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报奏李斯到庭商讨吧。”
嬴政最终决定。
“诺。”
走出咸阳宫时,夜空下的寒冷令他心情激荡。望着巨大的皇宫建筑群仿佛在冬夜中蛰伏的巨兽,他自语道:“前路漫漫,任重而艰。只要前行便能达到终点。”
次日清晨,天还没亮透。
寒冬腊月,北方的咸阳城格外冰冷。
从温暖的被窝中起身对他来说是一大挑战,何况旁边还有美丽的诗曼。
她轻声问候:“大人,让妾身帮你整理衣冠吧。”
“不必了,你再多歇一会儿吧。”感受到他在起床的动静,她的美目半睁,轻轻坐起。
他温和一笑,拱手示意:“昨日语气有些重,望你能见谅。”
嬴诗曼愣了一瞬,“夫君说得哪里话。”心里涌动着五味杂陈,“夫妻理应互助同进。”
他坏笑,“我安心了。”
“不过还有件事。”
“请夫人听闻。”
“为夫年纪增长,不如年轻时候那般强壮。”
“行房时,可否叫个下人帮忙撑一把?”
他说完凑近耳旁低语后立刻跳离几步。
“啊!”她气急败坏欲挥拳击向他。
他哈哈大笑离去,留给她一脸错愕与怒意。
车内安静异常,扶苏和他对视却没开口。到了朝堂门前时众人早已入内落座。殿内的青铜暖炉散发出热力驱走寒意。
久不上朝的李斯忽然现身,百官立即迎上前。 ** 和扶苏刚进殿门时,视线都被李斯吸引,两人也察觉到了对方的眼神。
李斯冷笑回应。上次刺杀未果实在令人惋惜,但这运气不会再重现。 ** 微笑着以嘲讽回礼,并默念:希望以后不再见面了!
皇帝进入后群臣肃立,一片庄严肃穆中,目光齐刷刷看向两处: 李斯和 ** 。
“微臣有事启奏。”
“儿臣有事启奏。”
两人竟同步站立起来又不约而同向前迈出。
** 更迅速抢到太子前方,坚定站定于 ** 位置。那一刻,所有人都愣住,惊愕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事情。御史大夫立即提出责问。
“陛下, ** 大行逆举公然挑衅殿中礼仪规矩!”御史愤怒指控并要求处罚 ** 的失礼行为。其他官员们也纷纷附和。
嬴政沉默片刻后说道,“既然众卿认为此事严重,则暂时革去 ** 官职再说吧。”
顿时,全殿一片死寂,没人敢相信皇帝真的做出这个决定——这个总能让所有人头疼的人物,居然被贬斥!
文官激动莫名甚至有的喜极而泣,似乎看到了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
“这下可以松口气了吧!” 他忍不住暗想。朝廷改革只不过换了一个岗位而已,大家却如此兴奋,难道我在位真的让人这么厌恶吗?
然而 ** 瞬间明白了其中玄机。
满朝大臣,在这场戏里不过是小丑角色,他摇头苦笑,看着这群欢呼雀跃的监察御史,心想不如自己主动退出舞台让大家好好享受他们的时刻?
如果不是年事已高、体力不支,他只怕已经冲上去教训一番。
这真是……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几乎要被逗笑了。
“咳咳。”
“赵大人,你有何解释?”
秦始皇清了清嗓子,压下了朝堂上的喧哗。
刘将军怒气冲天,眼看就要挺身而出为其鸣不平。然而他知道此时唯有大舅哥兼铁哥们会为自己撑腰,便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暂勿轻举妄动。
“回禀陛下,微臣……”
“确实是万恶之源!作孽无数!罄竹难书!”赵大人严肃地说,痛陈自己所谓的“罪行”。
一时间,麒麟殿内寂静无声,所有人惊愕地看着这位官员自暴其丑。
赵大人就这么承认了?
连始皇和刘将军都不由得露出震惊的神情。
“远古时代,微臣激怒共工,致使天倾西北,洪水肆虐人间。”
“商朝时期,微臣在纣王身边献言献计,助其沉迷酒池肉林,不分贤佞。”
“战国时,微臣挑唆幽王戏诸侯,最终导致周室倾覆!”
“我还有许多更坏的行为,数不胜数。” 赵大人抑扬顿挫地陈述着。
随着他话语继续,嬴政脸色愈加阴沉。“够了!”
“朝堂之上岂容你胡言乱语!” 秦始皇厉声喝止道。
“微臣有罪,昨晚睡眠不佳,听到大家欢笑,还以为是演出戏台,请陛下见谅。”赵大人急忙低头说道。
众大臣这才醒悟过来被戏弄了一番,一时群情激愤。
“尔等所奏多有夸大虚实之处,如无确切证据,以后莫要再提。” 始皇帝语气冷冽,文官们顿时偃旗息鼓。
“遵旨,”众人唯命是从。“恳请陛下饶恕。”
刘将军忍俊不禁,背过身去暗笑不已。此人大智若愚,轻轻松松化解危机。
“陛下,微臣尚有一事禀告。”
始皇点头示意,“准奏。”
“我弹劾现任丞相田某结党营私,勾结外商,策划 ** 朝中重臣。”
赵大人的这一指控引发新一轮哗然,田丞相对赵大人的控诉显得异常愤怒与不安。
“李府君,程家已被捕获,并确有行刺我之嫌,请问您知晓此事吗?”
“老夫毫不知情。” 李斯垂下双眸,“但是作为荀卿的学生,我从不隐瞒与程氏家族的来往关系。”
“那么请问,对程家在咸阳聚集兵甲及养士卒的事情,你知道多少呢?”
面对质问,李斯坦然应对,“我确不知情。” 他对自己的辩护从容自信,显然早有所准备。
“陈大人,请勿诬陷他人。李丞相见识超群,贡献非凡,岂容小人诋毁。” 多名朝官纷纷替李斯站台。
“寡人也信任李相已久。” 秦始皇挥手示意众官平复情绪。“不必担忧,朕自有决断。” 向李斯投去信任的目光。
李斯感恩戴德,“感谢圣上恩典!” 并作揖表示感谢。
赵大人心里暗忖,这真是一场精彩的戏码。他决定乘胜追击,“既然这样,那不如给李大人一个失察之罪以平民意。”
众目光聚焦于他,不少文官愤怒,而李斯本人则显得既愤怒又不甘心。
“承蒙陛下周全,田丞相当真不知情。但考虑到程家谋逆之事,田丞相应当承担责任。” 最终,李斯无奈表态,“微臣认罚,但愿此举可以安抚民心。” 他不愿因一点小事被人诟病为推诿。
秦始皇的目光深邃而沉默,直视李斯。后者突然明白了这背后的意义:始皇帝在授意他自行离开。
内心五味杂陈——惶恐、失落和一丝感激交织在一起。
有人出面维护,斥责赵大人的提议。御史大夫疾言厉色驳斥道:
“陛下,李丞相对国家功劳赫赫,不应受此侮辱。” 随后又补充:“听说赵大人月余不见踪影,难道他是身体不适不成?”
面对诘难,赵大人镇定自若,“新设的雷火司事务繁忙,虽不在朝中,但却一刻也不曾懈怠。”
他展示脚下的
为了实现各自的抱负,两人常常彻夜长谈,彼此互为臂膀,相辅相成。天下既定,他成为了帝位尊崇的始皇帝。
然而,韩某……
嬴政年轻时历经诸多磨难,难得感受到真诚的关怀。
对于一直竭力辅佐他的李丞,他不禁心生怜悯。
胡某与赵氏之徒已经遭到清算。这两人曾残害皇家血脉,几乎使社稷倾颓,死有余辜!
若不是他从中周旋,恐怕李丞也难以幸免。
那位“奇人”,出手毫不留情。
“陈大人供认,早年间为了将陈家铁器推行天下,特地前往咸阳求见李丞。”
“从此以后,六国余 ** 图谋逐渐展开,用尽手段控制陈家人,并逼迫他们参与反叛。”
“这件事前后持续了十年之久。”
“李丞对此一无所知,却难辞其咎。”
“寡人就成全你的心愿吧……”
嬴政摆手示意:“你也无需回乡,就在咸阳安享余年。”
“臣……多谢陛下恩德。”
李丞泪目难抑,躬身行礼。虽然早已有所预料,当他真正听见这一番话时,仍是悲从中来,老泪纵横。
多年经营终成虚幻!
自己究竟何德何能,受此待遇?
为何不能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麒麟殿内一片寂静,文武百官屏息静候,呆望着悲愤不已的李丞。
李丞势盛一时,过去也曾被人非议,尤其是其楚地背景更是招致攻讦。然而,始皇帝向来一笑置之。不料今日竟然因为对方的指控,被夺职罢官。
这是陛下的深意吗?
蒙某在角落中颤抖着,全身冷汗直冒。几日前听闻皇子溺水身亡的事令人揪心。王室对此事缄默不言,只草草处理了后事。更有人说,一位面容刻花的可疑人物,在荒野中惨遭肢解。
今日李丞又被革职!
“真正的元凶还在咸阳!”
当年铿锵的誓言历历在目:胡某、赵某及李某……
蒙某心中不安,暗暗猜测下一个会不会轮到他。但无论谁倒下,绝不会是蒙姓之人。兄弟俩与皇储素来交好,不可能涉及此事。
哒、哒、哒……
李丞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向门外。鹤发披肩,英雄已暮。他低着头,不愿显露狼狈的模样。
“李相……”
“李丞请留步。”
朝中众人不解,即使牵连进陈氏,李丞也罪不至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