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卫青致仕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大汉,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震惊了。
卫青啊,当今卫王,皇亲国戚,也是大汉的强盛立下赫赫战功的民族英雄。
堂堂名垂青史的人物,现在他的影响力丝毫不下于汉武帝。
民间甚至很多人都为他立了五神庙,以示敬畏,却不想说辞职就辞职了?
而且不只是卫青请辞,就连凿空西域同样声名远播的博望侯张骞,也一起告老还乡!
并且,陛下,还批准了!
大汉的天又要变了啊!
长安的集市上,平日里喧闹嘈杂的买卖声此刻被人们对卫青和张骞请辞的讨论所取代。
一位卖布的老者,停下手中的活计,重重地叹了口气,对身旁的顾客说道:“卫青丞相啊,那可是为咱大汉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匈奴进犯时,要不是他率军出征,保家卫国,咱们哪能过上这太平日子。如今他要走了,实在是可惜!”
顾客也连连点头,一脸惋惜:“
是啊,还有张骞大人,出使西域,给咱带来了那么多新奇玩意儿,让咱大汉的威名远扬。这两位大人一走,朝堂可怎么办哟。”
而在其他地方,很多年轻力壮的后生聚在一起,满脸愤慨。
其中一个小伙子挥舞着拳头说道:“这陈文锦和李向田,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肯定是他们在背后搞鬼,逼得卫青丞相和张骞大人辞官。咱可不能就这么看着,得为两位大人讨个说法!”
众人纷纷响应,叫嚷着要去官府请愿,抗议陈文锦和李向田一党的所作所为。
而在偏远的郡县,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为卫青和张骞祈福。
他们在空旷的场地上,摆上祭品,点燃香火,诚心叩拜,口中念念有词:“卫青丞相、张骞大人,感谢你们为咱老百姓做的一切,愿你们往后的日子平安顺遂。”
一位老妇人眼中含泪,说道:“这两位大人,心里装着咱老百姓,如今却要离开朝堂,老天真是不长眼呐!”
随着民众不满情绪的蔓延,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游行抗议。百姓们举着写有“还我卫青,还我张骞”“严惩奸佞,还朝堂清明”的牌子,走上街头。
他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如汹涌的浪潮,表达着对陈文锦和李向田一党的公然反对,也传递着对卫青和张骞的深深不舍与感激。
而这些民间的反应,也如同星星之火,逐渐在大汉的土地上蔓延开来,对朝堂局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时的田千秋身体稍微恢复了一点,在府中处理一些简单公务,下人匆匆来报:
“大人,听闻卫青丞相和张骞大人已向陛下请辞,且陛下已然应允。”
田千秋手中的毛笔猛地一顿,墨汁在竹简上晕染开来,他缓缓抬起头,眼神中满是震惊与忧虑。
“此事当真?”
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可置信。
他起身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
卫青,身为三朝元老,手握重兵,在朝堂上威望极高,多年来为大汉抵御外敌、稳固边疆,其功绩无人能及;
张骞,开拓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为大汉带来了无尽的商贸与文化交流,对国家发展意义非凡。此二人皆是国之栋梁,如今竟双双请辞,这朝堂局势怕是要风云突变了。
“陈文锦、李向田,好手段啊。”
田千秋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他心里清楚,这背后定是陈文锦和李向田一党在作祟。
这二人自上位以来,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如今更是逼走了两位肱骨之臣,朝堂之上怕是再无人能制衡他们了。
长此以往,大汉的江山社稷恐将陷入危机。
思索片刻,田千秋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不行,我不能坐视不管。我虽官职不高,但身为大汉臣子,当为朝廷分忧。”
他决定即刻进宫,面见刘据,恳请陛下重新考量此事,同时也提醒陛下警惕陈文锦和李向田一党的势力扩张,以免朝堂陷入混乱,大汉陷入困境。
诏狱之中,阴暗潮湿,腐臭之气弥漫。
霍光浑身伤痕累累,虚弱地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铁链碰撞发出沉闷声响。
这时,狱卒凑近牢门,低声说道:“霍大人,听闻卫青丞相和张骞大人请辞,陛下已然同意。”
霍光原本黯淡的双眼瞬间瞪大,脸上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
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因伤口剧痛又跌坐回去,发出一声闷哼。
“你说什么?卫青丞相和张骞大人……请辞了?”
霍光的声音沙哑而颤抖,充满了惊愕。
他靠在墙上,眼神空洞地望着诏狱的黑暗角落,心中五味杂陈。
卫青,那是朝堂上的定海神针,多年来南征北战,为大汉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其沉稳的处事风格与卓越的军事才能,一直是霍光极为敬重的。
张骞,开辟西域商路,让大汉的威名远扬四方,他的冒险精神与远见卓识,也令霍光钦佩不已。如今,这两位国之栋梁竟先后离去。
“陈文锦、李向田,你们好狠的心!”
霍光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他深知,这背后必定是那两个奸佞小人在兴风作浪,逼走了卫青和张骞,朝堂之上还有谁能制衡他们?大汉的朝堂怕是要陷入更深的黑暗了。
霍光满心无奈与痛心,他虽深陷诏狱,却心系朝堂。自己一身清白,却遭此大难,如今又听闻两位重臣请辞,他恨不能立刻冲出去,为朝堂力挽狂澜,可却被这枷锁禁锢,动弹不得。
“陛下啊,您为何如此糊涂,听信奸佞之言,让忠良蒙冤,让朝堂陷入如此危局……”
霍光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对朝堂局势的担忧,也有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悲叹。
而这样的情况,在大汉个的各处也同样在发生,更多人则是斥责陈文锦和李向田一党的结党营私,逼走了卫青和张骞。
至于天子刘据,最多便是说些被奸臣蒙蔽等等。
毕竟刘据登基原来的功绩和影响力摆在那里,饶是现在连汉武帝真正回来了,也远远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