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恩等人一听就更害怕了。
“我们要走了,你们自己留下来看吧!”
周承恩带着人走了出去,娇娇和江谨赋则留了下来。
“老大夫,千万不能挖掉我家狗蛋的眼睛,你让他下半辈子怎么过啊!你想想办法啊!”
老大夫摇摇头,“我没有办法,要不然你就带着孩子到镇上平安堂看看,说不定木大夫有招。”
“镇上大夫那得多贵,我们家哪来的钱!”
张嫂子抱着狗蛋哭得撕心裂肺,老大夫叹了一口气,“你们自己想想吧!”
一转身,老大夫就看到两个孩子站在一旁,直勾勾地盯着他瞧。
老大夫忍不住笑问:“你们不怕?那几个孩子都跑没影了,你们怎么还在这?”
“我们要留下来看看,看看他没了眼睛还能不能活。”
江谨赋点头,可是又犹豫地说道:“能吧!话本里的独眼龙不也活得好好的。”
老大夫朝他们摆了摆手,“去去去,这有什么好看的,小孩子家家的,别在这里看这些血腥的东西,赶紧回家去。”
两个小孩依依不舍地被老大夫赶了出来。
娇娇想起新稻种的事,于是转头对身旁的江谨赋说道:“我爹今天去村长家帮我问新稻种的事情,我想回去问问,你要跟我一起去吗?”
江谨赋点点头。
于是两个小孩肩并肩朝沈家的方向走去。
等到了沈家,娇娇就看见自己家里挤满了人。
有人看见娇娇回来了,还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娇娇下学回来了,今天学堂教了什么?等我们家的秧都插好,我也让我儿子继续上学去,省得在家里吃自家的粮食!。”
“是啊是啊!最近忙着秋收,家里男人饭量大,我儿子也跟着下地帮忙,每天都多吃了一碗饭,再不给他送学堂去,我们家的粮食又要吃完了。”
“听你们这么说,读书的好处可真多呀!当初村长在村里说的时候,我还担心学堂要收束修,死活不让我男人把孩子送到学堂去,浪费这钱干什么?以后都是在地里讨活吃的,识不识字有什么关系,幸好周县令说等三月之期一到再来收束修,要不然我也舍不得送孩子去上学。”
娇娇乖巧地叫着婶子嫂子,好一会儿才走到了她爹面前。
“静静静静!大家听我说!”
村长看着吵闹的院子有些头疼,“今天叫大家来沈老头家,是想跟大家说一说这新稻种的事。”
“村长,什么新稻种啊?该不会又是骗人的吧?”
“是呀是呀,你忘了前年那骗人的游贩了吗?我们村好多人被他骗着种了新稻种,说什么产量翻倍,结果好多都不结穗,那年幸好我二叔家肯借我们粮食,要不然我们都撑不到秋收。”
“我们家肯定不种新稻种,谁要种就种去!前年买新稻种的钱,我们家到现在还挣不回来,家里大大小小十几张嘴都不够吃,哪有钱再买什么新稻种?”
听着底下叽叽喳喳的声音,村长的头就更疼了。
“大家听我说,这次的新稻种不用大家出钱买,而是用稻种换稻种,京城那边的大人说,他先把新稻种借给我们,等来年我们收割了,就双倍把稻种还给他。”
村民们先是安静了一瞬,可很快又吵吵嚷嚷起来。
“不要钱?那些京城来的大人物会那么好心?不会是想骗我们吧?”
“还是不要好了,天底下哪有人那么好心,上赶着给我们送稻种,该不会那稻种又是不结穗的吧?”
“谁爱要谁要,反正我们家不要,我们家每年自留的稻种产量还过得去,我还是踏踏实实用我们自己的种子。”
议论声过后,人群中几乎没人想要试种这所谓的新稻种,哪怕这是京城那边送来的新品种。
有的人倒是想尝试,可是看看村里人的态度,也暂时歇了这份心思,还是等有人试了再说吧。
村长烦心地朝他们挥了挥手,“不要就算了,不要的人就先走吧,要的人留下来。”
几乎没一会儿的功夫,原本还拥挤的院子,瞬间变得空荡荡的。
院里只站了三个人。
一个是俊生媳妇,一个是赵子松,一个是张贵元。
“村长,我想试试你们说的这新稻种,我们家自留的种子产量很低,每年秋收交完粮税,我们家都得勒紧裤腰带活着,自从平安他爹走了之后,我们娘俩就更难了。”
村长也知道他们母子俩过得艰难,可都是普通人,他也无法救济什么,只好点了点头。
至于赵子松。
他挠了挠头,“种吧!听大郎哥说,沈大叔他们家也要种新稻种,那我也试试!反正最近生意不好,闲着也是闲着。”
村长点点头,最后将眼神看向一旁的张贵元。
村长倒是没想到,他竟然也对这新稻种有兴趣。
“村长,我听说这新稻种是京城那边的贵人带来的,既然是京城那边来的,那肯定值得一试。”
村长跟沈老头交换了眼神,忍不住在心里哼了一声。
什么值得一试,还不是想借机搭上京城那边,果真是父子俩,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这也不一定,虽说是京城那边来的,但产量如何这么他们也说不准,只说比我们自留的种子好就是了。”
张贵元连连应是,抬头看了看一旁的沈老头,这才试探性问道:“不知那贵人如今在何处?可否请村长帮忙引荐?我想请教这新稻种的事情。”
村长看着张贵元的眼神都无语了。
你是想请教稻种的事吗?你是想借机攀上高枝吧!
自从张秀才害娇娇落水的事情在村里传开后,他就鲜少在村里走动,村里人只知道贵元媳妇整天在家里敲敲打打,怨气都快冲破屋顶了。
村长知道张秀才不要脸,没想到他这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起谎来这面色都不带变的。
沈老头假意咳了咳,还在愣神的村长立马回过神来,故作为难地说道:“贵人的事情哪里是我这小小村长能知道的?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也不知道他们行踪。”
张贵元面露失望。
娇娇却转头跟江谨赋说道:“宋大哥说得十户以上,加上我们家才四户,看来是没希望了。”
沈老头闻言拍了拍她的脑袋,“谁说四户?你把村长家和周家给忘了,他们也想试试这新稻种。”
“再说了,你真以为他宋引真说的十户,就一定非要十户?你们就等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