮,完全忘记了宋江之前的叮嘱。
不到两个时辰,李逵就被灌得酩酊大醉,站都站不稳了。
众人把他扶到后堂的空屋里,放倒在一条板凳上,用两条绳子连板凳一起绑住。
里正随即带人飞快地去县里报信,并带着李鬼的老婆去做原告,补了一纸状子。
此时消息传遍了沂水县,知县听说后大惊,连忙升堂问道:
“黑旋风被抓住了吗?”
“这可是谋反的人,千万不能让他跑了!”
原告人和猎户们回答说:
“他被绑在本乡曹大户家里。”
“因为没人能制得住他,怕路上出意外,不敢押解过来。”
知县随即叫来本县的都头,吩咐他去把李逵押来。
这时,厅前转过一个都头来应命。
那人是谁?
有诗为证:
面阔眉浓须鬓赤,双睛碧绿似番人。
沂水县中青眼虎,豪杰都头是李云。
~~~~
他脸很宽,眉毛浓密,胡须泛红,双眼碧绿,就像外族人。
在沂水县里被称作“青眼虎”的豪杰都头,就是李云。
当下知县叫李云上厅来吩咐道:
“沂岭下曹大户庄上抓住了黑旋风李逵。”
“你多带些人去,悄悄把他押解来,不要惊动村里的人,免得让他跑了。”
李都头领命下厅,点了三十个老练的土兵,各自带上器械,直奔沂岭村而去。
这沂水县是个小地方,消息传得很快。
街市上已经传开了,说道:
“抓住了闹江州的黑旋风,现在派李都头去押解他。”
朱贵在东庄门外朱富家听到了这个消息,慌忙到后面找兄弟朱富商量:
“这黑厮又出事了!”
“怎么救他?”
“宋公明特地派我来打听消息,怕他出事。”
“现在他被抓了,我要是救不了他,怎么回山寨见哥哥?这可怎么办!”
朱富说道:
“大哥别慌。”
“这李都头本事了得,三五十个人都近不了他的身。”
“我们两个人同心协力,也不敢硬拼。”
“只能智取,不能力敌。李云平时最疼我,常常教我使些器械。我有个办法对付他,只是我们在这里待不下去了。”
“今晚煮上三二十斤肉,准备十几瓶酒,把肉切成大块,拌上蒙汗药。”
“我们两个五更天带上几个伙计,挑着酒肉在半路僻静处等他。”
“等他押解李逵经过时,假装给他贺喜,把酒肉给他们吃,等他们都麻翻了,再救李逵,怎么样?”
朱贵说道:
“这计策太好了!”
“事不宜迟,赶紧准备,早点行动!”
朱富说道:
“只是李云平时不喝酒,就算麻翻了,醒得也快。”
“还有件事:要是以后被他知道了,我们在这里就待不下去了。”
朱贵说道:
“兄弟,你在这里卖酒也没什么出息。”
“不如带上家小,跟我上山,一起入伙,论秤分金银,换套好衣服,岂不快活!”
“今晚就叫两个伙计找辆车,先送你娘子和细软行李上路,约在十里牌等我们,然后一起上山。”
“我包里正好有一包蒙汗药,李云不喝酒的话,就在肉里多放些,逼他多吃点,也能麻倒他。”
“救了李逵,一起上山,有什么不好?”
朱富说道:
“哥哥说得对。”
于是叫人找来一辆车,打点好三五个包裹,放在车上,家里的粗重物品都扔了。
朱富让娘子和儿女上了车,吩咐两个伙计跟着。
车子先走,救了李逵后,他们随后跟上。
有诗为证:
杀人放火惯为非,好似於菟插翅飞。
朱贵不施邀截计,定担枷锁入圜扉。
~~~~
杀人放火惯常做坏事,好似老虎插上翅膀飞。
朱贵不施展拦截的计策,定然要担着枷锁进监狱。
且说朱贵、朱富当夜煮好了肉,切成大块,拌上蒙汗药,连酒一起装成两担,带了二三十个空碗,还有一些拌了药的菜蔬,以防有人不吃肉也能中招。
两担酒肉由两个伙计各挑一担,朱贵和朱富自己则提了些果盒之类的东西。
四更天前后,他们直接来到僻静的山路口,坐等李云一行人。
天刚亮,远远地听到敲锣声,朱贵迎到路口。
只见那三十来个土兵,在村里喝了半夜酒,四更前后押着被反绑的李逵过来。
后面李都头坐在轿子上。眼看他们走近了,朱富便上前拦住,叫道:
“师父,恭喜!小弟特来迎接。”
他从桶里舀了一壶酒,斟了一大杯,劝李云喝。
朱贵则端着肉,伙计捧着果盒。
李云见了,慌忙下轿,跳上前来说道:
“贤弟,何必这么远来接我!”
朱富说道:
“略表徒弟的孝心。”
李云接过酒,到嘴边却不喝。
朱富跪下说道:
“小弟知道师父不喝酒,但今日这杯喜酒,还请喝半盏,算是徒弟的一点心意。”
李云推辞不过,勉强喝了两口。
朱富又说道:
“师父不喝酒,那就请吃点肉。”
李云说道:
“夜里已经吃饱了,吃不下。”
朱富说道:
“师父走了这么远的路,肚子也该饿了。”
“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随便吃点,也算给小弟一个面子。”
他拣了两块好的肉递过来。
李云见他如此殷勤,只得勉强吃了两块。
朱富又劝上户、里正和猎户等人喝酒,每人都劝了三杯。
朱贵则叫土兵和庄客们都来吃酒。
这伙人哪里管酒肉是冷是热、好吃不好吃,只顾往嘴里塞,风卷残云一般,抢着吃光了。
李逵瞪着眼睛,看了朱贵和朱富一眼,心里明白他们用了计,故意喊道:
“你们也请我吃点!”
朱贵喝道:
“你是歹人,哪有酒肉给你吃!你这杀才,快闭嘴!”
李云看着土兵,喝道:
“快走!”
只见那些土兵一个个面面相觑,动弹不得,口颤脚麻,纷纷跌倒在地。
李云急叫:
“中计了!”
他刚要上前,自己也觉得头重脚轻,软成一堆,晕倒在地。
这时,朱贵和朱富各夺了一条朴刀,喝道:
“孩儿们别跑!”
两人挺起朴刀,追赶那些没吃酒肉的庄客和看热闹的人。
跑得快的逃走了,跑得慢的就被刺死在地。
李逵大叫一声,挣断了绑缚的麻绳,夺过一条朴刀,要杀李云。
朱富慌忙拦住,叫道:
“别害他!”
“他是我师父,为人最好。”
“你只管先走。”
李逵应道:
“不杀了曹太公那老驴,我出不了这口气!”
李逵追上,手起一朴刀,先刺死了曹太公和李鬼的老婆,接着又把里正杀了。
他杀得性起,把猎户一个个刺死,那三十来个土兵也都被他杀了。
那些看热闹的人和庄客们,只恨爹娘少生了两只脚,拼命往深村野路逃命去了。
李逵还在四处寻人厮杀,朱贵喝道:
“不关看热闹的人的事,别乱伤人!”
慌忙拦住他。
李逵这才停手,从土兵身上剥了两件衣服穿上。
三个人提着朴刀,准备从小路离开。
朱富说道:
“不好,我这样反而害了师父的性命!”
“他醒来后,怎么向知县交代?”
“他一定会追来。”
“你们两个先走,我等他一会儿。”
“我想起他以前教导了我的恩义,而且他为人忠直,等他追来,我就劝他一起上山入伙,也算报答他的恩情,免得他回县里受苦。”
朱贵说道:
“兄弟,你说得对。”
“我先去跟着车子走,留李逵在路边帮你等他。”
“只是李云那厮吃的药少,不到一个时辰就会醒。”
“如果他不追来,你们两个就别执迷不悟地等他了。”
朱富说道:
“这是自然。”
于是朱贵先行离开了。
只说朱富和李逵坐在路边等候。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只见李云挺着一条朴刀,飞快地追来,大喊道:
“强贼别跑!”
李逵见他来势汹汹,跳起身,挺着朴刀迎上去,生怕伤了朱富。
正是:
梁山泊内添双虎,
聚义厅前庆四人。
毕竟黑旋风斗青眼虎,二人胜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