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上午9点左右,光天化日下,肖林就带队出发了。这次去的是藤典东、左曙光和杨明才,他们再次在路上转悠。一个小时后,发现了一辆三菱越野,他们觉得这个靠谱,就跟了上去。
当跟到双福路银海花园附近的时候,还是打开警灯,示意3人靠边。接下来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司机被扔到了后备箱,然后他们再次一前一后开回了大院。
最后,肖林就通知了杨天勇。杨天勇让他们等下班再处理。
等到了晚上,杨天勇还是老样子,装模作样地一通审问之后,就让他们按照上次的方式处理尸体。这次他决定在旁边指导。
这时候,肖林就决定率先打个样,毕竟自己也是个老大,不管心里多么害怕,也要来一次嘛,随后,他就带头进行毁尸灭迹:煮熟的肉该喂牲口喂牲口,残渣该清理的清理。一个大活人再次人间蒸发。
接下来就是处理那辆三菱越野。根据事后警方的估值,大概是接近25万。
隔天,他们就找人改了信息,随后5月份的时候,杨天勇再次卖给了周廷友,不过仅仅卖了9万块,这才是车辆估值的1\/3多点。他们觉得还得继续干。
于是4月18日那天,同样是上午9点多,同样的4个人再次来到街上找目标。
这次他们还是看上一辆三菱越野,不过这次的车是最顶配,比之前那辆值钱多了。事后警方估值是45万多。
这辆车比较有来头,是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工作队的公务车,开车的是单位的冯毅。
这小子当时准备去接在昆华医院上班的女朋友,这种行为算是公车私用。不过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情况很多,所以一般也没人当回事。
于是肖林他们就跟到了医院停车场,刚一停下,肖林就走了过去。接下来还是和之前一样,没费多大劲就把人弄上了车,随后再次开回大院。
审问的时候,在得知冯毅要去接女朋友这下,杨天勇犯了嘀咕。
公车私用他倒不担心,唯独这个接人,他感觉有点麻烦。要是对方见不到人,到时候肯定报警。
于是,直接招呼手下给冯毅一顿踹。踹完以后,逼着冯毅去给女朋友传呼,留言内容大致是临时有急事出差,过段时间才能回来相见。
当时可是1999年呀,有手机的人不多,一般机关单位工作的人员都少见。冯毅被揍的无奈之下答应了下来。
不过他们在山上没信号,就带着他去了一个有信号的地方,打过去等回信。他这个女朋友磨磨唧唧的,好久都没打回来。
就这样,杨天勇等不及了,心想着无所谓了,人就是失踪了,又能怎么样呢?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小心过头了。接着又把冯毅塞回车里,带回了大院。处理方式还是铁子们熟悉的大锅烹尸。
接下来又到了卖车环节了。杨天勇通过一个姓李的和一个姓肖的关系人转介绍,认识另一个道上的大人物,此人叫做王海。
当年35岁,之前在云南省迪庆州商业局任职,后来被调去了驻昆明事务办公室。因为这中间的一些经历,可以说是黑白通杀,平时转卖黑户车的事也没少干。
杨天勇直接开门见山,说自己手里现在有一台部队弄来的三菱越野,是1998年的新车,如果对方有兴趣,可以当面交易。王海的路子很野,只要车况没问题,基本上没有他不敢收的,所以当即就答应下来。
随后5月份的一天,肖林穿上少校军服,带着同样穿军服的藤典东、左曙光,还有杨明才,驱车去到了云南大理祥云县交易。最终这辆车以20万元的价格成交。随后,王海就把车卖给了迪庆州的一个关系户。
车辆几经转手,不过最终的这个卖车人才是高手,他的成交价格是50万。不得不说这老哥有点道行,价格都快赶上新车了,含泪血赚30万。
这中间卖车的小插曲,我给铁子们说一下,看看这个大神都用了哪些神通。
因为这辆车基本上算是99新,王海当场就付了20万车款买走,接着就开始联系下家。下家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同胞,名字是四个字的,我只查到了他里面带着“麒麟”俩字,下面就这么称呼他吧。
很快,麒麟就放出消息,说自己手里有一台98年的准新三菱越野车,车况良好,原版原漆,但是因为价格问题,短时间也没有人过问。
一直到2000年的4月份,一个姓李的买家对这个车很感兴趣。他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当时他是欠了迪庆州某建设银行25万元的贷款,后来实在是还不上了。
不过这小子很贼,最初贷款的时候找了一个担保公司担保,相当于设置了一层防火墙。他还不上了,银行就一纸诉状把担保公司告上了法庭。
这时候,担保公司就上门催债了。此时姓李的已经把车弄来试驾了,于是就跟业务员说:“我现在手里没钱,但是有一辆豪车,最低估价也在50万以上,我想不行把车抵给你们吧。”
这种事业务员自己做不了主,于是给老板打去电话咨询。老板就先让把车开回去瞅瞅。
等验完了车,他们给出的估价就是50万元整。
这时候就要清算了:当时的欠款是25万,算上这段时间的利息,应该是欠30万左右;另外,车杂七杂八的手续和费用还要再扣除7万,最终呢就只能给老李13万。老李当时就答应了,于是带着麒麟就过来送车。
担保公司当场拿出10万,剩下的3万等所有流程走完再付清。双方呢,也没走个手续什么的,就这么口头协议把事给办了。老李也知道那3万不好要,所以拿上10万就走了,双方很默契地没有再提过这事。
接下来,担保公司就把车给处理了。这种公司都有自己的门道,所以处理起来一点都不费事。随后就把所有证件和手续配齐,挂上牌子就彻底洗白了。后面就该怎么开怎么开。
不过,就因为这一通操作,案发后可给警察叔叔整懵了。
查的时候,发动机和车架号都变了,光在市场上就找到了一堆同型号的车。那么多年过去,光靠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好在事发多年,备用钥匙还在,无奈只能让缝纫单位的同事又跑了一趟,拿钥匙一辆辆打火,才给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