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夜,被乌云层层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刑部侍郎于大人的府邸内,一片慌乱。于大人的小妾正经历着难产,凄厉的哭喊声穿透重重庭院,揪着每一个人的心。
产婆在屋内忙得焦头烂额,豆大的汗珠从她额头滚落,与屋内昏暗摇曳的烛火相互映衬,更添几分紧张与不安。“于大人,这情况太凶险了,怕是……怕是一尸两命啊!”产婆带着哭腔的声音传出,让守在门外的于大人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不,不会的,一定要救救她们!”于大人满脸泪痕,声音颤抖,平日里的威严荡然无存,在产房外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似踩在刀刃上。
听闻消息的太医院众太医匆匆赶来,一番查看后,皆面露难色。一位年长的太医叹了口气,无奈说道:“于大人,胎位不正,产妇体力也快耗尽了,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
就在众人绝望之时,有人想起了胡秋水和他新研发的手术器械。“于大人,太医院的胡秋水太医或许有办法,他最近研制了不少新奇的医具。”
于大人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立刻派人去请胡秋水。此时的胡秋水刚结束一天的忙碌,正准备休息,听闻消息,二话不说,带着新研发的手术器械,火速赶往于府。
胡秋水一到,于大人便冲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胡太医,求您一定要救救她们,只要能母子平安,于某定当重谢!”
胡秋水神色凝重,安抚道:“于大人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说罢,便快步走进产房。
屋内,产妇面色惨白,汗水湿透了衣衫,每一声痛苦的呻吟都揪着人心。胡秋水迅速查看产妇的情况,心中已有了判断。他转头对产婆说道:“情况危急,我要用新的器械进行助产,还请您协助我。”
产婆看着胡秋水手中模样怪异的器械,吓得连连后退:“这……这是什么东西?老身从未见过,可别害了夫人和孩子啊!”
胡秋水耐心解释:“这些器械能帮助我们调整胎位,顺利助产,时间紧迫,来不及多做解释了,还望您相信我。”
产婆犹豫再三,最终点了点头。胡秋水深吸一口气,开始操作。他手中的手术钳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却又坚定有力。
“稳住,再坚持一下。”胡秋水轻声安慰着产妇,额头也布满了汗珠。他一边安抚着产妇的情绪,一边凭借着自己的医术和对新器械的熟悉,精准地调整着胎儿的位置。
屋外,于大人焦急地来回踱步,每一秒都似一年那般漫长。“胡太医,怎么样了?”他时不时地凑近房门,想要听清里面的动静,却只能听到产妇痛苦的叫声,心也随之揪得更紧。
屋内,胡秋水的额头满是细密的汗珠,眼睛紧紧盯着手术部位,不敢有丝毫分神。突然,产妇的叫声变得微弱,情况愈发危急。
“快,准备补血的药汤!”胡秋水大喊道,手上的动作却丝毫没有慌乱。他深知,此刻每一个决策都关乎两条性命。
产婆手忙脚乱地准备着药汤,眼睛却忍不住看向胡秋水手中的器械,心中既恐惧又好奇。胡秋水的额头布满了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专注,手中的器械在他的操控下,精准地发挥着作用。终于,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划破了紧张的空气。
“生了,生了!是个小公子!”产婆激动地喊道。
胡秋水长舒一口气,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迅速处理好后续事宜,确保产妇和孩子都平安后,才走出产房。
于大人一下子冲上前,抓住胡秋水的胳膊:“胡太医,怎么样了?”
“于大人,母子平安。”胡秋水微笑着说道。
于大人眼眶一红,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胡太医,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呐!”
胡秋水连忙扶起于大人:“于大人,使不得,这是我作为医者的职责。”
几日后,于大人在府邸设宴答谢胡秋水。宴会上,于大人感慨道:“胡太医,您年纪轻轻,却有如此高超的医术和胆识,于某佩服不已。今日起,你我便结为忘年之交,日后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
胡秋水起身,恭敬地说道:“能结识于大人,是胡某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