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静一愣,皱眉沉思了一会,说:“是的,看来我们还得建成攻守同盟,一致对外,先把肉抢在我们碗里,然后我们再决定这个肉谁吃!”
刘芳菲紧握了握拳头:“对的,那么好的肉,只能是我们南大双姝吃!”
“哈哈哈哈哈哈哈!”两人心意相通,莞尔颠笑。
就这样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学校,刘芳菲却还在意犹未尽,满眼星光:“你不知道,今天我跟他聊到到我的家乡,他居然比我还更熟悉我的家乡,他知道我们那里有些什么真稀动物,他知道范仲淹,晏殊曾到我家那里做官,他还知道很多描写我们家乡的很多名句名篇,当他说道晏殊的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胜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时候我觉得他说的是他自己,当他说道我们家乡的陆秀夫抱着皇帝带领宋朝十万军民跳海自尽时,感动我眼泪都流出来了。他的眼睛里仿佛藏着星辰大海,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索。”
……
子时,在床上打坐的李凡无法入静,或许是两个城管中断唱歌扰乱了心境,或许是因为慕容静和刘芳菲两个妙龄女子,拨动了凡心。索性翻身起床,背上吉他,推出自行车直奔秦淮河。
深夜无人,秦淮河仿佛沉浸在一片静谧的梦幻之中。河水悠悠流淌,在月色的映照下泛着微微的银光,如同一条流动的银河。两岸的古建筑静静伫立,黑瓦白墙在夜色中勾勒出古朴的轮廓,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河畔的垂柳如沉默的卫士,低垂的柳枝轻轻拂过水面,荡起微微的涟漪。灯光稀疏,偶尔闪烁的几点微光,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河面上倒映着点点星光和模糊的建筑倒影,虚幻而又美丽。
李凡走在这夜深的秦淮河畔。他的脚步轻轻,仿佛怕惊扰了这份宁静。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汽和历史的气息。李凡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他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老的岁月,与那些曾经在秦淮河畔留下足迹的人们对话。在这宁静的夜晚,秦淮河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让他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不知不觉,李凡眼前浮动着李煜的名句,又觉得有旋律在耳边奏响。于是,他拿出吉他,独自坐在河畔,指尖轻拨,悠扬的乐声如流水般倾泻而出。那是中国传统民乐的旋律,在这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空灵。音符在空气中飘荡,与秦淮河的静谧融为一体。一会李凡口中传出了低沉沙哑的吟唱: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月光洒在李凡身上,为他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他微微闭着眼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他的吟唱时而婉转低回,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秦淮河的古老故事;
忽然,他的声音变成激昂高歌,似在呼唤着那些被岁月掩埋的辉煌: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微风轻轻拂过,柳枝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李凡的演奏轻声伴奏。河水泛起层层涟漪,倒映着的月光和古建筑也随之微微晃动,如梦如幻。
此刻的李凡与秦淮河、与歌声与音符、风声与流水声,共同编织出一幅宁静而又动感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