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意带着孩子,拎着大包小包,终于从火车上下来,回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家。
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一踏入家门,她就感觉浑身的疲惫和紧绷瞬间消散,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京都确实繁华,明家的房子也宽敞气派,可在李诗意心里,那始终不是自己的家,住着总觉得浑身不自在。
再看自己这两间小小的屋子,虽然空间不大,但处处都透着熟悉与温暖,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回到家稍作休息,李诗意就把从京都带回来的特产拿出来,仔细地分了几份。
一份给大哥家寄过去,一份寄给桂花婶子,还有一份则是给林丽丽。
前段时间她刚收到林丽丽的信,说已经回家了。
休整一天后,李诗意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后世丰富的节假日,就算是周末也只能休息一天,所以哪怕是大年初三,大家也都得照常上班。
李诗意来到办公室,把从京都带回来的特产分给同事们,之后便一头扎进了繁忙的工作中。
下午下班,她路过门卫室时,门卫大叔突然叫住她:“诶诶,新来的,有你的信。”
李诗意心里满是疑惑,她的信?
丽丽的信她还没回呢,按道理不会这么快又寄信过来,而且也不可能是京都寄来的,自己才刚从京都回来呀。
李诗意从门卫室接过信,一边走一边拆开。
信上写着:
“诗意,展信佳。
新年去找你,却发现你带着孩子们去了明家。
不知你在纺织厂的生活还习惯吗?上次找你麻烦的那个小子,我已经想办法让他提前下乡了。
他应该是没有机会再找你了。
如果生活中遇到麻烦,记得写信告诉我。
另外,我已归队,短期内不会回清江县了,希望能和你保持书信往来,祝你万事顺利!
张启年。”
李诗意看着手中的信,心里十分惊讶。
没想到袁鹏飞居然提前下乡了。
回想起上次袁鹏飞临走时那充满威胁的眼神,她防备了好久,就怕他再来找事。
虽然说她基本上都在纺织厂不怎么出门,遇到危险的可能性不大。
但袁鹏飞有个在厂里当副厂长的舅舅,要进纺织厂简直轻而易举。
因此,她不得不防。
结果这么长时间都没见到他的踪影,原来是下乡去了!
在这个时候下乡也好,再过几个月局势可能会发生变化,要是晚些时候,说不定他就拖着不肯下乡了。
不过,他下乡也待不了多久,明年就要恢复高考,到时候知青们肯定会通过高考大面积返城。
即使袁鹏飞没有考上,那最迟在后年肯定也会回来。
但那时自己应该已经不在这儿了,和自己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李诗意原本还怀疑黑板报事件可能是袁鹏飞干的,这么看来,袁鹏飞可以被排除嫌疑了。
那到底是谁呢?
李诗意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她相信,只要对方还在暗中搞小动作,就迟早会露出马脚,自己早晚会把他揪出来。
第二天上班,李诗意坐在工位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有些游离。
她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张启年的模样,以及他寄来的那封信。
思索良久,她终于下定决心,提起笔给张启年回了信。
“谢谢,希望你注意安全。”
这简短的几个字,承载着她复杂的情绪。
其实一开始,她不想回信。
张启年信里的字里行间,都透着那份未曾消散的情意,她心里清楚,张启年显然还没有放下。
她害怕自己贸然回复,会让对方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徒增烦恼。
可一想到张启年之前帮她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她又实在无法做到无动于衷。
内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理智最终还是败给了那一丝感激,她终究还是回了这封信。
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地继续着,一切都按部就班。
每隔一段时间,张启年的信就会如期而至。
信里,他不谈风花雪月,只是和李诗意聊聊日常琐事,比如今天吃了什么,工作上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人。
而李诗意收到信后,除非有要紧事,否则基本都不会回复。
毕竟,虽说张启年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是个理想的恋爱对象,但她当下实在没有心思考虑感情的事。
家中的积蓄还不够丰厚,孩子们也尚未长大成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她的悉心照料。
在这个关键时期,她必须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家庭当中,感情的事只能暂且搁置一旁。
虽说李诗意手中掌握着无限的物资,但她却不敢再轻易拿去售卖了。
一方面,如今在县城生活,地方不大,抬头不见低头见,要是频繁与那些买主交易,难免会引人注意。
另一方面,那个总喜欢在背后给她使绊子的人,至今仍未被揪出来。
自从上次演讲稿事件后,对方就像消失了一般,再没有任何动静。
可李诗意心里总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仿佛有一双眼睛,时刻在黑暗中窥视着自己。
只要她稍有疏忽,露出一丝破绽,就会被对方紧紧咬住。
所以,在没有揪出这个暗中作祟的人之前,她绝不能去冒险投机倒把。
钱是挣不完的,更何况她现在并不缺钱。
要是在这个风口去冒险,一旦被抓住把柄,那可是大罪,到时候别说带着孩子们改写命运,恐怕连自己的小命都难保。
于是,李诗意每天都规规矩矩地过日子。
好在她每年能拿到明家的补贴,每个月还有张启山给的补助,再加上自己每个月三十块的工资,一家人的生活开销绰绰有余,根本花不完。
至于发财致富,她心里明白,过几年会有许多名正言顺的机会。
现在她又不缺钱,何必在这个时候铤而走险,去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呢?
就这样,李诗意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老实得不能再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