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这场抓奸风波
咱村儿叫清平村,平日里就像村头老槐树一样,稳稳当当、安安静静的。可谁能想到,一场抓奸风波,把这平静搅得稀碎,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故事啊,还得从狗剩和秀儿这对小夫妻说起。
狗剩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每天天不亮就下地,侍弄他那几亩地比疼自家孩子还上心。秀儿呢,模样俊俏,性格也活泼,就是骨子里有点不安分。他俩结婚的时候,村里摆了十好几桌,大伙都夸这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刚开始那几年,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的。狗剩心疼秀儿,不让她干重活,秀儿就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还会在狗剩收工回家时,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疙瘩汤。可时间一长,秀儿就觉得这日子像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
村里有个叫二宝的,油嘴滑舌,整天游手好闲,就爱往秀儿家跑。起初,大伙也没多想,只当是邻里之间串串门。可慢慢的,风言风语就传了起来。
“哎,你瞧见没,二宝最近老往狗剩家跑,那眼神瞅着秀儿,有点不对劲啊。”村口的张大婶跟王二嫂咬着耳朵。
“我也觉着,秀儿这丫头,可别犯糊涂啊。”王二嫂附和道。
这些话传到狗剩耳朵里,他心里“咯噔”一下,可又不太相信。“秀儿不是那种人,肯定是大伙瞎猜。”他心里这么安慰自己,可还是留了个心眼。
有一天,狗剩故意说要去镇上卖粮食,天不亮就出门了。可他没去镇上,而是躲在自家院子后面的柴垛里,眼睛死死盯着家里的动静。果不其然,太阳刚升起来,二宝就大摇大摆地进了狗剩家。
狗剩气得脸通红,刚想冲进去,又一想,就这么抓现行,太便宜他俩了。他灵机一动,决定找几个帮手,来个“人赃并获”,让这俩人没脸在村里待下去。
狗剩先去找了村里辈分最高的刘大爷,把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刘大爷气得直拍拐杖,“反了天了,这事儿我不能不管!”接着,狗剩又找了几个平日里关系好的兄弟,大家一听,都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帮狗剩出口气。
一切准备就绪,狗剩带着大伙悄悄回到自家院子外面。他使了个眼色,几个人就蹑手蹑脚地靠近屋子。刚到门口,就听到屋里传来二宝和秀儿的说笑声。
“秀儿,你可真俊,狗剩那憨货,哪懂得疼你。”二宝的声音传来。
“你少胡说,狗剩对我挺好的。”秀儿的声音带着点嗔怪。
“好啥呀,他就知道种地,哪有我懂你。”二宝继续挑拨。
狗剩再也忍不住了,一脚踹开门,大喊:“好你个二宝,竟敢勾引我媳妇!”
屋里的两人吓得脸色惨白,二宝结结巴巴地说:“狗……狗剩,你听我解释。”
“解释个屁!”狗剩冲上去,就要动手。刘大爷赶忙拦住他,“别冲动,有话好好说。”
秀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狗剩,我错了,我一时糊涂,你原谅我吧。”
狗剩看着跪在地上的秀儿,心里又气又疼,“我对你哪点不好,你为啥要这么对我?”
秀儿哭得更厉害了,“我就是觉得日子太无聊,二宝他会哄我开心,我……我鬼迷心窍了。”
二宝还在一旁狡辩:“狗剩,这事儿不能全怪我,秀儿她也愿意……”
话还没说完,刘大爷的拐杖就落在了他腿上,“你个混小子,自己不正经,还敢拉着别人下水!”
就在这时,村里的人听到动静,都跑过来看热闹。院子里围得水泄不通,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着二宝和秀儿。
“这二宝,太不像话了,破坏人家家庭。”
“秀儿也不对,咋能做出这种事呢。”
二宝见势不妙,想偷偷溜走,却被狗剩的兄弟们拦住了。“想跑?没那么容易!今天这事,必须给大伙一个交代。”
二宝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站在那儿,低着头不敢吭声。秀儿还在哭,狗剩看着她,心里五味杂陈。他想原谅秀儿,可又咽不下这口气;想离婚吧,又念着多年的夫妻情分。
刘大爷看着这局面,开口说:“狗剩啊,秀儿虽然做错了事,但她也知道错了。你俩夫妻一场,还是好好商量商量。二宝,你这事儿可不能就这么算了,你得给狗剩和秀儿赔礼道歉,以后离秀儿远点。”
二宝连连点头,“我错了,狗剩,秀儿,对不住啊。”
狗剩看着二宝,咬咬牙说:“行,今天看在刘大爷的面子上,我不跟你计较。但你要是再敢打秀儿的主意,我跟你没完!”
二宝灰溜溜地走了,秀儿还跪在地上。狗剩看着她,叹了口气,“起来吧,有什么事,咱回家说。”
人群渐渐散去,这场抓奸风波看似告一段落。可狗剩和秀儿的日子,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晚上,两人坐在炕上,相对无言。
“狗剩,我真的知道错了,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吧。”秀儿又哭了起来。
狗剩看着她,沉默了许久,“秀儿,我心里这道坎儿,不是说过就能过去的。但为了这个家,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可要是再有下次,我绝对不会原谅你。”
从那以后,秀儿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早早起床,帮狗剩下地干活,把家里打理得更加周到。狗剩看着秀儿的改变,心里的疙瘩也慢慢解开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村里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可这场抓奸风波,却成了村里人的一个警示,让大家都知道,做人得守本分,不能做出对不起家庭和邻里的事。偶尔,还有人会在茶余饭后说起这件事,然后感叹一句:“这日子啊,平平淡淡才是真,可不能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