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点头应道:“那我这就按照长老的安排去办。”
白莲教的架构极为简洁,除了像铁牛这样的护法之外,底下还设置了四位执法队长。
这四位队长肩负着调和事务、维护教规以及施行惩戒的职责。
在这样一片大好的局势下,枣阳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驻军兵力已增至两千五百人,且装备精良,无一短缺。
县衙中,张北玄与众人围坐一处,谈笑风生,气氛颇为融洽。
朱元璋笑道:“国师啊,您这招数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忽悠人的本事简直出神入化!”
“我可没忽悠谁。”张北玄摆了摆手,“白莲教本来就有这种制度,并且世代沿袭,我只是稍微调整了一下罢了。”
朱元璋继续问道:“国师,这些人愿意加入白莲教,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宣扬白莲圣母的大慈大悲之名呢?”
此时,“白莲圣母”这一名号已经在教内广为流传。然而在此地,所谓的白莲圣母只有张北玄一人,这个称呼也是他亲自提出的。
张北玄沉思片刻,说道:“等明天吧,这两天人太多了,不利于展开行动。过几天人少了,你们再挑几个虔诚的信徒带头,接着大肆宣传,争取让更多的人知道,同时给他们灌输信仰。”
“这点小事不难。”朱元璋露出自信的笑容,“我们白莲教的宗旨是普渡众生,这些百姓大多历经磨难,用这个理念去号召他们,绝对没问题。”
李世民调侃道:“老朱,刚开始你不是挺排斥白莲教的吗?怎么现在比谁都热心?”
李世民话音刚落,嬴政的目光也扫了过来。
“国师说了,这是利泽苍生的好事。”朱元璋振振有词地回应。
“那你倒是讲讲,你们白莲教到底造福了哪些人?”
朱元璋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我想大部分百姓都会尊崇这位白莲圣母。我的打算,是把她塑造成为仁爱慈悲的化身,以汲取更多的信仰之力。”
“你想怎么塑造?”嬴政追问道。
朱元璋嘿嘿一笑:“这个嘛,我还正在琢磨。不过国师足智多谋,肯定能给我提点建议。”
李世民撇嘴嘲讽:“老朱,你还真是一点都不谦虚。”
“我就喜欢直来直去。”朱元璋一脸坦然,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的样子。
李世民摇摇头,站起身说道:“算了,懒得理你们两个。”说着便往外走去。
“走吧,我们也休息去。”嬴政随之起身。
见两人准备离开,朱元璋急忙拦住他们:“等等!国师还有事情要说。”
李世民和嬴政转头看向张北玄。张北玄解释道:“时机到了,我们需要主动出击。下一步计划,就是针对襄阳府展开行动。”
“什么?襄阳府?那可是座铜墙铁壁般的城池啊!”
李世民满脸惊愕,心里清楚得很——襄阳府起码驻扎七八千兵力,要想攻克岂是易事?
张北玄微微一笑:“我们的目标并非正面强攻襄阳城,因为这座城池壁垒森严,要想拿下它,必须依靠智取。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智取?”他说完后,望向嬴政等人。
嬴政不禁追问:“请问国师,该如何办到?”
张北玄不慌不忙地说道:“首先,我们需要在襄阳府埋伏内应,而这名内应需从逃荒百姓中挑选出来。若想成功夺取襄阳城,此人一定要被牢牢掌控于我们手中。”
李世民闻言问:“国师的意思,是让我们派人伪装成流亡者混入其中,再把这个人安插进去?”
张北玄笑着点点头:“没错,唯有里外配合,才能稳操胜券。”
嬴政认真思考了一番后提出另一个想法:“如果这样做,倒不如擒拿几个低级官员加以控制,以此作为辅助手段岂非更有效果?”
张北玄笑了笑,果断摇头否定:“尽管此法效果可能最好,但却不符合长远利益。要知道,一旦那些官员发现我们的真正身份,必然会全力阻挠甚至揭穿我们,所以整个过程必须低调秘密进行。”
李世民轻轻点头,认同了张北玄的观点:万一被这些人提前察觉,后果难以预料。的确,谨慎才是上策。
毕竟白莲教被视为异端,那些朝廷官员自然不会容忍这样的势力威胁到江山的稳固。
“国师,按你的计划行事,我们如何确保这些人会对你忠心耿耿?”朱元璋疑惑地问。
张北玄回答:“这并不复杂。我刚刚仔细研究过这些流民的情况,他们大多携家带口而来,还有一些人则是从受灾之地逃难至此,孤苦无依。”
“最关键的是,他们对朝廷心怀怨恨。对于这种人,只要我们能给予足够的钱财,他们必然死心塌地跟随。至于那些读书人,只要有利益可图,也不愁他们会不与我们合作。”
“有理,我赞同。”李世民点头表示认可,认为张北玄所言极是。
然而,朱元璋却眉头紧锁:“国师,你这话听来简单,但发钱粮可不是小数目,咱们哪来的这么多银两供应他们?”
张北玄微微一笑:“尽管白莲教属于旁门左道,但我们并非没有财力支撑。虽然每月仅五百两的开销,资金有限,不过白莲教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信仰之力极为充沛。只要是白莲教的信徒,立下功德后便会源源不断得到收益。”
听到提及信仰之力,朱元璋和李世民眼中顿时光芒四射。
白莲教信仰之力的来源,他们再清楚不过了。这些逃荒流民不仅是它的信徒,甚至周边村镇的普通百姓也多为其追随者。尽管他们可能不算虔诚,但却抱有一种高尚的精神寄托,正是这些信仰转化为强大力量的关键。
当年白莲教之所以不断壮大,信仰之力居功至伟,也正因如此,这一资源对于白莲教来说意义非凡。毕竟,有信仰与无信仰之间的差距不可估量。
张北玄继续说道:“此次攻击襄阳,并非仅仅是为了占领这座城池,而是要将它牢牢掌握在手中。”
“国师,请问我们该如何行动?”朱元璋接着问。
张北玄伸手点了点桌上的地图:“首先,必须有人假装主攻以吸引守军注意。我已经决定亲自前往。”
“国师亲自去?”朱元璋满脸震惊,“您千万不能冒险啊!”
李世民同样露出担忧之色:“张先生,您可是我们的核心人物,若有什么意外,我们绝不允许!”
“你们放心吧,我会平安无事的。”张北玄淡然一笑,他此行并不打算与襄阳守军拼杀,而是计划劝降对方,使其臣服于白莲教。
当然,他也清楚自己此番造访定会遭遇诸多困难,但他毫无畏惧之意。而朱元璋等人均是战场老手,由他们率部策应作战,必定事半功倍。
“那国师,您打算率领多少兵马同行?”朱元璋又问道。
张北玄坦然回答:“我只带五百人即可,其余的人随你们一同进入城内潜伏。”
“什么?区区五百人?”
不止朱元璋与李世民惊讶,就连嬴政也觉人数太少。
“况且城中还有很多青壮年,倘若全部动员起来,也能凑足五千人马,只不过大多年老体弱,实在不堪重任。”朱元璋沉思片刻皱眉分析道。
“这个问题倒无需担心。”张北玄挥手笑道,“我心里已经有方案了。”
“哦?请国师速速说明。”
“……”
……
襄阳城,守军营地内。
“报——将军!今日有许多灾民涌入襄阳城。”一名探子急忙回禀。
“什么?竟有大量的灾民入城?”张奎闻言顿时愕然。
确实如此,手下已经打探清楚,眼下有三万多人聚集在襄阳城外,而且后续还有更多的难民不断涌来。根据他们的报告,今年的洪灾异常严重,已经有好几个县城的堤坝被冲毁,大量难民正纷纷朝这里赶来。
张奎听罢,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天灾人祸总是难以预料,先是白莲教作乱,紧接着洪水肆虐,导致成千上万的百姓流离失所……
如此庞大的难民潮来袭,绝非小事一桩。稍有不慎,整个襄阳城都有可能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将军,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副将忍不住问道。
张奎面色凝重地说道:“去通知守城将领,让他们严加防守,必须确保所有难民安全进城,绝不能出现伤亡情况。同时,立刻召集各州县的官员到襄阳城来,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遵命。”
随着张奎的一声令下,整个襄阳城顿时忙碌起来。
这段时间里,虽然张奎招募了一批年轻力壮的男子,并组建了两支巡检队伍,总计两千人。但由于时间紧迫,这两支巡检队仅能勉强维持秩序,根本没有能力应对这样大规模的难民涌入。
因此,目前最需要的是各级官员联手协作,力求稳定襄阳城的局势,同时保证城内物价不出现大幅波动,避免引发更大的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