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无期心中猛地一凛,如同被一道电流击中,他立刻明白皇帝的深意。但他脸上依旧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回道:“回父皇,各方虽在协调过程中存在一些难题,但大家心中都装着赈灾大业,并无故意为难之说。在这艰难时刻,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都盼着能早日让百姓脱离苦海。” 这番回答滴水不漏,既没有借机告状引发朝廷内部不必要的矛盾纷争,又巧妙地维护了各方的颜面,展现出他顾全大局的宽阔胸怀和处世智慧。
皇帝听得十分专注,内心却如同汹涌的波涛,久久无法平静。他虽向来对这个儿子不甚在意,甚至可以说是刻意冷落,但此次凤无期在赈灾中的出色表现,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着实让他刮目相看。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胸有成竹的儿子,皇帝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如今已到风烛残年,身体每况愈下,大皇子被寒症缠身多年,连正常行走都成问题,更难以承担起治理江山的重任;老四、老五平日里只知吃喝玩乐,能力不足,难堪大用。而这个三儿子,以往一直被自己忽视,在这皇宫中受尽了欺凌与委屈,如今看来,倒是有几分担当大任的潜质。
然而,皇帝心中也有着重重顾虑。他深知自己对凤无期多年来的冷落,像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一旦轻易传位,他害怕这会引发凤无期内心深处的怨怼,如同沉睡的火山爆发,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况且凤无期在宫中吃了那么多苦,遭受了无数的冷眼与排挤,他担心若凤无期登上皇位,会被仇恨蒙蔽双眼,对其他皇子公主不利,做出赶尽杀绝之事,让皇室陷入血雨腥风之中。
等凤无期汇报完毕,皇帝又轻咳几声,那咳嗽声中似乎夹杂着他内心的纠结与无奈。缓了缓神,他欣慰地说道:“吾儿此次辛苦了,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妥善处理灾情,实乃我朝之幸,百姓之福。” 说完,他目光深深地看向凤无期,那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试图从他的神色中探寻到一丝潜藏的情绪,可他看到的只有凤无期谦逊而真诚的面容,如同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波澜。
凤无期捕捉到皇帝那意味深长的目光,心中更加笃定自己的猜测。但他依旧神色如常,微微低头,目光下垂,看似是谦逊恭敬的姿态,实则是避免与皇帝对视太久而显得过于急切或傲慢,引起皇帝的反感。与此同时,他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迅速回顾自己刚才的言行,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回放,仔细思索是否有不妥之处。思索片刻,确认自己表现得体后,他才斟酌着用词回应道:“父皇谬赞,儿臣不过是顺应天时,得众人相助,才让灾情有所缓解。这一切都离不开父皇的英明领导和各方官员、百姓的齐心协力。后续诸多事务仍需不断完善,儿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父皇期许,为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鞠躬尽瘁。” 这番回答既不过分自谦,又体现出他对未来工作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他不止步于当下成绩,胸怀天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