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惊鸿看向扶苏,问:“你知道发大财的机会在哪吗?”
扶苏无奈地看着赵惊鸿,“大哥,非要这么算吗?”
“那是自然!”赵惊鸿道:“忘了我之前怎么教你的,一切都是一笔经济账!杀人放火金腰带,烧杀抢掠是最赚钱的!”
“这些家族,就是硕鼠,他们搜刮百姓那么久,我们搜刮一下他们怎么了?这还没打仗呢,真到了打仗的时候,我还需要理由,直接摘了他们的脑袋,抄了他们的家!”
扶苏无奈,“大哥比我心狠。”
赵惊鸿沉声道:“心不狠站不稳,有时候,就是需要一些手段,否则的话,单凭咱们老老实实做事,能够多少成果?古今成大事者,谁没有点手段?谁手里不沾染鲜血?”
“你看你父皇,他能够成就今日之伟业,手底下的人命少吗?”赵惊鸿问。
扶苏一阵沉默。
他明白,这些道理他都明白。
只是做的时候,于心不忍。
“所以啊!”赵惊鸿拍了拍扶苏的脑袋,“你不愿意做,我做便可!”
说完,赵惊鸿眸中满是坚定,眼底还有一抹寒芒闪烁。
他前世生活的时候,更加和平,别说杀人了,连只鸡都没杀过,但为了生存,只能狠!
这时候,林瑾搓着手走进来,郁闷道:“大哥二哥,那个李右的嘴是真硬啊!非要说见陛下,说自己愿望,这么多天了,一点信息没透露出来。”
赵惊鸿给林瑾安排了任务,时不时地审讯一下李右,也没让林瑾用刑,所以审讯进度比较慢。
“其他人呢?”赵惊鸿问。
林瑾道:“其他人交代了很多,但都是一些小事,想要扳倒李右,不太可能。”
赵惊鸿笑了,“我又没想着扳倒李右,只是李右影响了咱们的计划而已,要是他没什么问题,等上郡的事情解决完,还是会让他回去的。”
“哦!这样啊!”林瑾道:“我以为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呢,那咱们岂不是冤枉他了?”
“冤枉是不可能冤枉的,手底下干净与否的问题而已。”赵惊鸿随口道。
扶苏蹙眉看着赵惊鸿,“大哥,若李右什么也没做,他只是贪心权利,咱们这样做,会不会让其寒心啊?”
赵惊鸿看着扶苏,“冤枉又如何?不冤枉又如何?咱们又没杀他?古今成大事者,挡我者死!他挡了咱们的路,我只是关他几天,若他真的无辜,还会放他回去,他有何损失?而且我还现场教学,教他怎么做一个父母官。”
“等他回去的时候,重新做他的郡丞,而且上郡被张良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富足,他还要感谢咱们的。”
“你以后是要做君王的人,不能抱着宁可自己受委屈,不让臣子受委屈这种心态。而且,李右并非什么好人。他此次来上郡所意为何?”
“给你推荐司马无归只是其一,是他发展自己势力的一种手段罢了。其二,便是来夺权的,他虽为郡丞,但是却想要郡守的权利。想要架空蒙恬,想要架空你。”
“一个想要夺权的臣子,已有取死之道。”
“若有朝一日,不管是我,亦或者张良、林瑾,想要架空你的权利,到时候,你也不可手软!因为,你是君王,要始终掌握绝对的掌控权,否则,大秦危矣。”
“就如同你父皇和吕不韦一样,若你父皇被吕不韦架空,朝堂之上,皆是吕不韦的人,你父皇的诏令不可出咸阳宫,那又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扶苏蹙眉,“我相信大哥三弟四弟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
“自然不会!我只是提醒你,不管是谁,不该碰的权利不要碰,如同龙有逆鳞,触之即死。”赵惊鸿道。
“我明白了!”扶苏点头。
……
转眼又过了几日。
上郡百姓,基本上都领到了衣物,还有一些偏远的村落,尚未能发放完毕。
这一日,上郡城内,又张贴了一张告示。
上郡百姓也知道,只要张贴告示,必然有大事发生。
百姓们纷纷凑到了城门口,观看上面的内容。
有读书人看了,不由得连连惊呼。
“疯了!这年轻的郡守是疯了吗?那可是火炉啊,听说一个火炉就要售卖两千钱!这是要免费发给上郡百姓?”
“这需要投入多少钱财?封了!这是要彻底封了!”
“这是扶苏公子要做的,扶苏公子真乃当世圣君也!”
百姓们见这些读书人这么激动,纷纷询问怎么回事。
有热心的读书人对百姓解释道:“上郡要给百姓们发放火炉,就是前段时日在上郡售卖的那种,一个火炉就要两千钱呢!只要是上郡百姓,凭借户籍,前去郡守府,皆可一户领取一个火炉,需要押金一百钱。待冬日过后,只要火炉不是损坏太严重,就可退换押金。”
百姓们一听,都震惊了。
一个火炉两千钱,竟然要免费给他们用。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宛若山头般的馅饼啊!
他们都不敢信。
“这是真的假的?”
“两千钱啊,给我我也不敢用啊!”
“万一被人偷盗走了怎么办?”
“就是啊!就算给我们火炉,我们也烧不起木柴啊,这一个冬日烧下来,岂不是要倾家荡产。”
也有人知道石涅的事情,说道:“石涅那么贵,我们根本用不起啊!”
读书人说道:“这点扶苏公子和张良郡守也为大家想到了,凭借户籍证明,每月可以二十钱一石的价格,从郡守府购置一石的煤饼,跟石涅差不多,耐燃,可取暖,可做饭。”
“若是没有钱的话,可以在郡守府报名,前期以工抵债,去劳作换取煤饼。就算交不起押金,也没关系,只要去参工,七日便可抵扣押金,并且每日可管两顿饭,且有地方居住。”
“就算以工抵债,前去劳作,也可一日两餐。”
听到这话,百姓们沸腾了。
“扶苏公子仁慈!张良大人仁慈啊!不愧是咱们上郡百姓的父母官啊!”
“呜呜!扶苏公子和张良大人对咱们实在是太好了啊!”
“为何要对我等草民如此好,我们该如何回报,如何回报啊!”
许多百姓不语,只是跪下来磕头,不断磕头,以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