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普通的下午,我考完试之后,来到静心斋,我虽然是东大唱片公司的总务,属于高级管理人员,但做的事情都是琐碎的小事,卫生、行政、后勤,有什么事情我就做什么事情。这些是闲话,暂且不提,就说这一天我来到静心斋之后,从远处就听到演奏厅有人在吵闹,伸眼一瞧,就是咱们学校的音乐四人组:穆洋、汪风、赵海生和甄慧生。
本来我是从来不偷听别人谈话的,况且这四个人都是我的师姐和师兄,有事情也从来不避我。海生哥看到我进门了,还让我拿点水来。所以我要声明,下面的这些事不是你们王朗哥哥偷听来的,而是光明正大坐在摇椅上旁听的。
我记得很清楚,汪风师兄当时说:“看到现在的小学生,还要背诵那么多古诗文,老实说,我到现在心情都不太好。”
“我也有同感!已经80年代末尾了,好的现代诗没学几首,整天背诵古代诗文,现在的教育有点脱离时代了。”慧生哥也在附和。
“要不咱们创作一首劝学的歌吧,就以那天的那种氛围做背景,老实说,我到现在还记得一帮小学生穿着古装,摇头晃脑念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汪风说的对,太不现代化了。”
“这个提法好,那天氛围做背景的话,那句‘知之为知之’就可以当作第一句啊。”穆洋姐在旁边插了一句。
“说的好啊,洋洋!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而且咱们还没还要改一改,不能是纯粹的背诵,要带一点调侃的意味。比如这样‘知之为知之\/在乎不在乎\/此人何其者\/孔老夫子也。’大家觉得怎么样?”海生哥马上写了第一段歌词。
老实说,当时我就觉得这种调侃,还真是挺神的。当时写了海生哥说了第一段歌词, 征集大家意见,作为后勤大总管,我连忙去拿纸和笔来记录。还听到海生哥问大家,古代还有谁说过类似的话,后来慧生哥说寒山子也有类似言论,大家就琢磨怎么改写寒山子的话。
我还记得海生哥还总结了一句,说是这种模仿总结一定要像又不像,意思是神似但形式一定要不一样。这一点让我感受很深。
当时大家很快就把第一段歌词凑齐了,主要还是穆洋姐和海生哥在出主意,慧生哥和汪风哥也补充了很多细节。
看他们几个三言两语就总结出来第一段歌词,在现场的我简直脑袋都要炸了。这就相当于你亲眼看到宝贝在瞬间生成。
当时我也顾不得震惊,就想着要把这一切记录下来,脑子当时就没有思考,只是记录。所以他们几个以后估计记不清细节了,但我王朗肯定能。
记得最清楚的是,海生哥说编曲开始一定要震耳发聩,要让大家有一种从模糊到清晰的感觉。我当时还在思考,就听汪风哥马上就说:“那不就是暮鼓晨钟嘛,开始编曲就用鼓,一鼓敲响天下人,再没有比鼓更好的了。”
当时海生哥也没说话,直接在旁边拿起鼓试着敲了几下,慧生哥也在旁边出主意,很快他们就确定了鼓点节奏。
海生哥还说要编曲还要新,节奏就用电吉他来,慧生哥又补充是不是加上传统乐器,刚好当时边上有笛子,慧生哥就加了几声笛子。
你们永远想象不出来这件事有多么牛x,我就在边上看着,海生哥弹着电吉他,慧生哥吹笛子,穆洋姐弹着键盘伴奏,他们几个人不到一个小时,就把第一段编曲拿下来了!
这首歌到现在还没完全写完,海生哥说后面几段歌词还要斟酌修改。我在这里先给大家透露一下,谁让这是咱们p大学生的刊物呢!这首歌将会出现在汪风哥的个人专辑里面,歌曲名字就叫《之乎者也》。
这件事对我的启发太大了,我在东大唱片虽然算是高管,唱片也的各个环节我也都亲力亲为过,就连录音的时候麦克风的摆放,以及演出时候剧务我都干过,但今天这几位哥哥姐姐现场大脑风暴,互相刺激之下,迅速就写了一首歌,而且是一首极其牛x的歌曲。
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影响呢?现在我还不确定。
不过海生哥对我说:“既然这么喜欢写歌,自己就试着写一写,写歌并不难。”也许真是这样。也许以后东大唱片会少一位高管,而多一名词曲创作人。
王朗88年1月于静心斋
王朗见证了这次创作之后,马上写了一篇散文,投给了校刊,刚好第二天校刊要出刊,张勇马上把这篇文章加了进去。
吴欣欣拿到校刊看的时候,恰好就是第二天。
“王朗,你这件事写的真的假的?”吴欣欣拿着校刊怼到王朗面前。
“当然是真的啊!这件事对我影响太大了,我现在脑子还在嗡嗡的呢!”王朗回答道。
“我竟然忘掉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啊!有这么好的文章以前怎么不先拿给我?”吴欣欣痛心疾首。
“你知道吗?这文章投给校刊,读者最多一两万人。要是投给全国大报的文艺版,那读者可就是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了!很多报纸一份报纸的阅读者至少有几十人!你为什么投给校刊?你为什么投给校刊?”吴欣欣有点生气了。
“校刊发了其他报纸难道就不能发了吗?欣欣姐,可以让他们转发的吧?”
“转发?一般报纸不愿意,不过他们也不知道对不对?”一向脑子灵活的吴欣欣突然有了主意。
“对了,王朗,校刊上这样的文章还多吗?我只要和穆洋、汪风他们几个相关的文章。”
“当然多啦,有一段时间,半个版面都是穆洋姐的文章。”王朗回答。
“行了,这我知道了。”
王朗第二天就发现,自己的这篇文章竟然又上了京城晚报,又翻了其他报纸,咦,教育报、青年报上也有类似报道。
“看到了吧,晚报上读者有多少?你也算在晚报上发过文章了。要有类似的就多写写,我最近要用。知道吗?这份报我今天就能拿去给一位大佬看,这是咱们这个团队创作力最完美的证明!”吴欣欣兴奋地说。