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过了春节之后,李志坚找到杨爱源进行报道,杨爱源也得到了阎锡山的指示,由李志坚协助他完成将外省移民选拔青壮入伍的事情,也得知李志坚的想法,听阎锡山说完以后,杨爱源也认为这样甚为妥当,当下,最为困难的就是选拔出合适的教官队来。
“杨司令,李志坚奉命向您报到”,李志坚来到杨爱源的办公室首先出声,因为杨爱源兼任过第六集团军司令,所以李志坚就称呼他的军职。
“是振武来了啊,哈哈,快坐坐坐,我早就盼着你赶紧过来帮我,我这一堆事情都没有头绪,幸好听阎公说了你的想法,既稳妥又便于实施,振武你虽然年轻,但是有大才,这个事情后面怎么做,你还要多提醒我。”
杨爱源作为最受阎锡山信任的左膀右臂,其军事政治行政能力都是无可挑剔,并且难能可贵的是比较提携后进,帮助阎锡山揽才,对于杨爱源来说,这种事情自然不会说毫无头绪,只是为了捧李志坚故意这么说。
“革非公,您可捧煞振武了,振武哪是什么大才,只是承蒙得阎锡山公和您的青睐,得以做些事情,你只管吩咐,振武必定全力以赴,但有所想,切不会有半分藏私”革非是杨爱源的号,称呼格非公,更是凸显杨爱源的长者身份,也更显亲近,杨爱源向他示好,所以他也赶紧变换了称呼。
“振武,你说说看,这个事情该怎么做,阎公定下来,暂时先以五万标准进行募集,但是这些移民,分散的区域太大,晋城、长治、阳泉、吕梁、临汾等地都有大量的移民,该如何着手呢?”
“格非公,志坚认为,移民人员虽然分散,但是只要按照一个标准进行执行即可。全体移民虽然分散,但是个体来说,每个移民点都有几十上百户移民,同时,一般情况下,移民点之间的距离兵不远。
按照设想,每一名教官负责一个自卫队的民兵排,这样临近的几个移民点可以组建几个排,就派遣几名教官作为教官队集中安排,先将这些自卫队的民兵排的架子搭起来,先用半年的时间进行熟悉。亦农亦兵,且不用承担士兵的军饷,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军的负担。
民兵们暂时先不发武器,就以教官队中的武器进行轮训,暂时主要训练内容是体能、队列、举枪,培养服从性。
不断增强政治教育,主要是将日军的残暴完全的传授给这些民兵的思想中,激发内在的血性。
每周训练两天,每名教官每次都只是训练一个班,一周轮训一次,这样既能收其心,又能让其有充足的精力照顾家里,待农忙结束,马上组织到县城一级进行集训,进行实弹射击,工事等训练,和进行防空、防炮等演练。一次半个月,连续进行三个月,在第三个月进行动员,将保家卫国和当兵吃饷结合起来。
这样到快过年的时候,这些人就差不多可以转化成了士兵。”
李志坚将最近想好的策略讲了出来,这实际和预备役的办法大同小异,只是给换成移民自卫队的名字,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专门针对的就是移民过来的青壮年。
“振武的办法甚好,可见你用心想过。那教官队从何而来?振武可有定法?”
“格非公说笑,这个您心中肯定早有成稿,您但管吩咐,志坚无有不从”李志坚说道。
杨爱源笑了一下,说道“阎公之前吩咐要以军校生以及老兵为主,军校生也要向作战部队里补充,所以不能都补进这里,所以主力只能从各部之中抽调老兵。
但是老兵不好选啊,如果摊派,又怕各部搪塞,将一些不具有相应能力的兵派出来,这样就失去了本意,还希望振武能带头垂范,做好表率,不要吝啬人才。”
杨爱源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振武,我已请示了阎锡山公,我准备让各个军进行划片,以军为单位,直属单位、教导师算一个单位,总共划分8个片区,每一部负责一个区域,这样训练出来的新兵,很有可能就归训练的本部指挥。现在教官总队至少需要1500多人,这是最少,实际需要的人员应该比这要多”。
听到杨爱源说完后,李志坚立即站起身表态“我部的教导队,俱是从全军各部选出来的精英,是作为全军军事训练的教官,以及提拔的种子人员,我43军愿意先提供200名教导队老兵作为教官队成员,若有需要,43军另行增加人员”。
“暂时先够了,后面看情况再说,那振武你就先将你的队伍派过来,其他军由我带着你李振武的精兵去化缘,有这些精兵做比较,我看他们谁敢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