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抱歉,这几章的章节发布的时候出错了而且删除不了,这章和剧情无关,是我家乡的介绍,见谅。
舟山市境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大部分为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火山——沉积岩所覆盖,偶见上古生界变质岩系露头,新生界第四系分布在各岛边缘。境内广布巨厚的中生代火山岩,有火山喷岩、侵入岩、变质岩三大类。群岛呈西南-东北走向排列,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岛大,海拔高,排列密集;北部岛小,地势低,分布稀疏。岛上丘陵起伏,高丘占9%,低丘占61%,平原30%,形成不同土壤类型及农作利用格局。桃花岛对峙山为最高峰,海拔544米。多数岛屿山峰在海拔200米以下,南北地势差400米。海岸线总长2444千米,其中基岩海岸1855千米,人工海岸(海塘)530千米,砂砾海岸50千米,泥质海岸(涂)13千米。水深15米以上岸线200.7千米,水深20米以上岸线103.7千米。
舟山市四面环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c左右,最热8月,平均气温25.8—28.0c;最冷1月,平均气温5.2—5.9c。常年降水量927—1620毫米。年平均日照1941—2257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4126x106—4598x106焦尔\/平方米,无霜期251—303天,适宜各种生物群落繁衍、生长,给渔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空气自然净化能力强,温差变化小。由于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夏秋之际易受热带风暴(台风)侵袭,冬季多大风,七八月间出现干旱,是舟山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舟山市水文情况复杂,地表水系不发育,多源自丘陵腹地,呈放射状蜿蜒入海。水系受海岛规模影响,流程短,汇水面积小,受暴雨影响,水位暴涨暴落,易引发山洪等自然灾害。海岸潮汐属不规则的半日潮,潮流以往复流为特征,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海水的潮汐及台风巨浪作用对岛屿海滨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潮间带地段。
舟山市属于华南地层区东南沿海分区舟山小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上侏罗统和第四系。上侏罗统以中酸—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少量酸性熔岩和火山沉积岩,属钙碱性系列或弱碱性岩系。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分布在海积、冲海积平原区和山麓沟谷地带,厚度变化较大。
舟山市位于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丽水—宁波隆起新昌—定海断隆的东北部,也是浙闽沿海燕山期火山活动带的北段,温州—镇海北北东向大断裂带从编图区西部海域通过,昌化—普陀东西向大断裂带位于编图区以南,龙泉—宁波北东向断裂带斜贯编图区。在长期的地壳运动中,它们逐步发展,与北西、北北西和南北向断裂共同组成了纵横交错的基本断裂格架,并对编图区火山机构、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对地形地貌的变迁具有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