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见惯了阿谀奉承之人,像你这般坦诚的女孩子倒很少见。”太后笑着夸奖秦茉。
秦茉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太过坦诚也不好。”
“哦?此话怎讲?”太后问。
“我娘总说我说话太直,容易挨揍。”秦茉摸摸脑袋。
“哈哈哈。”这话逗得太后哈哈大笑,“看来你不仅才貌双全,还非常的幽默。”
秦茉可不觉得她有幽默细胞,不过人家是太后,她也不能反驳,只能跟着一起笑。
“殿下,秦小姐已经到了慈宁宫。”龙一上前禀告。
顾玹批折子的手一顿,“派人去盯着,隔半个时辰来通报一次。”
“是。”
此后,顾玹心神不宁,人在东宫,心却早就飞到了慈宁宫。
慈宁宫内一派和气,秦茉和玉郡主在听太后讲她年轻的时候。
容嬷嬷觉得太后不一样了,毕竟她从小跟着太后,从没听过太后跟旁人敞开心扉。
此时慈宁宫遣退了所有宫人,只留容嬷嬷伺候。
“哀家年轻时,在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美人,家世显赫,父亲是镇西大将军。”
“我对一个上京赶考的书生一见钟情。”太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脸上那抹笑容仿佛让秦茉和玉郡主看见了太后少时初见书生时的娇羞。
“那书生自认身份低微不敢高攀,对哀家的示好避之不及。”
“后来哀家便被父亲逼着进了宫,做了先帝的妃子。”
“那您快乐吗?”秦茉问。
太后一愣,看向秦茉,“如果哀家没有进宫,他也不在乎门当户对,与他在一起,哀家会很快乐。”
所以她不会强行去给任何人赐婚,赐婚的前提也必须是两情相悦。
“那个书生,他还在世吗?”秦茉又问。
太后摇摇头,“哀家不知道,进宫后再也没见过他,或许他也已经成家立业,儿孙满堂。”
“如果他还在,您愿意见他吗?就当是了却当年的遗憾。”秦茉看着太后忧伤的模样,有些心疼。
在古代,女子一旦进了宫,便一辈子都困在宫里,看似风光无限,但却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一样,没了自由。
太后笑了笑,年轻人还是太年轻了,连想法都和她不一样,“天下之大,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
秦茉抿抿唇,确实,要是在她那个时代,在网上发帖寻人非常容易,可现在……
哎,终究还是太落后了。
“那您还记得他叫什么名字吗?”秦茉还是想问一些有用的信息,秦家在京城还是有人脉的,太后不方便出宫找,她来找。
毕竟这段跨越了几十年的感情着实打动了她。
不难看出,太后一直活在遗憾中,只有谈起少年时爱慕的男子,太后的眼里才有光。
怎么会不记得呢?那可是她第一眼就喜欢的人,太后拉回思绪,轻启红唇,“秦富贵。”
秦茉,玉郡主:???
二人对视一眼,嘴角抽了抽。
听名字也不像是什么读书人,倒像是做生意的,秦茉心想。
不对,这名字怎么那么耳熟?
“您确定吗?”秦茉又问,心里有些担心是她认识的那个秦富贵。
“是。”太后无比确定。
回想起那时初见,虽是一袭布衣,却在人群中那样耀眼,像一束光一般照进她的心。
他替她拾起掉落的手帕,她脸红着不敢接,还是丫鬟替她接了过来,她低着头不敢看,他也红着脸。
那时,少年的脸红胜过所有情话。
后来,她经常去他卖字画的地方买画,父亲也对他的画作很是欣赏。
父亲说他以后必成大器,她也这样认为。
她知道他背井离乡来京城求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可她不在乎名利,只想与心爱之人厮守终身。
她娇生惯养,没吃过苦,十指不沾阳春水,可如果是他,她愿意为他洗手做羹汤。
终于有一天,她鼓起勇气向他表明心意。
“秦大哥,我心悦你已久,你可愿……可愿娶我?”少女的脸比傍晚时的夕阳还要红,她的心噗噗直跳,尽管已经过去十多年,她依旧记得那份羞涩与紧张,“你若愿意,明日午时去萧府提亲,不用害怕我父亲,我会同你一起。”
抬头望他,他的脸上是震惊,是羞涩,是惊讶。
“萧小姐,秦某只是一个穷书生,无意高攀,且秦某心中早已有心爱之人。”他的话像刀子一样扎进她的心,“还望萧小姐莫要执着于秦某。”
待少年抬头,她已流泪满面,她又羞又气,哭着离开。
尽管这样,到了第二日午时,她依旧期待着,她期望昨日那些话都是谎言,或许到了午时,他会出现在萧府。
就这样,她顶着烈日在太阳底下站了许久,从午时到戌时,汗水打湿衣襟,她也在等着,直到支撑不住晕倒在门口。
再醒来时,却听到父亲说新皇登基,要送她进宫当秀女。
她百般不愿,哭着说自己已经有了心上人。
却没想到一向疼爱她的父亲说如果不进宫,就将她的心上人杀掉。
父亲的胁迫下,心上人的懦弱,她最终还是妥协了。
凭着父亲镇西大将军的身份,她还是入了太后与皇上的眼,皇上虽已三十多岁,却是十分俊朗。
在一众秀女中,她的容貌十分出众,再加上父亲的关系,一进宫便成为了萧嫔。
皇帝登基后政务繁忙,再加上皇后和几位娘娘争风吃醋,所以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召她侍寝。
她想:皇上是忘了她吧?这样也好,就这样没有恩宠老死在宫里吧,在他告诉她已经有心上人那一刻,她的心就已经死了。
她平日里就待在宫里写写画画,不得宠,经常有侍寝过的嫔妃过来嘲笑她,以此来彰显自己多得皇上的喜爱。
她不搭理她们,对她们的话嗤之以鼻。
若有做得过分的,她便搬出父亲镇西大将军的身份,总能震慑一二。
一向在后宫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她,却在几个月后的宫宴上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这是皇后主办的宫宴,因为她不得皇上宠爱,所以皇后待她不错,她也不好驳了皇后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